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成功案例  >  動物  >  正文

“雞聯網”試驗

作者:鄭迪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日期:2009-10-19 08:36:41
摘要:“未來社會必然是一個物物連接的巨大網絡,任何一種商品的市場營銷空間都會由此而變得更為廣闊,脫胎于小農經濟的雞肉生意也完全可以依托數字化、網絡化有大發展。”韓家寰雖然沒有提及時下熱門的物聯網概念,但他通過網絡讓烤雞動起來的舉措,已經有那么點意思了。

 大成食品的數字化肉雞樣本的隱喻是,并不主導“物聯網”底層專利技術的中國,擁有的是“巨大的市場應用” 

  10月15日,記者的午餐很特別——與大成食品亞洲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韓家寰一起,在他的辦公桌上吃雞。 

  “想知道這只雞的’生平’嗎?”韓家寰指著桌上剛出爐的烤雞,盯著記者問道。旋即,他又自己揭開謎底,“給你個安心碼,登錄我們的’姐妹廚房’互動網站,你可以馬上查到它所有的信息,甚至是飼養和屠宰時的視頻”。 

  “從今年6月起,在國內市場銷售的每一包大成’姐妹廚房’品牌的雞肉產品,只要輸入包裝上的安心碼,就能通過手機或互聯網便捷地追溯到食品源頭。”韓家寰表示,目前用戶通過手機可方便獲知的信息包括:一、養殖農場、飼養人、入雛與出欄時間;二、所使用的批次飼料生產信息;三、電宰工廠、批次鮮肉生產及質檢信息;四、食品深加工信息等內容。 

  無所不在的手機和互聯網,讓烤雞自己“告訴”你,它從哪里來,往哪里去——不經意間,大成食品讓時下最為時髦的物聯網概念,以直觀示人。而在此前,在證券公司、分析師的推波助瀾下,資本市場上的“物聯網”興風作浪,一眾或相關或無關的上市公司紛紛走出獨立行情。 

  “未來社會必然是一個物物連接的巨大網絡,任何一種商品的市場營銷空間都會由此而變得更為廣闊,脫胎于小農經濟的雞肉生意也完全可以依托數字化、網絡化有大發展。”韓家寰雖然沒有提及時下熱門的物聯網概念,但他通過網絡讓烤雞動起來的舉措,已經有那么點意思了。 

  會“說話”的雞 

  據韓家寰介紹,大成食品2007年在香港上市(股票編號:3999),目前是中國最大的雞肉加工商,掌握包括雞肉、調理食品及飼料、育雛、屠宰一條龍的產業鏈,是中國肯德基以及麥當勞的最大雞肉供貨商。大成食品目前已陸續在北京、天津、山東、遼寧等12個省市投資,肉雞年加工1.5億只,旗下簽約合同養雞農戶4000戶以上,2008年營業收入超過人民幣90億元。 

  盡管大成食品在業界頗具盛名,但在韓家寰看來,近年來中國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普遍提高,而大成食品作為行業內的領導者,需要敏銳地把握住了這一消費者心態的變化,并積極通過科技手段為消費者提供信息更全面的安全食品。 

  為了這個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程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系統,韓家寰從2006年開始,就從雞肉來源著手打造大成的食品安全保證體系,從雞農選擇、雞舍管理、獸醫配備到飼料、電宰、深加工等各個環節都進行電子化管理,并通過通訊網和互聯網把鏈條垂直串聯起來,每年的投入都在數百萬元以上。 

  據韓家寰透露,為了實現讓肉雞通過網絡能動起來的目標,大成食品一是通過對基礎飼養流通環節的技術改造,包括增加RFID、二維碼設備等;二是增加基層駐點獸醫和質檢人員;三是在全國增設100個中央控制點,以收集傳輸肉雞產業鏈各環節信息,最終實現網絡互動。 

  韓家寰表示,大成安心可溯的生產控制系統是多年企業建設的結果。有別于其他企業對雞農松散管理、市場廣泛收雞的粗獷方式,大成一直采用統一供雛、供料、防疫、用藥、回收的契約飼養模式,并在全國配備有超過600名獸醫、員工和質檢專家把關生產全流程。 

  在韓看來,投入巨資建立起來的安全追溯管理系統,“就是要讓白肉雞能動起來,能自動顯示一生的經歷”。 

  “盡管現階段我們的’姐妹廚房’網站還在運行初期,除了食品的上述信息外,還可提供飼養農戶和電宰廠的視頻追溯,以及烤雞制作等食品加工視頻。”韓家寰表示,網絡作為一個高效的互動平臺,未來可以增加的環節很多,“說不定撫順雞農和北京消費者的一個網上互動,就能營造出新的市場賣點”。 

  大成生意經 

  “花這么多錢,讓白肉雞能自動顯示一生的經歷,大成的雞肉當然會賣得比別家貴一些。”韓家寰坦承,目前源頭透明的安心雞都是在大成今年新推的“姐妹廚房”雞肉食品品牌下,主要是面對高品質的終端消費市場。 

  投入這么大精力,賣數字化肉雞,甚至是把數千戶的雞農也要帶上互聯網的高速路,大成的算盤是怎么打的? 

