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深圳印發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IOTE早報 2023-12-06)

作者: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23-12-06 09:20:09
摘要:IOTE早報
關鍵詞:IOTE早報

1.中國氣象局與華為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加快推進 AI 等技術應用

據中國氣象局消息,中國氣象局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今日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強化高層互訪、日常聯絡、信息交互、交流學習和人才培養等合作機制,加快推進新型信息技術在氣象領域的應用和自主創新,支撐氣象高質量發展。

根據協議,雙方將推進國產化高性能計算系統在氣象領域的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在氣象預報服務中的應用、氣象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應用、氣象行業深化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作以及氣象服務在華為終端的應用。

華為常務董事汪濤表示,自 2019 年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來,雙方聯合開展了諸多探索與實踐,取得較好成效。他指出,《全國氣象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以提升氣象大數據應用、建設數字氣象基礎設施、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應用等為重點任務,作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為有意愿、有能力助力中國氣象局實現以上發展目標。希望雙方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圍繞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氣象應用、關鍵信息基礎設施、華為終端氣象服務應用等方面深化業務合作,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

 

2.深圳:到 2025 年使通用算力達到 14EFLOPS,智能算力達 25EFLOPS,超算算力達 2EFLOPS

 12 月 5 日消息,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深圳市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5)》。

總體目標,到 2025 年,全市基本形成空間布局科學合理,規模體量與極速先鋒城市建設需求相匹配,計算力、運載力、存儲力及應用賦能等方面與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綠色低碳和自主可控水平顯著提升的先進算力基礎設施布局,構建通用、智能、超算和邊緣計算協同發展的多元算力供給體系,打造“多元供給、強算賦能、泛在連接、安全融通”的中國算網城市標桿。

總體布局。構建先進算力基礎設施,持續優化網絡連接設施,到 2025 年,全市數據中心機架規模達 50 萬標準機架,算力算效水平顯著提高。

技術體系?;拘纬伤懔Χ嘣涸?、存力安全可靠、運力優質互聯、算存運協同建設的算力基礎設施技術體系。到 2025 年,通用算力達到 14EFLOPS(FP32),智能算力達到 25EFLOPS(FP16),超算算力達到 2EFLOPS(FP64)。存儲總量達到 90EB。先進存儲容量占比達到 30% 以上,重點行業核心數據、重要數據災備覆蓋率達到 100%。市內數據中心間時延不高于 1ms,至韶關國家樞紐節點時延不高于 3ms,至貴安國家樞紐節點時延不高于 10ms。

綠色安全。強化綠色安全發展,到 2025 年,我市新建數據中心電能利用效率(PUE)降低到 1.25 以下,綠色低碳等級達到 4A 級以上。啟動“老舊小散”數據中心升級改造。強化網絡、數據、算力設施安全管理和能力建設,構建完善的安全保障體系。

工信部此前就曾介紹稱,2022 年我國計算產業規模達 2.6 萬億元,近六年累計出貨超過 2091 萬臺通用服務器、82 萬臺 AI 服務器,計算技術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數量位列各行業分類第一。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算力發展指數白皮(2023 年)》,我國算力多元化發展持續推進。預計到 2025 年,全球算力規模將超過 3ZFlops(IT之家注:ZFlops 即每秒十萬億億次浮點數運算),至 2030 年將超過 20ZFlops。

工信部總工程師趙志國表示,以異構計算、智能計算、量子計算等為代表的先進計算已演進到質變的關鍵階段,計算產業展現出強大的活力和不可估量的潛力。


3.中國臺灣公布核心關鍵技術清單:14nm及以下芯片制造、先進封裝等禁止中國大陸取得

 

中國臺灣地區部門“國科會”12月5日公布了22項核心關鍵技術清單,涵蓋軍事、農業、半導體、太空、網絡安全等領域,包括14nm及以下制程的芯片制造技術以及關鍵氣體、化學品及設備技術、先進封裝等。

