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技術進入各地市場
作者:RFID世界網
來源:RFID 商情
日期:2010-04-06 09:38:36
摘要:物聯網技術進入各地市場
關鍵詞:物聯網
物聯網在無錫
包括市民中心、機場安檢等首批三個物聯網示范項目1月4日在無錫簽約,標志著物聯網技術走出科研實驗室,正式向民用市場普及。這三個項目分別是蘇中科思創傳感科技有限公司、無錫機場應用示范項目、市民中心應用示范項目。中科思創將從事傳感器網絡產品、智能自動化、射頻識別等設備與系統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無錫機場圍界防入侵項目一期建設將在1月底進入驗收階段,實現全天候、全天時實時監控,防范人為破壞圍欄、攀爬圍欄,具備靠近預警、視頻復合等防入侵功能以及低空拋物探測、圍欄大范圍自動跟蹤等高級功能;市民中心應用示范項目包括綜合信息處理平臺和安防、智能樓宇、智能交通、智能停車場四個系統。
據無錫國家傳感信息中心管委會副主任馬曉東介紹,物聯網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發展路徑是一般產業不能企及的,2010年無錫市將對物聯網技術進一步研發,并嫁接到一些愿意發展物聯網的公司和行業中去,逐步向民用市場拓展,進入民用時代,“舉個例子,物聯網可以用到石油輸送中,石油管線路徑幾千公里,原來的人力管理太費事,運用物聯網技術將更有效。”
據悉,無錫已在太湖水環境監測、無線網絡建設中融入傳感網元素。目前,包括中科院、北郵大、三大通訊運營商等國內頂尖科研機構紛紛入駐此間。
物聯網被業界公認為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無錫憑借雄厚的微電子和半導體產業基礎成為中國首個“物聯網城市”,目前已掌握與世界同步的傳感網相關技術,并參與傳感網技術國際標準的制定。
物聯網在北京
北京市委市政府已經著手制定北京市物聯網產業規劃,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特別發揮中關村國家自主示范區優勢,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樓宇等領域應用示范物聯網。
北京市經信委副主任梁勝稱,目前物聯網只是一個基本雛形,還要在標準信息等方面做出規定,推動其在政府、社會和企業三大領域的應用。
據介紹,政府將圍繞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態環境,對物、事、資源、人等對象進行信息采集、傳輸、處理、分析,實現全時段、全方位覆蓋的可控運行管理。同時,還會在醫療衛生、教育文化、水電氣熱等公共服務領域和社區農村基層服務領域,開展智能醫療、電子交費、智能校園、智能社區、智能家居等建設,實行個性化服務。
在2009年“信息城市”高層論壇上,北京市東城區政府和中國移動北京分公司簽署物聯網項目合作協議。未來2-3年里,東城將利用新信息技術,在一些示范社區里對居家養老的老人進行實時掌控。
根據合作協議,移動公司將協助東城區政府在2-3年完成2-3個無線智能小區建設,幫助在雍和園科技園區、王府井智能商業區、東二環智能商務區的建設。同時利用移動信息新技術,對王府井等地區進行人流量監控,提高區域安全的反應速度,完成10個公共服務信息發布示范社區,而對東城居家養老也能提供實時掌握家中安全情況的服務。
物聯網在上海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國家物聯網技術產業聯盟籌備組組長劉海濤研究員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物聯網技術發展與國際同步,并已在諸多行業得到初步應用,而利用物聯網技術,上海世博會園區的防入侵系統正在工程實施中。