  “告訴你一組科學的數據,平均1.9公斤飼料可以轉化為1公斤雞肉,而一公斤豬肉轉化需要的飼料是3.5公斤、牛肉是8.3公斤。一只雞從雞雛到出欄,大概只需要46天,豬和牛要長到夠吃肉的時間不用說了吧。”韓家寰認為,雞集中體現了建設節約型社會(吃得少、成才快、貢獻多)和可持續發展(雞生蛋、蛋生雞)的理念,相當符合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中國人均豬肉的消費量高達33公斤,2007年豬肉價格飆升,最高竟然每公斤到了30元,普通人家吃豬肉已經成了一項需要考慮的開支,而相對雞肉的價格近年來則變化不大”。 

  “我們期望通過網絡等高科技手段,讓更多中國人了解安心雞,并在日常生活中接受雞肉這種更經濟更環保更健康的食品。”韓家寰強調,大成做網絡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并非是針對哪個行業競爭對手,目的就是讓中國人能更多了解雞肉的價值,餐桌上更多吃些雞肉,“大成若5年內能占到中國白肉雞市場15%以上的份額,那就是一個年營業額超400億元的巨大生意”。 
  “雞聯網”圖景 

  在10月初的瑞士日內瓦ITU World 2009(世界電信展)上,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對于發展中國物聯網給與了明確支持,認為市場和技術條件均已成熟。王建宙認為,通過裝置在各類物體上的電子標簽(RFID)、傳感器、二維碼等,經過接口與無線網絡相連,從而給物體賦予“智能”,實現人與物體的溝通和對話,也可以實現物體與物體互相間的溝通和對話。 

  由此“物聯網”概念出發,大成食品的雞肉安全追溯管理系統,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將萬千只雞連接起來的“雞聯網”。 

  對于未來物聯網世界下的企業發展,韓家寰表示,初步階段大成食品主要是推動企業雞肉產業鏈的數字化網絡化,目前已經實現了通過手機網絡、電子標簽、互聯網視頻等手段,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程物物、物人對話。 

  而隨著大成“姐妹廚房”雞肉食品品牌的推廣,接下來有計劃配合“姐妹廚房”互動網站和姐妹廚房烤雞店,實現網上往下虛擬+實體店客戶訂制銷售的形式,屆時消費者通過手機或網站可實現反向互動,可以方便且個性化地購買到姐妹廚房的系列鮮雞肉產品、熟雞肉產品。 

  對此,iSuppli半導體行業資深分析師顧文軍表示,像大成食品這樣自身業務包括種植、育種、飼料、商業養雞、電宰、肉品、食品加工和餐飲零售等一條龍的食品企業,已經具備了產業鏈垂直整合的優勢,產業各環節信息在企業內部已經有成熟的運轉體系。而物聯網概念就像光纖最后一公里一樣,可以幫助大成打通由“農場到餐桌”的最后一道屏障,以實現最有效的食物鏈系統貫通,并由此可能產生創新的市場營銷模式。 

  不過,In-Stat分析師管黛則認為,物聯網眼下還只是一個虛而泛的概念,目前能通過物聯網賺錢的,還只能是像海虹控股(000503,股吧)、新大陸(000997,股吧)等這樣的資本市場物聯網概念股。接下來有可能賺到錢的,會是掌握傳感器核心技術的芯片企業和掌握通訊網絡的運營商,而像大成食品這樣的食品企業,借助物聯網概念更多的意義是在市場營銷上,其實質就是一種綠色健康環保飲食的營銷方式。 

  “物聯網這概念,其實早在1999年就已提出。一般理解為,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將物與物連接起來,實現智能識別和管理。”上海市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發三部高工、無線傳感器網絡研究負責人王漫對記者表示,單就RFID底層專利上,中國目前還并無主導權,全球來看,在傳感器技術上美國、日本、歐洲擁有巨大優勢,占據全球發明型專利申請總量的53%。 

  王建宙則在世界電信展上強調,中國具有巨大的市場應用,物聯網可以廣泛應用于交通控制、智能建筑、食品管理,以及未來生產進程管理的各個方面,而物物對話、物人對話的實現,提高社會效率、節約公共能源將是其最明確的作用。對于技術追趕則需要一個過程,不必妄自菲薄,而是需要整個社會各產業鏈環節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