IOTE早報(2023-11-03)
1、思特威推出4K超星光級大靶面圖像傳感器新品SC880SL,助力智能安防應用發展
思特威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公司在智慧安防領域,打造了Pro Series全性能升級系列、AI Series高階成像系列、SL Series超星光級系列等安防尖端產品組合。推出了4K超星光級大靶面圖像傳感器新品SC880SL,即使在超低照環境中依舊能實現出色的夜視成像效果。在汽車電子領域,公司已通過IATF 16949、AEC-Q100以及IS26262:2018汽車功能安全流程ASIL D三大行業標準體系認證,建立了完善的車規級芯片研發與質量管理體系,為車載CIS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保駕護航”。在消費電子領域,公司的智能手機CIS產品覆蓋了目前手機市場的主流需求,產品分辨率從80萬像素到5000萬像素不等。
2、光電傳感器芯片設計公司世瞳微電子獲毅達資本Pre-A+輪投資
近日,光電傳感器芯片設計公司世瞳微電子獲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毅達資本。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產品研發和后續流片。
上海世瞳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創始人兼CEO李強本科就讀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研究生畢業于清華微電子所,有多年圖像傳感器像素(Pixel)開發經驗,且有著國內頭部公司的手機圖像傳感器產品化經驗。公司研發團隊來自國內多家知名圖像傳感器公司、科研機構,有著多年從事芯片設計和像素開發的經驗。目前,公司員工碩士、博士總占比超過80%。
世瞳微電子專注于研發高精度、低功耗并具備成本競爭力的SPAD dToF 3D傳感芯片。目前,世瞳微電子已研發了兩款產品,分別面向手機和掃地機器人市場。未來,公司計劃向車載激光雷達、AR、VR市場拓展。對于車載激光雷達市場,在主雷達上,世瞳微電子正著力開發小尺寸的高性能硅光子倍增管(SiPM);而對于用于補盲的角雷達,世瞳微電子希望將補盲flash LiDAR作為業內標品。對于AR、VR市場,隨著蘋果MR眼鏡的發布,產業鏈信心會增強,也會加強對dToF產品的需求。
3、阿里平頭哥發布首顆存儲主控芯片鎮岳510
11月1日,在2023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平頭哥發布旗下首顆SSD主控芯片鎮岳510,該芯片為云計算場景深度定制,實現4μs超低時延,比業界主流降低30%以上,誤碼率低至10^-18,比業內標桿領先一個數量級。鎮岳510將率先在阿里云數據中心部署,可應用于AI、在線交易、大數據分析、高性能數據庫、軟件定義存儲等業務場景。
鎮岳510集成了多項創新技術,使用平頭哥自研芯片架構,采用 RISC-V架構玄鐵910多核CPU系統,內置大量自研硬件加速模塊,有效平衡性能與功耗;在內存和接口方面,支持業界最領先的DDR5、PCIe 5.0技術,大幅提升芯片的數據吞吐速率;在可靠性方面,通過自研LDPC糾錯算法與介質電壓預測算法,誤碼率比業內標桿領先1個數量級。
該芯片還針對云計算場景進行了深度優化,芯片與云存儲軟件系統緊密融合協作,有效降低數據讀寫的延時,為系統帶來了更高的性能。例如,鎮岳510在支持NVMe的隊列級調度機制的同時,額外實現了更精細、更靈活的IO級調度機制,結合云存儲系統,能更好地滿足延遲敏感型IO場景的需求。
4、工信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
11月2日,工信部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后文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按照謀劃三年、展望五年的時間安排做出了戰略部署。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在特種、制造、民生服務等場景得到示范應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機制和手段。培育2-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生態型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打造2-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孕育開拓一批新業務、新模式、新業態。
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業加速實現規模化發展,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相關產品深度融入實體經濟,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新引擎。
其中在重點突破哪些關鍵技術上,《指導意見》提出以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術突破為引領,在機器人已有成熟技術基礎上,重點在人形機器人“大腦”和“小腦”、“肢體”關鍵技術、技術創新體系等領域取得突破。