中國的物聯網在一些行業領域得到初步應用,包括電力、智能交通、醫療衛生、家庭安防、重點區域防入侵、工業控制、農業、環境監測等諸多領域,包括:機場防入侵傳感網試驗工程2008年1月在上海浦東機場完成,當年4月就通過驗收;上海市公共安全傳感網平臺成功應用于上海、寧波、嘉興段的北京奧運火炬接力,并在上合組織六國峰會、特奧會國家元首的保衛中得到應用。
物聯網在福州
春節前夕,帶二維碼的“放心菜”、全球定位的“射頻識別”等物聯網技術將在福州市鼓樓區開始試點應用。
據了解,福建省已制定了物聯網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已征集物聯網相關項目40多個,未來將全面推廣。目前,在物聯網產業鏈上已聚集了50多家從事研發、生產、應用、培訓等機構和企業,研發、培訓機構初具雛形,海西有望成為繼美國硅谷、臺灣新竹之后的又一個高新技術產業亮點。
在去年召開的兩會上,物聯網也成為福建信息化發展的重要議題,并被寫入了海西綱要草案。物聯網各項技術在現實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后,就可用手機付款代替刷卡,超市的家畜產品輕輕一刷就能知曉其來源,人們將進入一個“智能社會”。
由物聯網技術發展而來的導游解說技術目前已在三坊七巷試點應用,這個耳機一樣的裝置就像一個全程自動講解景點歷史與故事的“電子導游”,不受參觀路線的限制;經過物聯網技術“升級”后,只要使用了植入RFID技術的SIM卡,任何一部手機都能夠成為方便快捷的“電子錢包”;只要在豬等家畜產品中放入二維碼采集器,通過一個信息終端就能了解豬肉的來源等具體信息;RFID射頻識別系統裝置形似手表,內設使用人員姓名、年齡、家庭住址等詳細信息以及三個使用人親屬或聯系人的手機號碼,出現任何意外狀況,只需按下按鈕,其親屬就能在第一時間接到信息,據福建省信息化局消息,福州市鼓樓區軍門社區將爭取在春節期間給100名老人配送運用。
物聯網在廈門
廈門作為中國內地首批十個TD-SCDMA無線通信試點城市之一,率先建成了中國第一個TD無線城市。如今,人們出行前就能借助手機先行了解交通路況,確定最佳的出行路線;使用手機銀行和手機支付等業務,人們通過手機不僅可以輕松完成賬戶查詢、轉賬、繳費等銀行業務,還可以進行交易買賣;借助移動定位系統,物流公司可根據車輛的實時位置信息就近調派車輛,通過電子地圖跟蹤和查詢車輛的運行軌跡與運行狀態……
廈門移動在打造“TD無線城市”中積極與物聯網應用發展相結合。目前物聯網在行業中的應用可劃分為能源物聯、生產物聯、城市物聯、金融物聯、零售物聯、農牧物聯、交通物聯、家居物聯等“八大物聯”。包含水文監控、污染源監控、無線POS運用、二維碼運用、移動支付、動植物追溯系統運用、車輛、船舶位置調度和定位、視頻監控、家庭網關、家庭相冊等眾多應用。
物聯網在昆山
江蘇省新型感知器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于1月10日在位于江蘇昆山市周莊鎮的昆山傳感器產業基地成立,此舉意味著昆山市在物聯網產業方面的推進加快。
未來3至5年,該聯盟將通過開展產學研技術合作,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加快感知產業資源集聚,推動感知技術成果的轉化及產業化進程,形成一批擁有核心感知技術的規模性企業,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產品,造就一批高層次的科技人才隊伍,帶動感知技術在工業和民用領域的推廣和示范應用,推動江蘇省傳感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2008年以來,全球許多發達國家都提出了與物聯網相關的信息化戰略,欲借助物聯網推動經濟增長。蘊含高科技含量的新型感知技術也借此東風迅速發展,而在昆山周莊鎮,以感知器件為基礎的物聯網產業也因此快速發展壯大。
