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Q1車載毫米波雷達626.3萬顆,低功耗毫米波雷達助力消費電子!
近幾年,在智能汽車大熱門的加持下,以及雷達芯片制作工藝的進步,國內毫米波雷達整體市場快速增長。
2025年一季度數據顯示,中國車載毫米波雷達裝車量達626.3萬顆,其中10-30萬元價格區間車型成為增長主力,前向雷達滲透率從39.1%躍升至46.7%。在消費電子領域,低功耗毫米波雷達正助力智能家居、安防監控等場景實現非接觸式交互。
毫米波雷達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智能門鎖的人體存在檢測、電動自行車的盲區監測、智能家居的手勢控制,這些創新應用正在重塑C端市場格局。
但從市場上來看,企業間的競爭早一步進入白熱化趨勢。當前,隨著應用的鋪開,毫米波雷達各個細分領域關于技術、性能、成本的多點均衡的矛盾也在日益突出。那么,針對這一技術,其細分領域各自發展的狀況究竟如何?不同技術應用產品的增長點何在?在AI、通感等多種元素的加持下,過往方案的痛點是否有了創新性進展?
聚焦毫米波雷達產業中的應用場景、技術難點以及前沿趨勢,我們尋求更多來自產業內部的聲音,故特在深圳國際物聯網展舉辦“IOTE 2025·毫米波雷達技術生態研討會”,該論壇將于8月27日重磅開幕,擬邀智能傳感與物聯網應用領域大咖,共同探討毫米波雷達產業融合創新路徑。為參會者提供了一個拓展技術思路、擴大商務交流的平臺。
01.
探討毫米波雷達、AI邊緣計算、通感一體等技術應用現狀和發展
本演講將圍繞毫米波雷達技術展開全景式闡述:首先概述其在汽車電子、工業物聯網等領域的應用現狀,剖析器件工藝、天線設計、信號處理等環節的技術突破與現存瓶頸;繼而探討AI驅動下邊緣計算對雷達數據實時智能處理的賦能作用,分析其在目標檢測、識別分類中的效能提升;重點解析通感一體技術中UWB超寬帶方案的融合優勢,闡釋其在室內定位、精確定距及短距高速通信中的創新應用;最后展望更高頻段雷達、智能化傳感融合、標準化演進等技術趨勢。報告旨在系統呈現毫米波雷達生態發展脈絡,為產學研提供前沿技術參考。
演講嘉賓:郭學峰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 雷達產品線負責人
嘉賓簡介:郭學峰現任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ASTRI)雷達產品線負責人,深耕雷達與無線通信技術二十余年。他擁有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通訊專業碩士學位,在毫米波雷達系統設計、信號處理及AI算法融合方面經驗豐富,主導開發過多款高性能雷達產品。作為ASTRI雷達團隊的核心領導者,他致力于推動雷達技術在車載、工業物聯網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助力行業智能化轉型。
02.
消費類毫米波雷達現狀和展望
感知技術普惠化已至臨界點!從智能燈具的簡單運動檢測,到毫米波雷達實現精準人體識別,技術正經歷從"感知存在"到"理解狀態"的質變。5.8GHz雷達在消費場景的成功應用,推動智慧生活需求從功能存在轉向精準與人性化。
當前,24GHz+高頻芯片平臺通過更精準的微動檢測與多維度狀態感知,結合大模型AI算法賦能,正孕育智能化應用新場景。在此背景下,覓感科技聚焦高頻毫米波雷達的精準化與算法模塊化研發,致力于打造比攝像頭更隱私、比紅外更精準的"第六感"感知基礎設施,讓不可見毫米波成為智慧生活的核心感知載體。
演講嘉賓:黃志遠 覓感科技 CEO
03.
毫米波感知新生態,合作創新鑄未來
AIoT感知層正經歷毫米波技術升級浪潮。本次演講將解析矽典微毫米波感知最新進展:通過芯片級集成突破硬件邊界,結合AI增強算法提升人機交互感知能力;同步推出全棧開發者生態,提供從硬件設計到算法優化的完整支持,顯著降低80%硬件適配成本。與會者可掌握標準化開發范式,獲取多垂直領域的毫米波升級路徑。
演講嘉賓:徐鴻濤 矽典微 CEO
嘉賓簡介:美國加州大學(UCSB)經濟碩士、電子工程博士。曾任Intel研究院主管研究科學家。2015年加入復旦大學并建立無線集成電路與系統實驗室WiCAS。2018年聯合創立矽典微 ICLegend Micro,致力于射頻技術智能化。現研發領域包含射頻電路在先進CMOS上的快速實現、高性能無線收發機設計、高集成度無線SoC及其智能化系統等。
擔任IEEE ISSCC、IEDM、RFIC技術委員; IEEE JSSC、IEEE MWCL 副主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科技創新人MIT TR35評審委員等學術職務。國家重大項目評審專家,主持過多項國家重大項目。在ISSCC和JSSC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150余篇,13項美國專利,2篇英文著作。他積極推動無線射頻集成電路在智能領域高端應用上的突破。他曾組織和領導過多次大型芯片及系統的成功開發,多次獲得高質量發展創新人才獎、科技領軍人物獎。
04.
車規、工規和消費級毫米波雷達產品和市場分享
毫米波雷達作為感知技術核心,在三大領域呈現差異化發展:
·車規級:聚焦76-79GHz頻段,滿足自動駕駛高精度探測需求,2025年全球車載市場預計達300億元;
·工規級:覆蓋24GHz-79GHz多頻段,適配工業自動化、智能交通等場景;
·消費級:以低成本、小體積優勢滲透智能家居、康養領域,2025年全球消費級市場占比提升;
三大領域技術標準各異,市場增長驅動不同,但均受益于5G、物聯網等技術融合,未來多傳感器協同將成趨勢。
演講嘉賓:盧煜旻 矽杰微 CEO
嘉賓簡介:盧煜旻博士在半導體、射頻及微波集成電路領域擁有20多年豐富的行業經驗。在創立矽杰微電子之前,曾先后任職于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恩智浦半導體(美國),MACOM及奧托利夫等公司擔任技術及管理工作。
05.
打造毫米波SoC開放平臺,加速全場景智能化生態發展
分享:1、全球首家量產紐扣電池供電的60G毫米波雷達傳感器芯片,2、全球首家量產低功耗電池IPC應用毫米波雷達傳感器芯片,3、全球首家推出PIR同等功耗(4uA)的毫米波傳感器芯片,4、全球首家1年內推出24/60/77G全系列毫米波傳感器芯片。
演講嘉賓:潘攀正和微芯 首席運營官
嘉賓簡介:潘攀,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現任正和微芯首席運營官COO,主要負責公司產品和市場營銷工作,在半導體行業有超過15年的從業經驗。
06.
毫米波雷達賦能創新品類出海策略解析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越來越高,精力和金錢也投入越來越大,并且有更加場景化、精細化和專業化等的需求。因此睡眠類電子產品,尤其是加上無感監測和數據運維的產品將成為必然趨勢,本演講《毫米波雷達賦能創新品類出海策略解析》分市場調研和出海策略兩大部分。
演講嘉賓:劉厚亮 苗米科技COO
嘉賓簡介:國內某大型家電公司從事海外銷售近10年,后從事個護小家電和無線傳感技術行業創業。對消費類電子和智能家居行業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市場有獨到見解。目前主導自適應健康睡眠燈產品的開發、市場運維和銷售拓展工作,希望將通感一體和多傳感融合的智能家居推向千家萬戶。
更多真誠分享、干貨內容將在會上精彩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