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校園一卡通系統的網絡安全體系設計
隨著數字化校同一卡通系統在我國各高等院校和中學的日益普及.系統住傳輸環節的安全性愈發顯得重要,應該說是影響整個系統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環節之一。在傳統的網絡設計和構建中,一般都采用開環結構,這種結構簡單、容易實施。但是系統的無差性無從保障。系統的中心控制節點很難掌控系統的運行。而閉環結構就可以很好地避免上述缺點。
一個典型的網絡的閉環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1 閉環網絡系統結構
從控制理論的角度來看。閉環結構提高了網絡系統的可靠性,增強了系統的維護性和擴展性,降低了系統的遠程運行費用,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DCCS的信息安全涉及DCCS的安全體系結構、通訊協議的安全性設計、信息加密技術、安全域安全子域等方面的內容。在當前DCCS的網絡安全理論的研究大大落后于DCCS的實際應用的情況下,對DCCS安全體系設計的研究是十分有意義的。
本文將分析DCCS安全體系的設計目標、設計要求和設計原則等問題,并提出自律分散DCCS安全體系的設計方法,同時指出DCCS網絡信息安全分體系設計中應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1.DCCS的信息安全
1.1基本概念
DCCS的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系統的安全、信息數據的安全和信息內容的安全。其核心就是要保障DCCS的所有信息免遭偶然的或者惡意的破壞、更改、泄露和刪除。DCCS的信息安全涉及到信息在采集、傳遞、存儲和應用等過程中如何保證完整性、合法性、可靠性、可用性、保密性、真實性和可控性等的相關技術理與理論。
1.2體系結構
DCCS的信息、信息載體和信息環境是DCCS信息安全的三大類保護對象。由此構成了DCCS信息安全體系結構。
信息是指DCCS各節點之間在網上傳輸的信息.置于信息安全體系結構的內層,既包含實時信息,雙包含非實時信息,例如,事故報警信息、系統狀態信息、過程參數測量信息、網絡控制器控制信息、開關和閥門的位置信息、系統組態信息、系統診斷信息、系統維護信息、系統備份信息、網絡調度信息、管理決策信息等;信息載體指信息的承載體,處于信息安全體系結構的中間層,包括物理平臺、系統平臺、通信平臺、網絡平臺和就用平臺,如通信協議、網絡協議、應用協議及其軟件等;信息環境指DCCS的信息及信息載體所處的環境,處于信息安全體系結構的外層,包括硬環境和軟件環境。
2.DCCS的網絡安全
DCCS網絡安全的核心就是要保證信息安全的網絡上傳輸與共享,保證網絡系統的安全運行。DCCS中的“網絡”泛指廣義網絡.包括現場總線網絡、工業太網和互聯網等。
DCCS的網絡安全體系結構包含三個層次:密碼安全層、網絡安全層和環境安全層:網絡安全處于中間層.一方面它需要密碼安全層的支持.同時也為密碼安全層提供運行環境:環境安全處于外層,為網絡安全層.密碼安全層提供可靠的設施和管理等安全環境。
3.DCCS的安全體系設計
3 .1設計目標
DCCS安全體系設計的目標在一定約束下,盡可能滿足用戶的安全需求。這里需要解決如下三個基本問題:
(1)如何根據安全需求制定安全策略,即DCCS的安全分板問題。
(2)如何將安全需求映射為安全體系,即DCCS的安全設計問題。
(3)明確安全體系滿足安全需求的程序.即DCCS的安全評價問題。
解決上述問題需要系統化和結構化的設計方法及其輔助工具的支持。
3.2設計原則
DCCS安全體系的設計需遵循如下一些設計原則:
(1)木桶原則。木桶的容積取決于最短一塊木板.而DCCS的安全性則取決于最薄弱的環節。
(2)整體性原則。對DCCS不僅要提供安全防護和檢測機制.還應提供應急恢復機制等。
(3)等級性原則。對DCCS的網絡應進行分級,包括對信息保密程度分級、用戶操作權限分級、網絡安全程度分級、系統實現結構分級(如應用層、網絡層、鏈路層等)。
(4)有效和實用原則。安全機制不應影響DCCS正常運行.應有效、簡單和實用
(5)動太性原則。安全體系內應盡可能引入可變因素。使安全體系具備良好的動態性。
