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領域公交IC卡的互聯互通是今后發展方向
近年來圍繞建設和諧社會,各城市政府以信息化為抓手,進行多年探索,全力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與服務的創新,許多城市提出了數字城市建設,并取得一定成績,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步入良好的發展時期,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面對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特殊性所帶來的公共安全、社會穩定等問題,單靠傳統的手段、傳統的管理方式難以適應城市快速發展的需要。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形勢下,需要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先進的管理方式,以信息化為基礎來處理和解決城市快速發展中所帶來的問題。本文是建設部信息辦副主任 王毅在“國家金卡工程第十次全國IC卡應用會議”中的一個講話,全面介紹了建設事業IC卡的應用情況,可供行業很好參考。以下是講話全文。
建設事業IC卡應用情況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市數量的增加和城市規模的擴大,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與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運用科學的方法、系統的思維方式來規劃、建設、管理好現代化城市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建設事業信息化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
近年來圍繞建設和諧社會,各城市政府以信息化為抓手,進行多年探索,全力推進城市規劃、建設、管理與服務的創新,許多城市提出了數字城市建設,并取得一定成績,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步入良好的發展時期,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面對中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的特殊性所帶來的公共安全、社會穩定等問題,單靠傳統的手段、傳統的管理方式難以適應城市快速發展的需要。在信息化快速發展的形勢下,需要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先進的管理方式,以信息化為基礎來處理和解決城市快速發展中所帶來的問題。
建設事業IC卡是建設領域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建設領域信息化、提高建設事業管理水平、改善服務質量的重要技術手段。
十多年來,在各部門、各單位的積極努力下,經過大膽實踐,努力探索,建設事業IC卡的應用穩步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00多個城市建立了不同規模的公交IC卡應用系統,累計發卡量1.2億張。公交、出租、軌道交通(輕軌、地鐵)、供水、供熱、燃氣、園林風景、數字社區、路橋收費、停車場管理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建設事業IC卡的應用推廣對提倡市民新的消費意識,提高公用企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經營管理水平和效益,促進國民經濟信息化進程起到了良好作用。
建設事業IC卡的發展有著鮮明的行業特點與發展優勢,根據行業特點推進建設事業IC卡應用,將對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加快我國城鎮化發展,方便人民群眾生活起到了積極作用。
今天我主要從兩個方面介紹一下建設事業IC卡發展的概況及重點工作
一、基本概況
(一)公交系統IC卡應用是建設事業IC卡應用重要內容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城市公共交通健康發展。黨的十六大以來,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做出了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決策部署。建設部積極采取措施,引導各地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促進城市健康發展。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產品來提高傳統的公交產業是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公交IC卡應用為基礎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全球定位系統)、GPRS(Gerneral Packer Radio Service - 通用無線分組業務)技術都逐步應用到公交領域,為發展智能交通、公交先行提供了保障。
由于公交管理體制特性與相關IC卡的技術產品成熟的優勢,使建設事業IC卡應用適應了城市公交行業管理和發展需求,用科技手段提升了傳統行業,對推動公交行業體制機制改革,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起到了推動作用。近年來,公交領域IC卡的應用得到快速發展,成為建設事業IC卡應用重要內容。
(二)一卡多用,實現多領域跨行業的應用已成為建設事業IC卡應用的發展主流
伴隨IC卡應用的發展、城市信息化建設與我國城鎮化進程的需求,建設領域日漸表現出技術多元化、需求差異化等特點。城市公交IC卡的服務對象主要為大眾百姓,因此方便百姓出行,實現公交卡“一卡多用”已成為公共交通IC卡的發展方向。
建設事業IC卡的應用已從最初單一的公交應用發展到目前包括公共交通(公交、軌道交通、出租車等)、燃氣、自來水、供暖、數字社區、路橋收費、停車場管理、公園景點等多領域的應用。如上海、南京、廣州、杭州、鄭州、大連、鞍山等20多個城市都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多領域應用。同時,國內一些城市還根據當地信息化發展的實際需求,探索依托建設事業IC卡進行諸如便利店、小型超市、校園等跨建設行業的多領域IC卡應用試點工作。
