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船舶管理解決方案
一、系統背景
我國已經跨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期,建設“和諧社會”成為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如何更好地加強水上運輸監管設施的建設,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保障經濟的持續發展,成為港航部門的重中之重。近年來,隨著陸路交通逐步顯現物流運量瓶頸,提高水運效率,改善水運監管環境逐步成為沿江各城市的發展戰略。在傳統“黃金水道”的長三角和運河沿線地區,各個主要城市都在制定雄心勃勃的“水運強市”、“數字港航” 工程計劃,充分發揮其內河航運的優勢,降低物流運輸成本,提高經濟社會的綜合競爭力,以利于進一步支持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
目前各個內河港航城市均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快信息網絡化建設步伐和科技投入力度,但仍然采用人工錄入船名船號的采集方式。如果出現船名船號被遮蓋、夜間看不清、船舶流量過大及操作者困乏的狀況,就可能造成船名船號無法實現自動識別,成為打造“數字港航”的最大瓶頸。結合現有系統的狀況,我司提出采用RFID技術來實現船舶碼頭的自動化識別,本系統采用有源RFID技術,有源標簽本身帶有微型電池,由于不需要射頻供電,其識別距離更遠,讀寫器需要的功率較小,具有讀寫穩定、防沖突性能佳、攜帶物品信息量大等優點,這在船舶識別應用中都是關鍵的性能要求。

二、系統原理
進出航區的船舶上安裝有源電子標簽,標簽內可以存儲與船舶有關的個體信息或者貨運信息。航道上安裝遠距離閱讀器。這樣,安裝了電子標簽的船舶通過航道時就會在最遠200米的范圍內被閱讀器識別和讀取數據。在閱讀器安裝地點的下游可以安排港監管理艇,港監管理艇內的計算機通過無線上網系統與中心數據庫保持聯機狀態,現場監管人員就可通過顯示的結果有針對性地隨時實施對重載船舶的不停航檢查。如果通過的是一艘證照不齊或證照過期的問題船舶,港監管理艇就可以迅速出艇檢查。港監管理艇也可以使用便攜式的移動閱讀器實現對所有相關船只的稽查管理目標。
三、系統功能
基于有源RFID技術的船舶身份識別及進出港自動監管系統可以實現如下功能:
1)自動記錄船舶進出港:系統無需船舶工作人員進行手動操作能自動將身份信息反饋到監控中心。船舶主管部門可以通過管理(監控)中心清楚地掌握每艘船舶地進出港的狀態,此外,還可以通過安裝在港口的視頻監控觀看實時進出港情況,并進行視頻圖象記錄,以備后續查詢。
2)防止船舶帶病出港:當帶病船舶出港時,系統可以自動提醒主管部門,從而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其外出作業。
3)船舶出港時,系統通過通信鏈路自動提醒船舶開啟AIS系統及衛星船位監控系統,同時向出港船只發送各種重要信息,包括出港問候,船舶注意航行安全提醒,主管部門的各種通知和通告等。當發現船只未開啟相應AIS系統或衛星監控系統時,系統會自動提醒主管部門采取措施。
4)當船舶進港時,系統可以自動通過通信鏈路向船只發送回港問候,主管部門的通知公告等各種信息。
5)不停船檢查及問題船舶管理。通過遠距離射頻的數據傳輸,主管部門的執法船可實現對航行船舶的不停船檢查。在檢查過程中,由于執法船的系統可以實時向中心數據庫查詢船舶資料,如違章船舶、年檢過期、證書過期等問題船舶將無所遁形有效杜絕黑名單船舶出海生產。
6)錨地統計:在各個錨地統計錨地內船舶數量,從而有效的管理船只停泊。
7)流量統計:可精確統計過往船舶的流量。
四、系統特點
1)大流量:極高的防沖突性,可支持200個以上標簽;
2)支持高速度移動讀取,標識卡的移動時速可達200公里/小時以上;
3)高可靠性,工作溫度-40℃~85℃,防水,防沖擊,滿足工業級環境的應用;
4)高抗干擾:對現場各種干擾源無特殊要求,安裝方便簡單;
5)超低功耗:對人體很安全,無健康損害。
6)船舶通行自動化記錄;
7)不停船檢查;
8)船舶證書防偽智能化管理;
9)問題船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