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術如何降低社會物流成本丨貼緊政策大方向
近日,行業最重磅的政策當屬《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其中單獨提及了“物聯網”這個關鍵詞。

完善流通體制,加快發展物聯網,健全一體銜接的流通規則和標準,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熟悉物聯網的朋友都知道,物聯網能做的事情遠不局限于“流通環節”,物聯網能發揮的價值也絕不只是“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但在該《決定》的描述中,重點將物聯網的“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價值進行了描述,而恰好,RFID無源物聯網技術作為當前市場上做到極致性價比的IoT技術,一個非常重要的應用場景就是物流,所以本文就詳細討論一下RFID無源IoT技術如何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主要有哪些?
第一,是物流的基礎設施,比如倉庫、公路、鐵路等,很顯然,這樣的基礎設施投入跟RFID沒啥相關性。
第二,是物流的設備,比如物流車、立體倉、AGV、叉車、分揀系統等,這樣的投入與RFID的結合點也不大。
第三,則是物流流轉效率與人工成本。流轉的效率與準確率越高,對于物流企業的經濟效益就越明顯,且人工成本在物流體系內的成本占比也很大,這個層面是RFID無源IoT方案可以發揮價值的點。
RFID方案在物流環節能夠降低哪些成本?
第一,節省人力成本。具體到物流周轉環節,用RFID方案可以在卡口的分揀,倉庫庫存的盤點等環節有明顯的人力減少。客觀來說,目前發達國家包括中國的倉庫系統有很多已經有較高水平的自動化系統,需要的人力的本身就在減少,RFID方案的投入對于人力成本的節省效益有所降低,但是對很多自動化程度不高的倉庫而言,用RFID方案對于人力成本節省的經濟效益就很明顯。
第二,降低損耗成本。關于快遞包裹的損耗率,我們只找到了一個10年前(2014年)的數據,大約有20%左右,相信經過10年的發展,這個損耗數字降低了很多,就按照1%的損耗率來計算,目前中國每年的快遞包括超過1300億件,1%就有13億件,也是一個很龐大的數字,快遞有損耗那就需要快遞公司來賠付,如果能降低這樣的損耗,對于快遞公司的經濟效益就很明顯。
第三,節省時間成本。RFID方案幫助企業節省時間成本在物流行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核心賣點,首先是從快遞物流的業務邏輯來說,每家快遞物流企業都在極力的縮短包裹的流轉時間,以便在與同行競爭中更有競爭力,因為消費者與用戶選擇快遞企業一個核心的因素就看誰家快遞更快;然后就是時間成本節省之后,可以讓快遞公司的倉庫、運輸車、甚至是人效的利用率更好,也是一種提升經濟效益的手段。
目前美國的UPS已經將RFID普及用于每一個快遞包裹,成為了行業標桿,而根據我們的調研了解,FedEX、DHL也正在跟進,預計很快我們也將會看到他們上RFID的信息。
而在國內快遞物流行業,雖然RFID標簽早就在中轉袋實現了大規模普及,但是在單品級的包裹中上RFID標簽還遲遲沒有太多落地的信息。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國內的快遞物流行業客單價太低,尤其是電商單,每單的單價降到了1-2元錢,而UPS平均每單的價格則高達幾美金,在RFID標簽產品價格都差不多的條件下,UPS這樣的美國快遞公司的ROI更容易算得過來。
按照這樣的邏輯,國內的快遞公司要上RFID標簽需要在客單價較高的業務領域先普及,比如說海外快遞單,目前菜鳥已經在歐洲地區的海外快遞單普及使用了RFID標簽,而下一步是要普及到所有的海外快遞單,這也給行業樹立了比較典型的標桿。
更多關于RFID無源IoT的信息歡迎關注8月8日由AIoT星圖研究院出品的《2024中國RFID無源物聯網產業白皮書》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