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電子標簽技術開發應用實現運輸安全高效
作者:中國水運報
日期:2008-01-22 09:36:12
摘要:集裝箱運輸是一種先進的交通運輸方式,隨著國民經濟穩定快速發展,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對外貿易持續高速增長,我國集裝箱運輸呈現持續快速增長態勢。近十幾年來,我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長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全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現已突破1億標準箱,位居世界第一。
科研項目應時而生
集裝箱運輸是一種先進的交通運輸方式,隨著國民經濟穩定快速發展,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對外貿易持續高速增長,我國集裝箱運輸呈現持續快速增長態勢。近十幾年來,我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長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全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現已突破1億標準箱,位居世界第一。
隨著集裝箱運輸業的快速增長,對集裝箱運輸安全及裝卸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裝箱及其貨物的實時可視化的跟蹤、便捷的信息傳遞、自動化智能調度以及運輸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
2006年度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集裝箱電子標簽技術開發及應用”正是在這一背景和要求下,經專家評議獲交通部科教司批準立項的。項目目標是提出適合我國集裝箱電子標簽發展的應用模式,制定統一的集裝箱電子標簽的應用標準,參與國家及國際集裝箱電子標簽相關標準的制定,解決集裝箱電子標簽在應用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在上海港-重慶港航線上進行示范應用。
該項目由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牽頭,與上海港、重慶港和中集集團共同承擔項目的研發工作。
電子標簽側重安全
RFID技術是利用無線射頻實現目標物體的身份識別技術,具有非接觸、存儲數據量相對較高、可靠性高、標簽不易破損、可多次重復使用等特點,非常適合應用于集裝箱運輸。先進的集裝箱運輸行業已經實現了集裝箱運輸全程的計算機化,但在運輸過程中,箱號輸入這一環節卻需要人工識別及錄入,嚴重影響了計算機高效準確的特點,而RFID技術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一缺陷。在集裝箱運輸過程中,應用無源RFID技術作為集裝箱電子標簽進行應用試驗,在我國乃至世界上均屬于開創性工作。利用電子標簽技術(RFID)采集集裝箱運輸及其貨物的信息,在集裝箱運輸過程中使用電子標簽,可以極大地提高通關和裝卸作業效率,滿足人們對集裝箱運輸智能化管理的要求,增強集裝箱貨物運輸的安全性,在集裝箱運輸行業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目前,通常意義的集裝箱電子標簽包含無源集裝箱電子標簽和有源集裝箱電子標簽,主要以標簽中是否含有電池來區分。無源集裝箱電子標簽具有標簽成本低、維護簡便,適用面廣的特點,在標簽眾多的閘口及堆場,不容易產生誤讀標簽的現象,適合在集裝箱運輸行業的大面積的推廣應用;有源集裝箱電子標簽具有應用方便、功能擴展性強的特點,適合集裝箱運輸過程中的特殊應用需求,如危險品集裝箱運輸、集裝箱運輸安全保障等。無源集裝箱電子標簽的應用研究,更多側重于提高集裝箱運輸過程中的效率,而有源集裝箱電子標簽的應用則向集裝箱電子關封的方向發展,更多側重于集裝箱運輸的安全性。
“集裝箱電子標簽技術開發及應用” 項目組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投入研發工作。目前項目研究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初步完成了集裝箱電子標簽應用模式研究,編制了集裝箱電子標簽應用相關標準,完成無源電子標簽的研發,進行了電子標簽應用技術研究,在重慶寸灘港區完成了無源電子標簽系統的安裝與調試,實現了與現有專業系統的對接,初步實現了預期研發的階段性目標。
滿足港區使用要求
在重慶的寸灘港,項目組針對集裝箱運輸的特殊性,設計了集裝箱用電子標簽,并在碼頭的閘口、岸橋、場橋、正面吊及堆高機等碼頭常用機械上都安裝了電子標簽的讀寫裝置。為克服碼頭作業環境惡劣的不利條件,項目組對安裝設備進行了多次有針對性地改進,加強了設備的安裝結構的穩固性,增強了設備的防碰撞措施,改進了設備電源的適應性,調整了接口軟件。為了使研發的設備和系統能夠適應港口作業的不同工況和環境,項目組進行了嚴格的、系統性的各項測試,在閘口、堆場、岸邊先后進行了單項功能性測試、抗干擾性測試、可靠性測試、系統聯調測試和與作業系統融合性測試等多項測試。目前,重慶寸灘港可以實現對具備集裝箱電子標簽的集裝箱實現快速過閘,在港口的作業過程中實現實時作業核對,為港口的管理及高效運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2007年11月,項目組在重慶寸灘港區已完成了無源集裝箱電子標簽讀寫設備的安裝與調試,搭建了寸灘港區無源電子標簽應用環境,并對相關設備進行了環境適應性測試、功能性測試和流程測試,經項目組系統測試和階段性技術成果會議研討后認為:前一階段項目組完成的900兆頻段無源集裝箱電子標簽系統的主要研發工作,其系統方案、技術指標和性能參數等基本符合港區應用環境要求,綜合無源集裝箱電子標簽系統研發和港區系統實驗情況,認為該系統基本滿足港區使用環境和要求,可以繼續開展下一階段工作,在上海港區和相應航線上實驗。