中國臺灣表示,未來受當地行政部門資助達一定基準的關鍵技術涉密人員,赴中國大陸需申請許可;將“一定基準”定為資助經費超過50%的核心關鍵技術研究發展。

當地立法機構通過修正法律條文,明確規定“任何人不可為外國、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及境外敵對勢力等,竊取核心關鍵技術”,違者最高可處12年有期徒刑,罰金可視不法所得利益加倍。

當日公布的22項核心關鍵技術清單,此前經搜集各方意見與討論,提交給中國臺灣行政部門,12月5日正式對外公布生效,并發送給當地立法機構備查。

中國臺灣“國科會”表示,針對國防科技、太空領域,主要基于安全考量,且行政部門已投入大量資源,其技術發展已具有自主性,且涉及國際公約規范,如《瓦森納協定》等。

半導體領域方面,“國科會”指出,中國臺灣半導體產業為全球市占率第一,高度聯動相關產業鏈發展,對中國臺灣經濟發展與產業競爭力具有高度影響。

針對信息安全領域,信息、資產、網絡安全等為地區安全及數字科技的核心,并涉及關鍵基礎設施防護。中國臺灣相關產業已具備技術能量,因此將信息領域相關技術納入保護范疇。

 

4.IBM、Meta、AMD 等成立人工智能聯盟

 

在 Meta 和 IBM 的牽頭下,全球 50 多家公司、組織和學術機構共同創建了一個人工智能行業組織——「人工智能聯盟(AI Alliance)」。

 

人工智能聯盟的成員包括 AMD、英特爾、甲骨文、Stability AI、軟銀、Sony、戴爾等企業,以及康乃爾大學、東京大學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等學術機構,但不包含 ChatGPT 開發公司 OpenAI。

 

在 OpenAI 領跑人工智能賽道之際,Meta 等企業希望通過組建聯盟,推動開源性人工智能工作,制定人工智能行業安全基準,從而共享技術,降低 OpenAI 一家獨大的風險。

 

5.樂聚高動態人形機器人「夸父」正式發售

 

樂聚對外正式發布大尺寸高動態人形機器人 KUAVO(夸父)。

 

夸父重約 45kg,全身自由度 26 個,其步速最高達 4.6km/h,快速連續跳躍高度超 20CM,是國內首款可跳躍、適應多地形行走的開源鴻蒙人形機器人。

 

據介紹,該款機器人一體化關節由公司進行自研自產,峰值扭矩可達 300Nm 以上,扭矩密度達到了 200Nm/kg 以上,充分滿足機器人高動態、高爆發、高精度的需求。

 

據《科創板日報》報道,目前該款機器人已實現商業化落地,第一批訂單已陸續開始交付,每臺售價約為幾十萬元。

 

相關技術人員表示,預計未來 3 年,該款機器人售價可以下降至十幾萬元。


6.通信能力超5G 10倍!我國2030年左右將實現6G商用

據國內媒體報道,我國6G推進組組長王志勤日前表示,6G技術商用時間基本在2030年左右,標準化制定時間會在2025年。

據介紹,現在的5G基站只是支持通信信號的發送和接收,而在6G時代基站將同時支持通信和感知。

能夠利用無線電波感知周邊的環境、物體的形狀和運動等,不僅能提升通信的性能,還會催生新業務。

目前業內普遍認為6G通信能力將達到5G的10倍以上,5G向6G的發展是從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數字孿生”的過程。

6G將推動沉浸感更強的全息視頻,實現物理世界、虛擬世界、人的世界三個世界的聯動。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電信官微此前還進行過形象地科普,如果說2G網絡是牛車,3G網絡是自行車,4G網絡是汽車,5G網絡是高鐵,那么6G就是飛機了。

 

7.我國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首次海上遠距離機動發射

據“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公眾號消息,12月6日3時24分,由火箭院抓總研制、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投資的捷龍三號運載火箭在廣東陽江附近海域點火升空。

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本次任務是捷龍三號火箭首飛成功后第一次執行應用發射任務,標志著捷龍三號火箭開啟了應用發射序幕。

