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飆升590%!這些SoC芯片企業賺麻了
今年一季度,多家A股SoC芯片企業實現業績爆發。本文匯總恒玄科技、瑞芯微、晶晨股份、全志科技、炬芯科技、泰凌微這6家芯片廠商的業績表現,透視端側AI驅動下,各大芯企的業績走向。
恒玄科技:營收創歷史新高,凈利增長590.22%
公告顯示,恒玄科技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實現9.95億元,同比增加52.25%,創單季度歷史新高;實現歸母凈利潤1.91億元,同比增長590.22%。

圖源:恒玄科技
恒玄科技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原因系智能可穿戴市場持續增長,國補對消費需求有明顯促進作用,以及公司智能手表芯片銷售占比提升,芯片產品不斷迭代,銷售均價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同時,產品結構變化導致綜合毛利率提升,以及營收大幅增長帶來的規模效應,期間費用率快速下降。
恒玄科技在智能可穿戴上產品布局齊全,在業內率先推出12nm和6nm先進工藝的可穿戴主控芯片。首款支持豆包大模型接入的AI耳機Ola Friend采用了2700系列芯片。
此外,恒玄科技BES2800系列芯片成功量產,采用6nmFinFET工藝,單芯片集成多核CPU/GPU、NPU、大容量存儲、低功耗Wi-Fi和雙模藍牙,已導入多個耳機、智能手表、智能眼鏡等項目。近期業內有消息傳出,阿里AI智能眼鏡硬件規格將超越Ray-Ban Meta智能眼鏡,采用高通AR1芯片+恒玄科技BES2800雙芯片雙系統架構。
瑞芯微:Q1凈利增長209.65%,毛利率創歷史新高
瑞芯微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85億元,同比增長62.95%;實現凈利潤2.09億元,同比增長209.65%。

圖源:瑞芯微
一季度業績的核心驅動力來自AIoT領域的爆發式增長。公司通過旗艦芯片RK3588系列在高端安防、邊緣計算、車載智艙等場景的應用,實現了產品結構優化和市場份額提升,毛利率提升至40.95%,創歷史新高。
瑞芯微強調,汽車電子、工業視覺、工業檢測以及各類機器人等新興應用快速增長,以Deepseek為代表的國內AI大模型技術開源化,為邊緣、端側的AIoT快速發展帶來全新機遇。
晶晨股份:2025年全年業績將進一步增長
晶晨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15.30億元,同比增長10.98%;歸母凈利潤1.88億元,同比增長47.53%;扣非歸母凈利潤1.70億元,同比增長44.04%;基本每股收益0.45元/股。

圖源:晶晨股份
毛利率表現上,2025年第一季度綜合毛利率為36.23%,絕對值同比提升2.01個百分點。
其中,智能家居類芯片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超50%,單季度出貨量超1000萬顆。晶晨股份當前已有超過15款商用芯片攜帶其自研的智能端側算力單元,且2024年攜帶自研智能端側算力單元的芯片出貨量超過800萬顆。
W系列芯片出貨量Q1同比增長超過35%,其中Wi-Fi 6 2*2芯片出貨量持續攀升,已占W產品線2025年第一季度出貨量近25%(2024年第一季度該占比約1.5%)。預計Wi-Fi 6產品在后續季度的銷量以及占W 產品線占比均會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晶晨股份認為,隨著新產品的持續上市與商用放量以及公司運營效率的提升,2025年第一季度以及2025年全年,該公司經營業績將同比進一步增長。
全志科技:V821智慧視覺芯片量產,完成客戶首發
2025年第一季度,全志科技營業收入為6.2億元,同比上升51.4%;歸母凈利潤達到9155萬元,同比上升86.5%;扣非歸母凈利潤為5618萬元,同比上升幅度高達223.6%。基本每股收益為0.1446元,較去年同期顯著提升。