(6)失效保護狀態原則。網絡安全防護系統失效模式應是“失敗一安全”型,即一旦防火墻屏蔽子網失效、重啟或崩潰.就安全阻斷內部網絡與外界的連接。
(7)缺省拒絕狀態原則。從安全角度講.缺省拒絕狀態是失敗效保護狀態。
(8)設計為本原則。DCCS的安全重在設計,安全性設計應與DCCS的體系結構、通信協議、迭制策略設計相結合,采用同步與并重的原則。
(9)有的放矢和各取所需原則。根據不同的控制對象.其安全側重點各不相同,應綜合考慮解決方案,提高性行走價格比。
3.3設計要求
DCCS安全體系的設計要求如下:
(1)應綜合考慮DCCS體系結構。確保DCCS的網絡安全服務質量。應全面考慮DCCS拓撲結構、通信協議、控制策略和被控對象的動態特性,滿足DCCS對網絡安全服務質量的各種需求.確保DCCS安全服務技術先進性、風絡安全服務質量的優良性、安全體系運行的可靠性、穩定性和可持續發展性。
(2)應采用冗余和備份技術,提高系統的可用性與生存性。
網絡的拓撲結構設計應通過節點和鏈路的冗余與備份手段來提高DCCS的可用性與生存性。關于冗余技術,可考慮采用網絡冗余,隔離故障,以避免全網失效:采用硬件冗余,使個別故障不能影響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采用功能冗余.在某些部件(或節點)失效時,其余完好的部件(或節點)部分或全部地承擔起故障部件所喪失的控制作用,以維持控制系統的性能在允許的范圍內:采用時時冗余,檢出和糾正由于暫時故障引起的錯誤.采用信息冗余,對傳輸數據進行冗余校驗。此外,還可考慮采軟件冗余等冗余技術。關于備技術.可考慮采用網絡備份.用于網絡的防毀、抗災以及應急處理:采用信息備份.對DCCS的狀態信息(如系統組態信息、關鍵參數信息等)進行備份,以便于分析與處理。
(3)應確保DCCS的可控性、可觀測性和穩定性不受影響。
(4)信息加密/解密及傳輸過程必須滿足DCCS的實時性要求。
(5)不應降低DCCS的網絡服務質量和控制性質量
(6)應使用成熟可靠的安全技術和措施,減少DCCS安全體系本身的安全漏洞
(7)根據被保護對象的重要性.應劃分不同的安全等級:提高安全體系設計的經濟性。
(8)應減少不同安全等級問被保護對象的安全耦合以提高DCCS的整體安全性。
(9)安全體系應具有可重構性。DCCS的安全狀態可根據安全評估模型劃分等級,如正常、緊急、事故等狀態。當系統處于正常狀態進.安全策略傾向于易用性;當系統受到頻繁攻擊時,可通過安全重構加強系統安全性.使安全策略更傾向于安全性:當系統處于事故狀態時,安全策略傾向于故障安全狀態,確保故障節點或子系統處于最低安全狀態,避免導致整個系統崩潰。可重構成的DCCS安全體系,可以有效地解決易用性與安全性之間的矛盾
(10)安全體系應具有局部可恢復性和生存性。一旦DCCS安全體系中某個節點或子系統安全性被破壞,該節點或子系統應及時被隔離,或限制與其他節點或子系統通信,直到該節點或子系統恢復安全性.才解除隔離或限制。這樣.即使DCCS局部(或安全或安全體系受到破壞,也不至于導致整個系統體體系崩潰。
(11)安全體系應具有開放性和動態擴展性。隨著網絡環境的變化以及新的漏洞和攻擊手段出現.DCCS安全體系必須根據壞境的變化做 調整,并增強自身的擴展能力。
3.4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DCCS安全體系設計中有若干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
(1)信息系統劃分信息技術的基本原則是數據共享、網絡互連。兇此,在信息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應特別強調以數據庫為核心,以網絡為支撐。DCCS的信息系統劃分到少應遵循以下原則:
① 不同安全等級的應用最好劃分為同的系統或子系統。系統的安全設計應根據應用的要求確定 既要避免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漏洞.也要避免不必要的開銷
② 處于不同安全等級網絡上的系統或子系統之間信息交換不宜過多。應盡可能采用從高到低的單向傳輸,必要時設置有效的隔離裝置。
⑧ 能在安全等級較低的網絡上實現應用系統.不宜放到安全等級較高的網絡中實現。
(2)信息系統的功能:當DCCS中信息的產生和消費內奸屬于不同的系統域子系統時,就將功能放在信息消費多的那分系統中。
