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學成果推介 | 基于RFID無源標簽的尋物系統
傳統的定位尋物技術通常依賴于目標物體攜帶的具有高成本射頻電路標簽裝置,這些裝置往往內置移動電源以支持其工作。然而,這種方式存在幾個顯著的局限性。
首先,由于射頻電路標簽裝置需要內置電源以供電,這增加了其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此外,電源的壽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換或充電,從而進一步增加了維護成本和使用不便。
其次,傳統定位系統中的標簽容量相對有限。這意味著系統能夠處理的標簽數量和信息量受到一定限制,可能無法滿足大規模或復雜場景下的定位需求。這種局限性限制了定位系統在多個領域的應用范圍。

關鍵技術點


① 獲取 RFID 讀寫模塊收包率
需要對RFID讀寫模塊進行性能評估,關鍵指標之一即為收包率。收包率反映了讀寫模塊接收RFID標簽信號的能力,是評估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參數。通過專業設備或軟件工具,可以準確地測量并記錄各個RFID讀寫模塊的收包率數據,為后續步驟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
② 獲取每個所述 RFID讀寫模塊的識別區域,建立定位信息識別庫
在獲取收包率數據后,需進一步確定每個RFID讀寫模塊的識別區域。這通常涉及對讀寫模塊的信號覆蓋范圍、信號強度分布等進行詳細測量和分析。基于這些數據,可以建立一個詳盡的定位信息識別庫,該庫包含各個讀寫模塊的識別區域邊界、信號強度分布圖等關鍵信息,為后續的多標簽定位提供必要的參考依據。
③ 定位多個無源RFID標簽目標
在建立了完善的定位信息識別庫后,可以利用這些信息對多個無源RFID標簽目標進行精確定位。這通常涉及對讀寫模塊收集到的標簽信號進行綜合處理和分析,包括信號強度比較、時間差測量、角度測量等多種技術手段。通過綜合運用這些技術,可以準確地確定每個無源RFID標簽的位置信息,實現高效、準確的尋物功能。
合作成效
本項目成果目前已完成功能驗證,證實該尋物方案可行。未來可應用在物流倉儲管理、工廠圖書書籍管理、家庭雜物收納等密集物品定位場景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