5、太白湖新區交通運輸服務部助力港口打造智慧化運營新模式
近年來,太白湖新區交通運輸服務部立足轄區水域優勢,主動開拓進取,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聚焦現代港航物流,打造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的任務目標,加大與港口企業的通力協作,從濟寧三號煤礦及泗河口港實際情況出發,充分借助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全面利用工業互聯網架構的智慧港口數字化平臺技術,扎實穩步開展港口日常生產管理工作,實現生產管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守牢港口安全環保兩大底線,加快推動企業安全生產和綠色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事故管理向隱患管理、環保管理向常態管理的轉變,形成“人、機、物、料、環”全覆蓋管理;創新安全、綠色港口管控模式,最終實現管理規范化、監督常態化、督查實時化、運行全員化、環保日常化,形成具有生產智能、管理智慧、服務柔性、保障有力等鮮明特征的現代港口運輸新業態。目前,港口已發展形成“前港后廠”的經營模式,現有自營鐵路連通兗礦各礦井,充分發揮“鐵水聯運”功能優勢,有效提升運輸效率;港區已建成2個1000噸級泊位,年吞吐能力達到1000萬噸。
依托智能巡檢設備等物聯網技術,建立港口綜合信息調度智能化平臺,形成涵蓋調度、船舶、環保、巡檢多位一體的業務管理模式,實現“港口綜合信息調度平臺、船舶到港管控智能化、煤炭倉儲管理智能化、環保數據監控智能化”的目標。推動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港口融合發展,積極探索研究和論證各項先進技術在傳統港口改造中的應用,為傳統港口轉型升級和智慧化發展賦能,有效實現企業“降成本、擴效益”,聚力打造港航企業新標桿,為新區“三年蝶變”行動實施提供堅實交通運輸保障。
6、江西崇仁縣加速推進智慧停車場項目建設
中山路作為崇仁縣一條商業繁華主路,其周邊擁有眾多商鋪和購物中心,沿街還有廣場和學校。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里的人流量和通行車輛隨之增多,停車難讓附近住戶和商家頭痛不已。
為有效緩解這一難題,崇仁縣堅持問題導向,加速推進智慧停車場項目建設,持續高質高效推進民生工程。在該項目建設現場,機器轟鳴不斷,工人在各自崗位上忙碌地加緊施工,項目建設各個環節都在有序進行當中。“目前新建人民廣場地下停車場建設完成90%,人民廣場建設完成85%,改造室外排水管網完成90%,預計今年12月底完工。下一步,我們將進行周邊道路改造,組織施工人員加班加點加快項目施工進度,保質保量完成項目建設。”智慧停車場項目負責人周慧敏介紹道。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7718萬元,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地下一層停車場、地面廣場、周邊道路和排水管網改造。項目建成后,可提供停車位320個,有效解決周邊停車難、交通擁堵和城市內澇等問題。
7、曝蘋果將在印度啟動iPhone 17研發,首次不依靠中國
11月2日,天風國際證券知名分析師郭明錤發布報告,預測蘋果將于2025年下半年推出iPhone 17標準版。他表示,新產品的導入(NPI)將在明年下半年在印度開始,這將是蘋果首次在中國以外的生產線上研發新款iPhone。
郭明錤進一步指出,到2023年,全球大約有12%至14%的iPhone將在印度生產。在印度的iPhone產能中,75%至80%由富士康母公司鴻海擁有。如果一切順利,印度在2024年生產的iPhone比重將提高到20%至25%。隨著印度iPhone產能的提高,鴻海在中國鄭州和太原的生產規模預計將在2024年分別減少35%至45%和75%至85%。郭明錤指出,立訊的iPhone生產比重快速提升和產線自動化改善也是鴻海減產的主要原因。
8、韓國計劃投入4400億韓元研發6G技術 包括6G無線網絡6G系統等
11月2日,據外媒報道,2019年率先推出5G商用服務的韓國,也是全球較早開始6G技術研發的國家,在5G商用服務推出之前及之后幾個月,LG電子和三星電子就分別開始了6G相關技術的研發。
除了企業和機構層面的研究,韓國政府層面也在推動6G相關技術的研發,并提供資金上的支持。
而從外媒最新的報道來看,韓國科學和信息通信技術部,在當地時間周三就公布了6G網絡服務方面4407億韓元的研發計劃。
外媒在報道中披露,韓國科學和信息通信技術部4407億韓元的資金,將用于研發包括無線通信、移動核心網絡、6G無線網絡、6G系統及6G標準化相關的技術。
韓國科學和信息通信技術部還披露,他們計劃在2026年展示6G網絡研發相關的成果,計劃在下一代網絡服務的國際標準制定上發揮作用。
不過,從外媒此前的報道來看,全球6G商用還需要多年,普遍是預計在2028年前后才會開始,相關的研發還需要多年,包括韓國在內的諸多國家,在6G相關技術的研發上,也就還需要更多的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