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礦業大學研究生院采用奧龍研究生綜合信息管理系統
隨著我國研究生教育的快速發展,同其它高校一樣,我校的研究生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多,由一地辦學發展到兩地辦學,同時進一步推行全面學分制。這些變化使研究生管理部門的管理任務越來越繁重,不僅增大了工作量,更增大了工作難度,管理稍不到位,便容易出現失誤。這些變化也對研究生院的教學管理系統提出了巨大的數量要求和新型、多樣的功能要求,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研究生管理必須走“規范化、信息化、網絡化”之路,因此,實行計算機化教務管理是研究生院的必然選擇。
一、建立新型研究生管理系統的必要性
研究生管理是研究生院的主要日常管理工作之一,涉及到校、院(系)、師、生等諸多方面。因此,研究生教務管理是一項細致、準確度要求很高、但又非常煩瑣的工作。一個現代化的研究生管理系統必須準確、高效、協調地運行,才能保證研究生院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然而,隨著研究生院辦學規模的迅速擴大和教學管理體制的不斷改革,傳統的教學管理系統也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
1.研究生院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專業增加,學生、教職工人數日益增多,學校教學管理部門需要管理的事務和數據越來越多,工作量越來越大,按傳統的管理模式,只靠數量有限的工作人員已無法進行高效的管理。
2.研究生院的教學管理體制已從傳統的學年制、學年學分制轉向全面學分制,原來按學年制編制的教務管理軟件已不適用,必須采用新的學分制教學管理信息系統實施對教學計劃、學生學籍和學習過程等諸多方面的有效管理。
3.學校的兩地辦學模式還將長期運行下去,新的學分制管理信息系統也必須適應這一特點,必須能充分利用飛速發展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以保證兩地辦學模式能穩定、高效、經濟地運行。
因此,隨著教學體制的不斷改革,教務日常管理工作日趨繁重、復雜,為了使研究生管理工作更加規范,提高研究生院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教學管理水平,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新形勢下的綜合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統。
二、新型研究生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1.系統總體要求
新型的研究生管理系統應能滿足規范化、信息化、網絡化的需要,應具有便捷性、及時性、安全性、實用性,能適應高等教育改革的發展趨勢以及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如并校、擴招、兩地辦學等),并適應對外交流的需要。
2.系統平臺模式選擇
在當今使用的幾種計算機網絡模式中,針對高校教務管理系統內容復雜、涉及繁多、管理面廣等特點,可采用的系統平臺模式主要有客戶機/服務器模式(Client/Server,簡稱C/S)和Web瀏覽器/服務器模式(Browser/Server,簡稱B/S),以及C/S和B/S的結合模式①。
考慮到研究生院管理系統的特殊性,我們采用C/S模式與B/S模式相結合的網絡平臺模式,在安全性要求高、交互性強、處理數據量大、數據查詢靈活且地點固定的小范圍內使用C/S模式,而在安全性和交互性相對不高、地點靈活的廣域范圍內使用B/S模式,充分利用兩種模式各自的優勢,為不同的子系統選用不同的系統平臺,兩種模式交叉并行使用。這種將兩種模式交叉并行使用的方案相對于單獨采用C/S或B/S模式具有許多優越性:首先,它能保證敏感數據的安全性,特別是對數據庫的修改和新增記錄的操作;其次,能經濟有效地利用校園網絡資源,簡化部分客戶端程序;第三,能保證復雜功能的交互性和一般功能的易用性;此外,它還使得系統的維護簡便、布局合理且網絡效率高。
院(系)教務人員通過校園網訪問放置在教務處的數據庫服務器,遠程地進行數據的錄入、刪除、更新、查詢等操作;校教務處則通過校園網發布信息,根據從網上匯總上來的數據進行各種統計等處理;部分公共信息在校園網、Internet上發布,用戶可通過瀏覽器從教務處數據庫中獲取相應的動態信息。通過校園網,教師可直接提交成績,學生可進行個性化的綜合信息查詢,如培養方案、研究方向、校歷、個人培養計劃、導師信息交互、個人課表、專業方案、查看導師風采、公共課表、四六級考試報名、發表論文、成績查詢、重修申請、免修申請、中期考核等。
經過多次調研、多方考察、校方項目籌備評審小組對奧龍飛騰科技出眾的系統理解能力和專業認知深度表示認可,在技術路線、開發平臺、接口規范、標準等方面也由校方聘請專家組論證通過;經政府采購招標最終北京奧龍飛騰科技以良好的性能價格比勝出。
奧龍研究生管理系統涉及到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全過程管理,包括學籍管理、導師雙向選擇、專業培養方案/個人培養計劃、開課 / 排課、選課、排考、中期考核、成績管理、論文管理、學位管理及教學質量監控等多個環節。“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統”包括系統工具、學生管理、教師管理、導師互選管理、培養管理、開課管理、排課管理、考務管理、免修管理、成績管理、質量監控、教學資源管理、學科建設、學位管理、網頁功能管理等十余個子系統,適用于招收研究生的綜合性大學、學院,能夠完成學年制、學年學分制、完全學分制管理部門對研究生從入學到畢業離校的全過程管理。
該系統是一個大型復雜的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采用基于瀏覽器/服務器(B/S),客戶端/服務器(C/S)混合的應用體系結構來建設高校研究生網絡信息管理系統,使研究生教務管理真正實現遠程辦公、異地辦公。滿足各類高校現在和將來對信息資源采集、存儲、處理、組織、管理和利用的需求,實現信息資源的高度集成與共享,實現信息資源的集中管理和統一調度。為各級決策管理部門提出準確、及時的相關信息和快捷、方便、科學的決策分析處理系統;為信息交流、教務管理提供一個高效快捷的電子化手段;最終達到進一步提高各級領導科學決策水平,提高研究生管理部門、各院系研究生管理人員管理水平與辦公效率,減輕工作負擔的目的系統設計宗旨:計算機能做的盡量讓計算機做,計算機不能做的才使用手工方式處理,教學工作能下放的盡量下放,將研究生管理單位的老師工作從繁重的,機械化中解放出來,投入到實際的教學管理、監督和改革中。
系統提供了全面的安全策略和完善的用戶管理,充分保證數據的安全。系統采用了當前流行的C/S結構和Internet網絡技術,使整個校園網甚至Internet上的用戶都可訪問該系統,最大程度地實現了數據共享。
三、結束語
新的研究生管理系統涉及面廣、功能較強,將影響到教學管理方式,并可能引起管理制度的變革。通過實踐,我們認為,新的教學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僅僅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第一步。為了保證系統的有效運轉,還特別需要進一步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加強領導,轉變觀念。管理是基礎,觀念是關鍵,技術是保障。加強領導,有利于統一規劃、統一指揮、協調職責。
2.提高教務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必須對教務管理人員加強職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幫助其掌握現代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同時,還需要引進一些教育管理和計算機方面的專業人才來充實教務管理隊伍,以全面提高教務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 ②。
3.建立健全各類教學管理制度。要用教育(教學)管理信息系統的要求制定規范、嚴密、適應計算機管理需要并具有相對穩定性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真正實現教學管理的標準化、程序化和科學化。
4.加大投入,更新教務管理的硬件配套設施。教務管理硬件配套設施落后不僅束縛自身的發展,而且也影響教務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因此,為了使教學和管理信息資源能夠高度共享,提高教務管理的效益和質量,調動管理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校必須加大資金投入,盡快更新落后的研究生管理硬件配套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