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長金壯龍:推動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元宇宙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IOTE早報2024-01-10)
1.英偉達推出NVIDIA ACE服務,與米哈游、騰訊、網易等游戲公司合作開展AI數字人業務
1 月 9 日消息,在 CES 2024 上,英偉達發布了一系列新品,例如 NVIDIA ACE 服務,可提供 AI 模型和微服務,讓開發者將最先進的生成式 AI 模型融入到游戲、應用的虛擬數字人物中。
簡單來說,這是一個使用生成式 AI 制作虛擬數字人的技術平臺,支持這云端或本地 PC 上運行。目前與英偉達 ACE 的合作企業包括 Convai、Charisma.AI、Inworld、米哈游、網易游戲、掌趣科技、騰訊游戲、育碧和 UneeQ 等。
英偉達表示,ACE 是一個云 API,由基于 NVIDIA 統一計算框架、全棧 AI 平臺和 NVIDIA RTX 技術的可定制微服務組成。這些組件特定領域的 AI 工作流和低代碼工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數字人開發套件。
開發者可以通過新的 ACE 微服務,利用 NVIDIA Audio2Face(A2F)等 AI 模型,以及 NVIDIA Riva 自動語音識別(ASR)構建交互式虛擬數字化身,前者能從聲音來源制作表 情豐富的面部動畫,后者可開發定制的多語言語音和翻譯應用,以供虛擬數字人物使用。
2. AMD推出首款臺式機AI處理器
據報道AMD宣布推出首款搭載在臺式機的AI中央處理器(CPU)。AMD指出,Ryzen 8000G系列芯片預計將于2024年1月31日起開始向DIY客戶及系統整合商伙伴供貨,各家OEM廠的系統預計將于2024年第二季度上市。AMD表示,還將通過推出Ryzen AI,首次為臺式機處理器帶來專用AI神經網絡處理器(NPU)。
3.英特爾宣布與極氪合作打造下一代智能座艙系統
1 月 10 日消息,在CES 2024 發布會上,英特爾宣布將其 “AI Everywhere” 戰略推進至汽車市場,包括收購 Silicon Mobility SAS(一家專注于智能電動汽車能源管理 SoC 的無晶圓廠和軟件公司),并推出了一系列 AI 增強型的軟件定義汽車系統芯片(SDV SoC),并宣布與吉利旗下高端品牌極氪汽車達成合作,將采用全新 SoC 合作打造下一代智能座艙系統。
英特爾表示,新的 AI 增強型 SDV SoC 系列芯片可以解決行業對功率和性能可擴展性的關鍵需求。該 SoC 系列具有 AI 加速功能,能夠實現“最理想的車載 AI 功能”,例如司機和乘客監控。
英特爾在演示中展示了 12 個高級功能應用場景 —— 包括生成式 AI、、高清視頻會議呼叫和 PC 游戲,甚至可以同時在多個操作系統上運行。英特爾還演示了汽車制造商該如何整合遺留的電子控制單元(ECU)架構以提高效率、可管理性和可擴展性 —— 同時集成自己的定制解決方案和 AI 應用程序。
英特爾希望為這些未來的軟件定義汽車推出一系列 SoC,首批芯片將于 2024 年底推出。除了極氪之外,英特爾暫未透露其他任何客戶,只表示正在與多家 OEM 進行積極談判。
4.英國宣布明年底前關閉全國 3G 業務,多家運營商陸續開始關停相關基站
據外媒 neowin 報道,英國計劃在明年底前關停全國 3G 業務,當下部分運營商陸續已開始關停自家 3G 基站。
當地運營商沃達豐(Vodafone)最為激進,目前該運營商已經關閉了自家在英國絕大多數基站,預計將在下月前徹底關閉自家在英國的 3G 業務。
英國另外幾家運營商則沒有這么激進,運營商 EE 本月才開始關閉自家 3G 基站、運營商 Three 聲稱“年底前關閉自家所有 3G 基站”,而 O2 表示“預計明年起逐步關閉自家 3G 服務”。
外媒表示, 5G 手機在 2024 年的今天已逐漸普及,因此“是時候關閉 3G 業務了”,社會應當繼續前進,持有 3G 手機的用戶應當抓緊機會遷移至 4G / 5G 手機。
5. WPC 無線充電聯盟宣布將推 Ki 廚房電器標準,最高 2.2kW
WPC 無線充電聯盟今日亮相 CES 2024 展會,宣布從手機到廚電的各類設備正紛紛采用通行標準來提供便利的功能和更好的用戶體驗,無線充電的普及步伐將在 2024 年全年持續加速。
WPC 無線充電聯盟在 2023 年消費電子展(CES)上推出了 Qi2(IT之家注:官方定義“Qi”讀作“氣”),首批 Qi 2.0 版本認證產品已在年末節日購物季前夕面世,其中包括蘋果 iPhone 15 系列以及貝爾金、摩飛、安克、Scosche 和 Aircharge 發布的一大批功率發射器。接下來還有近 250 款設備將在全面上市之前陸續完成 Qi 2.0 版本認證。
WPC 無線充電聯盟執行理事 Paul Struhsaker 表示:“Qi2 的普及速度是前所未有的。iPhone 13 和 iPhone 14 手機在升級到 iOS 17.2 系統后將支持 Qi2,這意味著 Qi 2.0 版本發布短短幾周就會有近 8 億臺設備成為 Qi 2.0 版本認證產品,這一數字在 2024 年年底有望增加到 10 億臺左右。”
6.云脈芯聯完成億元級新一輪融資
近日,上海云脈芯聯科技有限公司(簡稱 " 云脈芯聯 ")完成億元級新一輪融資,由上海浦東創新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張科垚坤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聯合投資,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加速核心產品的研發及規模應用落地。
云脈芯聯創立于 2021 年 5 月,是一家專注于云數據中心網絡芯片產品研發與技術創新的高科技創新企業,創立至今已先后完成四輪融資。
云脈芯聯是國內領先的云數據中心及智算互聯領域國產網絡芯片提供商,核心團隊擁有超過 20 年業界高端芯片和一線互聯網大廠云網絡基礎設施相融合的研發經驗。自 2021 年創立以來,云脈芯聯一直堅持技術創新,在行業內率先突破了 AI 大模型高性能網絡核心技術,支持超大規模集群,并自研芯片級擁塞控制算法可編程技術,為企業提供了靈活的自定義空間,能夠滿足大規模集群訓練的性能要求,同時支持 I/O 虛擬化,網絡、存儲卸載加速等核心功能。
