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溯源標識管理系統
關于農產品溯源系統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是一個能夠連接生產、檢驗、監管和消費各個環節,讓消費者了解符合衛生安全的生產和流通過程,提高消費者放心程度的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提供了“從農田到餐桌”的追溯模式,提取了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供應鏈環節消費者關心的公共追溯要素,建立了農產品安全信息數據庫,一旦發現問題,能夠根據溯源進行有效的控制和召回,從源頭上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農產品溯源系統的技術構成
1 RFID信息技術采集
農產品追溯管理系統將利用RFID先進的技術并依托網絡技術、及數據庫技術,實現信息融合、查詢、監控,為每一個生產階段以及分銷到最終消費領域的過程中提供針對每件貨品安全性、農產品成分來源及庫存控制的合理決策,實現農產品安全預警機制。RFID技術貫穿于農產品安全始終,包括生產、加工、流通、消費各環節,全過程嚴格控制,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的農產品安全控制體系,形成各類農產品企業生產銷售的閉環生產,以保證向社會提供優質的放心農產品,并可確保供應鏈的高質量數據交流,讓農產品行業徹底實施農產品的源頭追蹤以及在農產品供應鏈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
2 WSN物聯網技術
WSN(無線傳感器網絡)就是由部署在監測區域內大量的廉價微型傳感器節點組成,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的一個多跳的自組織的網絡系統,其目的是協作地感知、采集和處理網絡覆蓋區域中被感知對象的信息,并發送給觀察者。傳感器、感知對象和觀察者構成了無線傳感器網絡的三個要素。而構成WSN網絡的重要技術,zigbee技術以其低復雜度、自組織、低功耗、低數據速率、低成本的優勢,逐漸被市場所接受。
Zigbee無線技術,具有遠距離傳輸特性,順舟科技采用加強型的zigbee技術,推出的zigbee無線數傳模塊,符合工業標準應用的無線數據通信技術,它具有安裝尺寸小、通訊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組網靈活等優點和特性;可實現多設備間的數據透明傳輸;可組MESH型的網狀網絡結構,在農產品溯源體系中主要是實現對相關數據的傳輸與信息交互。
3 EPC全球產品電子代碼體系
EPC的全稱是Electronic Product Code,中文稱為產品電子代碼。EPC的載體是RFID電子標簽,并借助互聯網來實現信息的傳遞。EPC旨在為沒意見單品建立全球的、開放的標識標準,實現全球范圍內對單件產品的跟蹤與追溯,從而有效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EPC是一個完整的、復雜的綜合的系統。
農產品溯源系統將結合EPC技術,把所有的流通環節(包括生產、運輸、零售)統一起來,組成一個開放的、可查詢的EPC物聯網,從而大大提高對農產品的追溯。
4 物流跟蹤定位技術(GIS/GPS)
要做到農產品追溯,就要貫穿整個農產品的過程,包括生產、加工、流通和銷售,全過程必須嚴格控制,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的農產品安全控制體系,以保證向社會提供優質的放心農產品,并可確保供應鏈的高質量數據交流,
讓農產品行業徹底實施農產品的源頭追蹤以及在農產品供應鏈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因此,物流運輸環節對于整個農產品的安全來說就顯得異常重要。 GIS(地理信息系統)和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技術的運用,正好解決了物流運輸過程中的準確跟蹤和實時定位的難題。GIS是以地理空間數據為基礎,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適時的提供多種空間和動態的地理信息,是一種為地理研究和地理決策服務的計算機技術系統。尤其是近些年,GIS更以其強大的地理信息空間分析功能,在GPS及路徑優化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是一種利用地球同步衛星與地面接收裝置組成的,可以實時進行計算當前目標裝置(接收裝置)的經緯度坐標,以實現定位功能的系統。現在越來越多的物流系統采用GIS與GPS結合,以確定運輸車輛的運行狀況。農產品溯源系統通過組建一張運輸定位系統,可以有效的對農產品進行監控與定位。
農產品溯源架構

技術優勢
1 實現對生產地、批發市場、超市等流通環節的農產品信息全稱記錄,達到環環相扣,有據可查的效果;
2 采用zigbee等物聯網技術,使各環節緊急的銜接在一起,避免農產品流通過程中的數據丟失或人為干預流通,保障農產品安全可信賴;
3 整個系統通過計算機互聯網等技術,方便每一個消費者、管理者能夠很方便快捷的了解到農產品的來源與運輸過程,提高對農產品的安全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