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州市人民醫院設備科采用保力產品實現信息化管理
賀州市人民醫院自1926年2月創辦以來,已經走過近90年的歲月長河。現全院占地36110.85平方,固定資產總值5億多元,擁有賀州市設施最先進的現代化住院大樓,是全市規模最大的一家綜合性醫院。
在醫院設備方面,數量龐大,品種繁多,擁有1.5T核磁共振、六十四排CT、雙光子直線加速器、大C臂、雙臺DR、原裝進口美國貝克曼生化免疫流水線、高等級B超、高壓氧艙、體外循環機、CRRT(血液凈化)、骨密度儀、乳腺X光機等先進的診療搶救設備。
隨著醫院的快速發展,醫療服務事業迅速擴大,越來越多的先進設備被引進,對于后勤設備科的管理要求也相應越來越高。
但由于設備科在醫院長期處于比較忽視的狀態,大量設備的引入使管理出現了更多的問題:
1、臺賬混亂不清,設備科無法全面并快速掌握全院的物資賬目,甚至分布在哪些科室也都只是知道個大概。
2、設備的運行狀態需要到臨床查看才知道,加重人工工作量。
3、每到提交報表的時候都需要加班來統計對比,耗時耗力。
4、一年一次的盤點很費時費力,加上本身賬目有問題,導致很多時候進行盤點也是應付式,結果統計不準確。
5、保養計劃依靠紙質制定,存在嚴重的工作遺漏現象,且費用、工程師績效無法統計,就算統計出來也比較麻煩。
6、在維修方面,由于安排人工負責,造成故障維修響應不及時、配件流失現象無法控制以及維修過程、故障分析、工作量、費用很難記錄和統計,評審檢查時只能形式化地遞交部分報表來應付。
7、設備報廢處置無法追溯,影響設備效益分析的準確性,對醫院精準購置設備造成困擾。
為了解決設備科問題多多的管理局面,2014年,在醫院信息化熱流的指引下,醫院領導提出建設設備科的信息化管理。根據多方考核和篩選,引進了保力設備科專用管理軟件。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后,極大地改變了設備科的工作面貌,設備科初步實現信息化、智能化。
對醫院設備采購、資產、維修保養等環節實行全電腦化數字化管理,只要通過賬號登入軟件后臺,就可以隨時隨地在相應報表中,對設備倉庫出入庫記錄及固定資產的日常維護進行記錄、刪改、保存、查閱和打印,工作流程明朗化、規范化,省時省力,大大省去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節約了醫院的人工開支。
另外,維修保養方面,可以智能化制定計劃并設置維修保養提醒,這就加強了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及時性,減少安全隱患,提高設備使用率,降低醫院成本的運行。
賀州市人民醫院設備科經過信息化管理,對醫院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都有著積極地影響,這不得不說是一大明智的改革建設,這是值得很多醫院都應該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