集裝箱運輸是一種先進的交通運輸方式,隨著國民經濟穩定快速發展,融入經濟全球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對外貿易持續高速增長,我國集裝箱運輸呈現持續快速增長態勢。近十幾年來,我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長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全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現已突破1億標準箱,位居世界第一。
隨著集裝箱運輸業的快速增長,對集裝箱運輸安全及裝卸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裝箱及其貨物的實時可視化的跟蹤、便捷的信息傳遞、自動化智能調度以及運輸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
2006年度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集裝箱電子標簽技術開發及應用”正是在這一背景和要求下,經專家評議獲交通部科教司批準立項的。項目目標是提出適合我國集裝箱電子標簽發展的應用模式,制定統一的集裝箱電子標簽的應用標準,參與國家及國際集裝箱電子標簽相關標準的制定,解決集裝箱電子標簽在應用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在上海港-重慶港航線上進行示范應用。
該項目由交通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牽頭,與上海港、重慶港和中集集團共同承擔項目的研發工作。
電子標簽側重安全
RFID技術是利用無線射頻實現目標物體的身份識別技術,具有非接觸、存儲數據量相對較高、可靠性高、標簽不易破損、可多次重復使用等特點,非常適合應用于集裝箱運輸。先進的集裝箱運輸行業已經實現了集裝箱運輸全程的計算機化,但在運輸過程中,箱號輸入這一環節卻需要人工識別及錄入,嚴重影響了計算機高效準確的特點,而RFID技術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一缺陷。在集裝箱運輸過程中,應用無源RFID技術作為集裝箱電子標簽進行應用試驗,在我國乃至世界上均屬于開創性工作。利用電子標簽技術(RFID)采集集裝箱運輸及其貨物的信息,在集裝箱運輸過程中使用電子標簽,可以極大地提高通關和裝卸作業效率,滿足人們對集裝箱運輸智能化管理的要求,增強集裝箱貨物運輸的安全性,在集裝箱運輸行業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目前,通常意義的集裝箱電子標簽包含無源集裝箱電子標簽和有源集裝箱電子標簽,主要以標簽中是否含有電池來區分。無源集裝箱電子標簽具有標簽成本低、維護簡便,適用面廣的特點,在標簽眾多的閘口及堆場,不容易產生誤讀標簽的現象,適合在集裝箱運輸行業的大面積的推廣應用;有源集裝箱電子標簽具有應用方便、功能擴展性強的特點,適合集裝箱運輸過程中的特殊應用需求,如危險品集裝箱運輸、集裝箱運輸安全保障等。無源集裝箱電子標簽的應用研究,更多側重于提高集裝箱運輸過程中的效率,而有源集裝箱電子標簽的應用則向集裝箱電子關封的方向發展,更多側重于集裝箱運輸的安全性。
“集裝箱電子標簽技術開發及應用” 項目組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投入研發工作。目前項目研究時間過半,完成任務過半,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研究成果。初步完成了集裝箱電子標簽應用模式研究,編制了集裝箱電子標簽應用相關標準,完成無源電子標簽的研發,進行了電子標簽應用技術研究,在重慶寸灘港區完成了無源電子標簽系統的安裝與調試,實現了與現有專業系統的對接,初步實現了預期研發的階段性目標。
滿足港區使用要求
在重慶的寸灘港,項目組針對集裝箱運輸的特殊性,設計了集裝箱用電子標簽,并在碼頭的閘口、岸橋、場橋、正面吊及堆高機等碼頭常用機械上都安裝了電子標簽的讀寫裝置。為克服碼頭作業環境惡劣的不利條件,項目組對安裝設備進行了多次有針對性地改進,加強了設備的安裝結構的穩固性,增強了設備的防碰撞措施,改進了設備電源的適應性,調整了接口軟件。為了使研發的設備和系統能夠適應港口作業的不同工況和環境,項目組進行了嚴格的、系統性的各項測試,在閘口、堆場、岸邊先后進行了單項功能性測試、抗干擾性測試、可靠性測試、系統聯調測試和與作業系統融合性測試等多項測試。目前,重慶寸灘港可以實現對具備集裝箱電子標簽的集裝箱實現快速過閘,在港口的作業過程中實現實時作業核對,為港口的管理及高效運行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2007年11月,項目組在重慶寸灘港區已完成了無源集裝箱電子標簽讀寫設備的安裝與調試,搭建了寸灘港區無源電子標簽應用環境,并對相關設備進行了環境適應性測試、功能性測試和流程測試,經項目組系統測試和階段性技術成果會議研討后認為:前一階段項目組完成的900兆頻段無源集裝箱電子標簽系統的主要研發工作,其系統方案、技術指標和性能參數等基本符合港區應用環境要求,綜合無源集裝箱電子標簽系統研發和港區系統實驗情況,認為該系統基本滿足港區使用環境和要求,可以繼續開展下一階段工作,在上海港區和相應航線上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