圖源:全志科技
全志科技解釋,報告期內,公司在智能汽車電子、掃地機機器人、智能投影等領域積極拓展,實現了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50%。
全志科技目前的主營業務為智能應用處理器SoC、高性能模擬器件和無線互聯芯片的研發與設計。在通用計算平臺領域,公司已形成A1系列、A3系列、A5系列、A7系列的產品矩陣,完成新一代智能平臺芯片A537的流片和驗證。未來將圍繞產品性能提升及應用領域拓展,探索包括AI端側落地等場景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全志科技今日宣布了新一代V821智慧視覺芯片量產消息,基于全志V821的領為創新AI智能眼鏡已完成首發,于4月18日亮相香港電子展,并正式開始銷售。
V821芯片具備優秀的高清圖像及視頻處理能力,滿足AI眼鏡低功耗和微型化設計的需求,并提供AI眼鏡定制化軟件方案包,助力合作伙伴實現產品快速落地。
市場消息稱,該眼鏡的制造成本在200人民幣以內,對比采用高通AR 1芯片的Meta Rayban方案BOM成本高達1200元左右,全志V821的解決方案性價比極高。
炬芯科技預告:凈利驟增383.91%
4月9日,炬芯科技發布業績預告,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約1.91億元,同比增長61.23%;凈利潤約4130萬元,同比驟增383.91%。
炬芯科技表示,一季度端側AI處理器芯片出貨量攀升,銷售收入倍數增長;低延遲高音質無線音頻產品放量,藍牙音箱SoC芯片系列加大在頭部音頻品牌的滲透。公司還加速產品迭代和客戶結構優化。
炬芯科技在預告中披露,一季度已研發多種芯片,部分處于客戶導入期,同時著手第二代CIM技術相關IP研發工作。
泰凌微預告:歷史最佳Q1業績,扭虧為盈
泰凌微預告稱,取得了歷史上最好的一季度財務表現,一季度營收約2.3億元,同比增長43%;歸母凈利潤約3500萬元,增幅894%左右;實現扭虧為盈。銷售額和凈利潤都是一季度的歷史新高,收入同比取得高增長,而凈利潤的增速遠超收入增速。
受益于下游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滲透率的持續提升,泰凌微在物聯網連接市場(智能家居、ESL、辦公等)及音頻市場的主要客戶和新增客戶的出貨量都有顯著提升;此外, 一些新開拓的垂直市場如智能儲能BMS、智能網關等也貢獻了新的銷售額增長;公司的幾個新產品包括端側AI芯片等都開始了批量出貨。
在新產品線方面,公司的Matter over thread產品、BLE6.0 Channel sounding (高精度室內定位)芯片在全球一線客戶率先進入批量;公司新推出的端側AI芯片在國內行業頭部客戶已經被批量采用;另外,采用公司芯片的多個AI辦公產品也已經推向市場,可以對接字節跳動豆包、DeepSeek等應用;公司新推出的WiFi芯片也實現了批量出貨。
端側AI驅動SoC芯片廠商業績爆發
總體來看,AI終端應用已成為SoC芯片行業增長的重要驅動因素,AI眼鏡、AI耳機、AI玩具等新興應用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海內外對于新興終端應用的投入仍然保持較高的熱度。
根據IDC的報告數據,2024年全球腕戴設備市場出貨1.9億臺,其中國內腕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6116萬臺,同比增長19.3%。根據Canalys最新報告,2024年全球TWS市場出貨量達到3.3億臺,同比增長13%,恢復了兩位數增長。
具備連接云端大模型的AI耳機成為創新方向,進一步拓寬傳統耳機的產品邊界。而手表手環正往健康檢測、AI以及續航等不同創新方向持續迭代。同時,AI眼鏡構筑端側新趨勢,國內市場已進入“百鏡大戰”的初期,SoC芯片作為AI眼鏡價值量最高環節,已有多家廠商已有在售和在研產品布局。
隨著國產終端SoC芯片需求強勁增長,出貨量也隨之上升。企業享受的市場紅利越多,越需警惕芯片產品同質化競爭的風險。行業內普遍認為,SoC芯片行業面臨同質化競爭,這可能導致價格戰和供應鏈產能競爭加劇。
為此,企業需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并增加產品種類以提高細分市場覆蓋率,增強客戶粘性。隨著AI技術進步,新的應用領域和形態不斷涌現。
當前端側SoC市場仍處于增量階段,各研發企業正加大研發投入,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推動新技術落地。企業間的競爭主要體現在研發實力、市場響應能力和服務客戶能力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