(3)信息的采集方式:實時信息大多來自DCCS的控制點,信息的采集應由DCCS來完成.而管理的對象和內容則通過人同交互的方法獲得。從控制系統休集信息時,要嚴格限制為單向獲取數據,保證信息采集不會對DCCS造成影響。
(4)信息的傳輸方式:DCCS信息的傳遞可大致分成三類。
① DCCS內部各節點之間的信息傳遞,只存在可靠性及信息盜用的威脅。
② 不同DCCS之音的信息傳遞.除存在可靠性及信息盜用的威脅外,還存在系統之間互擾及錯誤信息流向等問題。
⑧ 廣義網絡信息資源與所有DCCS之間信息傳遞。
3.5自律分散DCCS安全體系的設計方法
DCCS融合了控制、計算機和網絡通信技術,是一個典型的混雜動態控制系統(HDCS)。影響DCCS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的因素眾多而繁雜,因而需要有一套系統化和結構化的設計方法相應的輔助工具,用以設計DCCS的風絡安全體系。自律分散DCCS安全體系的設計方法,實現了DCCS安全體系結構的動態變化和在線功能
3.5.1自律分散DCCS安全體系的基本概念
隨著DCCS規模的擴大多,控制功能的分散化,節點分布的方域化.攻擊手段多樣化和網絡環境參數變化的復雜化,DCCS將變得愈來愈難以控制。與此同時,隨著用戶需求和網絡資源的變化,DCCS的體系結構(控制結構、拓撲結構和通信協議等)也處在不斷的變化與發展過程之中。DCCS的組成部件(節點)的增加或減少,將導致DCCS安全域的擴展收縮。所有這些變化都要求DCCS的安全機制能跟隨這些變化做出快速的響應,安全策略能跟隨這些變化進行動態的調整,以便全面地反映變化過程中系統的安全需求。同時,也要求DCCS的安全體系能動態地適應網絡環境的變化。
自律分散DCCS安全體系.將DCCS安全體系劃分成許多自律安全體系單元 由于DCCS安全體系變化的動態性,整個系統安全體系很難事先完全定義.只能定義若干自律安全體系單元,然后集成。自律分散DCCS安全體系最為重要的特點,就是自律安全體系單元的自我控制和自我協調能力。即自律安全體系單元應具有以下兩個基本特性:
(1)自律可控性(autonomous con-trollability):系統如果有任何自律安全體系單元出現故障、正在維護或剛剛加入,都不能影響其他自律安全體系單元的自我管理及功能的運行。
(2)自律可協調性(autonomous COOrdinatability):系統如果有任何自律安全體系單元出現故障、正在維護或剛剛加入.其他自律安全體系單元之間能夠協調各自的任務,并以協作方式運行以實現各自功能。基本自律安全體系單元的自律可控性和自律可協調性設計的DCCS安全體系.可確保安全體系的在線擴展(on-ling expansion)、在線維護(on—ling maintenance) 在線容錯(on—ling faulttolerance)功能。這些特點與不斷發展和變化的DCCS的安全需求非常吻合。
3.5.2 自律分散DcCS安全體系的設計方法
自律分散DCCS安全體系的設計方法,采用自底向上、由內向外,從自律安全體系單元逐步構成整個DCCS安全體系的系統設計方法.突破了假定在設計階段安全體系的結構、規模和功能都是確定的自頂向下的系統設計方法。自律分散DCCS安全體系支持DCCS分階段建設和實施。使DCCS安全體系具備在線擴展、在線維護和在線容錯等“動態”功能.適應了DCCS安全體系結構的動態變化,實現了DCCS安全體系設計方法的突破。
DCCS的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是整體的、動態的,不是單一的信息安全和網絡安全技術能夠實現。在保證DCCS信息傳輸的可靠性和襯里前提下.綜合考慮DCCS的信息安全網絡,尋找確保網絡信息安全網絡效率的平衡點,建立真正適合于DCCS的網絡信息安全體系結構。對于DCCS的安全體系設計,迫切需要開展以下研究工作:
(1)全面開展DCCS網絡信息安全保障技術規劃與設計研究。從硬件及軟件兩方面為DCCS提供完整的安全系統平臺,建立DCCS綜合安全評估模安型
(2)DCCS的網絡信息安全,不僅關系到網絡安全問題,而且還涉及信息系統的劃分、功能定義、數據采集、數據庫結構構設計等一系列問題。需要從整個DCCS體系結構、通信協議、節點狀況、被控對象特性、網絡資源等方面綜合考慮,確保DCCS安全運行。
(3)加強對DCCS網絡信息安全設計相關理論的研究,以推動DCCS的網絡安全理論向前發展。
作者:四川省電子計算機應用研究中心 華曉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