據介紹,本次任務,捷龍三號火箭發射船歷時5天半,行程1300多海里,是我國首次執行海上遠距離機動火箭發射任務。

官方表示,捷龍三號火箭是我國首次實施海上熱發射的火箭,具有“運載能力強、整流罩包絡空間大、發射方式多樣化、經濟性好、發射效率高、履約周期短”的特點。


8.江蘇張家港:讓“數據智慧”浸潤生活

 

作為全國首批數字家庭建設試點之一,江蘇省張家港市積極建設數字家庭基礎平臺,推動智能家居設備產品實現跨企業跨品牌互聯互通,通過部署“數字家庭安全服務平臺”全方位保障家庭數據隱私安全。

 

通過“今日張家港APP”入口,用戶可獲取數字家庭、密碼服務平臺、“智慧住建”、人才安居、智慧養老、智慧物業等多項服務,達到“一網多聯、操作簡單、信息安全、服務并舉”的效果,實現了硬件設備、系統平臺、便民服務多跨協同效應。目前,該APP線上注冊用戶60萬,實現了智能家居設備產品跨企業跨品牌互聯互通,帶動本地家居智能產品企業積極參與數字家庭產業,促進多項服務產業的線上發展。

 

老年人緊急救援更迅速、用水用火更安全……據悉,張家港市選取小菜巷小區40套人才安居房作為首批數字家庭試點建設項目。通過試點項目建設,實現特色養老服務與政務服務、社區志愿者服務等數據互通,燃氣監測、水浸等安防告警設備可通過智能移動設備、綜合信息箱等設備及時通知住戶及物業服務企業。同時,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數字家庭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建設“數字家庭安全服務平臺”,加強個人數據、公共數據的安全防護,全方位保障家庭數據隱私安全。

 

9.南京市推進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

 

作為全國第二批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試點城市,兩年來,南京市已建設104公里智能道路、近百個5G基站,車路協同、車城協同成果初現。截至11月初,南京市智能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已完成104公里,共部署508個智能網聯設施。在實施過程中,各試點片區采用多種新型智能道路設施設備,布設激光、微波、毫米波雷達等166個,實現全交通要素監測等功能。規模部署RSU(路側單元),實現車路互聯互通、交通信號實時交互,支撐紅綠燈態信息推送應用。

 

針對推進5G+多種通信模式的“車城網”通信方案應用,目前試點區域已完成部署5G基站96個,覆蓋范圍16平方公里,實現試點區域開放道路5G網絡信號全覆蓋,滿足車城融合應用需求。建設“車城網”平臺是全國第二批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試點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四個試點片區基本完成云控平臺和數據共享中心的建設,初步實現互聯互通。

 

目前,無人小巴、無人出租車、精準公交、智慧交管、市政設施數字化管理和特種車輛應用的6大類場景已全部落地,正按照計劃推進落地后的有效應用。在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蘇軟件園園區至地鐵站往返路程和園區內已開展智慧出行,包含氫燃料無人公交、無人出租車等。


10.試圖打破美國壟斷,歐盟將為云計算項目提供高達 12 億歐元的援助

 

12 月 5 日消息,歐盟委員會周二批準了一項價值 12 億歐元的國家援助計劃,用于支持歐洲云計算項目。據介紹,該項目名為“下一代云計算基礎設施和服務”(IPCEI CIS),旨在推動歐盟企業在云計算領域的參與,由法國、德國、匈牙利、意大利、荷蘭、波蘭和西班牙等七個歐盟國家共同發起。IPCEI 涉及 19 家公司的 19 個 項目。這些直接參與者將合作開發歐洲首個、歐盟范圍內可互操作的多提供商云邊緣連續體。

 

歐盟委員會表示,這些國家將提供高達 12 億歐元的公共資金,預計將帶動 14 億歐元(當前約 108.36 億元人民幣)的私人投資。據介紹,歐盟 IPCEIs 旨在匯集研究、金融和企業資源,以促進歐盟經濟增長和競爭力,推動其綠色和數字化轉型。此前,歐盟已經批準了六個 IPCEIs 項目,涉及電池、氫能、微電子和通信技術等領域。這個歐洲云計算項目目前已有 19 家公司參與,包括法國 Atos 和 Orange、德國電信、意大利電信和西班牙電信。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