(三)城際間互聯互通問題已成為建設事業IC卡應用積極探討、實踐的重要領域
由于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相關城市經濟、交通、信息間的互聯互通已成為建設事業的重要課題。繼2002年上海與無錫實現跨城市IC卡的互通互聯后,建設事業IC卡的應用正在積極探討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以及以北京和天津為中心的環渤海地區的城市間互聯互通問題。
目前全國已經實現以上海為中心的無錫、蘇州、常熟、阜陽和淮南;南京與揚州、馬鞍山、蕪湖;寧波與紹興、臺州、湖州等城際間區域互通。相關政策、各城市利益和技術兼容等問題將成為建設事業IC卡互聯互通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
建設事業IC卡已從最初的單一公交應用,發展到多領域的一卡多用及城際間的互聯互通,改變了人們傳統的消費習慣,極大地方便了廣大市民的生活,促進了城市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同時帶動了IC卡設計、生產、集成及應用等產業的發展
二、下一步的重點工作
在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指導及有關部委的支持下,“十五”期間建設事業IC卡應用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今年是“十一五”的重要一年,建設領域IC卡的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結合建設事業IC卡發展特點,根據建設部有關工作部署,我們將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進一步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創建良好的發展環境
鼓勵各級建設事業行政主管部門制訂相應的法規和政策,建設有利于IC卡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法制環境;制訂相關政策,加大關鍵技術產品投入,促進建設事業IC卡產業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建立公正、公平、開放、合理、競爭和有序的市場秩序。提倡、鼓勵并積極推行“一卡多用”,對于業務相關或功能相近的跨行業IC卡應用,應提倡統一發卡、一卡多用。對實行“一卡多用”的項目在資金、政策等方面給予支持。
2008年,為配合國家金卡辦《金卡工程十一五發展規劃》,我們將組織編寫《建設事業IC卡五年發展規劃》(2009年-2013年),以指導各地建設事業IC卡健康有序地發展。
(二)加大標準制訂力度,推動建設事業IC卡深入發展
為加強建設事業IC卡相關產品的標準化工作,加強IC卡的應用,加強卡片、機具、系統的標準化建設,根據國家IC卡應用產品質量檢驗標準、讀寫機具質量檢驗標準及建設事業IC卡應用技術的行業標準,今年十二月建設部將正式頒布實施《建設事業集成電路(IC)卡產品檢測》標準。
建設事業IC卡應用涉及到異地互通、跨行業應用,涉及到行業和廣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各地在進行IC卡應用建設中,需要有統一的標準,指導行業IC卡的應用。自2002年以來,我們陸續頒布和制定了《建設事業集成電路(IC)卡應用技術》、《建設事業集成電路(IC)卡產品檢測》國家行業標準和《建筑及居住區數字化技術應用》系列國家標準。“十一五”期間,還將制訂《建設事業電子標簽技術》、《建設事業CPU卡COS規范》、《建設事業CPU卡芯片規范》等行業標準。
(三)跟蹤科學技術發展,提高建設事業IC卡應用技術水平
1、建設事業IC卡應用向跨領域的一卡多用及異地互通是大勢所趨,因此,國家積極鼓勵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來進一步降低CPU卡的研發和銷售成本,我們倡導各地應積極采用符合國家行業標準的CPU卡。原則上,邏輯加密卡只能在本地應用,跨行業及互聯互通應用,應采用CPU卡。
2、我們將以標準為龍頭,以市場需求為牽引,建立符合市場經濟運作規律的結合RFID技術的電子標簽在建設事業的應用模式,加大在企業資質證書、房屋產權證書、公用事業(公共交通、燃氣、供水、供暖)產品、建材、裝修產品等行業推廣使用RFID技術的電子標簽應用力度,促進以電子標簽芯片、專用集成電路、各類讀寫機具、相關安全產品、各類應用軟件和系統的開發、生產及信息服務的一個完整的電子標簽產業鏈的發展。
3、建設領域公交IC卡的互聯互通是今后發展方向,也是國家金卡工程提出的實現目標。作為國家金卡工程行業大卡之一,在統一的技術標準、統一的安全體系、統一的結算機制、廣泛的應用基礎上,在建設領域開展公交IC卡互聯互通的時機已基本成熟,條件已基本具備。而建設事業IC卡互聯互通的核心是建立全國數據處理中心,以滿足各地消費數據的清分清算。因此,我們將在國家金卡辦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推動全國建設事業數據處理中心的建設,采用先試點后推廣的原則。目前該工作已經啟動,預計在2008年將在有條件的城市開展試點工作,根據試點經驗再全面推廣。
(四)樹立安全意識,加強建設事業IC卡安全管理
安全問題既是關系到建設事業IC卡應用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也是建設事業IC卡應用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為保障建設事業IC卡系統的安全性,要求系統建設采用統一的建設事業IC卡密鑰管理系統和安全認證模塊,充值認證要逐步由脫機模式向聯機模式轉變,后臺交易認證要逐步由密鑰卡方式向加密機方式轉變,嚴禁各地用戶和企業私自對建設事業IC卡密鑰管理系統的密鑰進行導入導出,密鑰的管理和服務統一由專門機構負責。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揮后發優勢,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的戰略目標,建設部高度重視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的結合,大力推進建設事業信息化工作,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用高新技術改造和提升建設領域傳統產業,培育建設領域新的經濟增長點。建設事業IC卡將在各級領導關懷下,取得更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