在生態建設上,云脈芯聯已與國內主流 GPU、CPU、服務器、操作系統等完成適配,為用戶提供更優質、便捷的使用體驗。目前云脈芯聯已推出面向云計算及智能計算場景的 metaFusion 系列 DPU 和主打 RDMA 高性能網絡的 metaConnect 系列智能網卡產品,市場反饋出色。
7.四川省政務云啟動招標:預算金額1.6億元
四川省大數據中心省級政務云服務啟動招標工作。本項目預算金額為1.6億元,分為5個標包。資料顯示,四川省省級政務云始建于2016年,遵循“統籌規劃、集約建設”原則,由多云服務商提供服務,基于OpenStack架構和KVM虛擬化技術路線,形成1個云監管平臺、5個云服務商平臺、2個部門整合云和1個異地備份云組成的四川省級政務云架構,按照“先使用,后付費,按實際結算”的方式支付服務費。
政務云的建設和使用,在支撐電子政務集約化建設、促進政務信息共享、集約財政資金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7年多來,省級政務云項目運行安全穩定,無重大故障和安全事故發生,實現省級部門(單位)基礎設施資源集約化建設,為省級政務信息化建設、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提供了有力支撐。
本項目以采購服務的方式,建設安全、可靠、高效的省級政務云,支撐省級部門(單位)信息系統建設;構建規范的云服務框架及建設規范標準的云服務,滿足統一標準體系和納管要求;保障省級各部門已上云系統穩定運行,滿足現有系統資源擴容和關聯業務系統上云需求;構建自主可控的云安全體系和政務數據災備體系,保障云上系統長期安全可靠運行;強化數據資源分析處理和應用,推動跨部門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去年底,四川省政務云還啟動了單一來源采購,供應商包括電信云、移動云、聯通云、浪潮云、華為云,預算金額也為1.6億元。
8.工信部部長金壯龍:推動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元宇宙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
1月10日,工信部部長金壯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將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目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占GDP比重約13%,我們要統籌技術創新、規模化發展和應用場景建設,積極發展新質生產力,努力搶占全球產業競爭制高點。要培育更多新支柱新賽道。用好國內大市場和豐富應用場景,發展壯大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網聯汽車等新興產業,推進北斗在通信領域、大眾消費領域規模應用,積極培育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的增長點。要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制定實施培育未來產業的政策文件,推動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元宇宙、下一代互聯網、6G、量子信息、深海空天開發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構筑未來發展新優勢。
9.營業利潤暴跌85%,三星2023年利潤嚴重下滑
1月9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三星電子發布的初步核實數據顯示,其2023年營業利潤同比暴跌84.92%,為6.54萬億韓元(約合356.68億元人民幣)。數據顯示,三星電子在2023年第四季度營業利潤同比減少35.03%,為2.8萬億韓元(約合152.88億元人民幣),銷售額為67萬億韓元(約合3658.2億元人民幣)。
根據此前報道,在2023年第三季度,三星電子營業利潤同比下降77.57%為2.43萬億韓元(約合132億元人民幣)。其中虧損最嚴重的是負責半導體的DS部門,僅在去年前三個季度,該部門就已累計虧損12.69萬億韓元(約合688億元人民幣)。
10.周鴻祎分享大模型十大趨勢:2024將出現AI殺手級應用
1月5日,“2023年風馬牛年終秀”上,三六零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分享了對2024年大模型發展趨勢的十大預測,呼吁企業樹立AI信仰,All in AI。他認為,創新才能破局,未來最大的創新機會在大模型。
周鴻祎對大模型的十大預測包括:大模型成為數字系統標配,無處不在;開源大模型迎來爆發;“小模型”涌現,運行在更多終端;產業層面,大模型企業級市場將崛起,向深度化、產業化、垂直化方向發展;技術發展和應用層面,Agent智能體將激發大模型潛能,成為超級生產力工具;同時,2024年將成為大模型應用場景之年,殺手級應用出現;多模態成為大模型標配;文生圖、文生視頻等AIGC功能突破性增長;具身智能賦能人形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大模型將推動基礎科學取得突破。
現場周鴻祎分享與國外同行交流的心得,他認為美國產業界已經All in AI,AI應用產業發展如火如荼。周鴻祎呼吁更多企業建立“AI信仰”,All in AI做創新。周鴻祎說,創新不等于發明新東西,用新方法把“老業務”重做一遍也是創新,目前最成功的AI創新是那些用大模型重塑產品和業務流程的公司,比如微軟。因此,周鴻祎建議企業將“含AI量”作為業務考核指標,比業務部門在AI上的資源投入、人才濃度、產品轉化效率,員工對AI開源項目、AI產品的熟悉程度等。這些指標將倒逼企業完成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