“周莊面積小但品牌好、規模小但產業精。國家火炬計劃昆山傳感器產業基地自2000年經國家科技部批準成立以來,已累計引進投資28億元,吸引了雙橋測控、科尼電子、諾金傳感等以生產各類傳感器為主體的高新企業48家,形成了年產紅外、光電、霍爾、熱敏、超聲波、壓力、氣敏、圖像、光纖、濕敏等十大類傳感器5.3億只,紅外報警器等傳感器相關應用產品600萬套的生產能力,傳感器產品遠銷美國、歐洲以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全球市場占有率增長迅速。”周莊鎮黨委書記李忠說。
今后,昆山傳感器產業基地將重點打造“集成電路、智能芯片、數字化產品”三大產業集群,加速實現“三大轉變”,即:從傳感功能的完善向全面感知能力建設的目標改變;從主要提供單個器件向全面滿足系統集成應用的目標轉變;從簡單的產業集聚向創業孵化、規模產業、系統集成供應一體化的目標轉變。力爭3年內引進傳感產業及關聯企業50家,實現銷售50億元。
物聯網在濟南
濟南公交調度指揮中心已建成包括監控系統、智能調度系統和巡更系統在內的三大物聯網,不但可以有效減少車內的行竊行為,還可根據車輛運行情況隨時調度,另外,市民發送短信即可免費查詢公交換乘線路。
(1)“電子眼”緊盯“三只手”
目前濟南全市已有2000余部公交車安裝了3G視頻監控系統,占全部運營車輛的五成。通過監控系統,車內所有情況一目了然。如果車內發生扒手行竊等情況,駕駛員可立即報警,調度中心也可通過監控錄像在第一時間給駕駛員發出信息,提醒乘客看管好自己的物品。
此外,電子巡更系統是濟南公交安保信息化建設方面的一大特色,屬全國首創。目前,濟南市已有61個公交停車場站安裝了攝像頭和巡更系統,安裝巡更管理卡3700余張,配備巡更手持機60余部,有效防止夜間不法分子對公交車進行破壞。
(2)調度系統15秒刷新一次
調度員可通過濟南市電子地圖形象地查看公交車輛的運行情況,系統數據每15秒鐘刷新一次,調度員可隨時對車輛作出調度反應。智能調度系統的普及應用,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調度方式,實現對車輛進行實時的可視化調度,使車輛調度指揮更加及時有效,提高了車輛、人員的效率。
在調度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可以看到任意一輛車的公交線路、車牌號、目前位置、駕駛員姓名、運行速度等,會特別留意駕駛員行車是否超速,一旦超速,車內報警系統就會響一次,并自動給駕駛員記一次違章,以此來警示駕駛員要減慢車速,安全行車。
另外,啟用調度系統后,調度員可隨時根據車輛運行情況對車輛進行調度,避免了以往“要么不來車,一來來一串”的情況。
(3)發短信可免費查詢線路
目前,省城公交網絡四通八達,為市民出行提供了諸多方便。但由于近幾年城市道路的修建,不少公交線路都進行了線路調整,原本設在家門口的公交車改線了,出行找不到直達的公交車了,這讓部分乘客乘車時犯了難。為此,濟南公交啟動了公交手機短信換乘查詢系統。乘客只要輸入“起始站名+空格+終點站名”到“10621190”即可免費得到換乘線路信息。如此一來,不但解決了市民乘坐公交不知該如何最快換乘的麻煩,也為來濟的外地游客提供了方便。
另外,電子站牌預報來車信息,加快推進了公交智能化建設,方便乘客乘車候車。部分公交車輛的座椅后面還安裝有多媒體互動觸摸屏,通過GPRS無線系統,乘客可查詢、閱覽政府各類公眾信息和城市、交通、旅游、購物等各種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信息,以及觀看影片和收聽歌曲,這是濟南公交在全國同行業內首創的特色服務。
包括市民中心、機場安檢等首批三個物聯網示范項目1月4日在無錫簽約,標志著物聯網技術走出科研實驗室,正式向民用市場普及。這三個項目分別是蘇中科思創傳感科技有限公司、無錫機場應用示范項目、市民中心應用示范項目。中科思創將從事傳感器網絡產品、智能自動化、射頻識別等設備與系統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無錫機場圍界防入侵項目一期建設將在1月底進入驗收階段,實現全天候、全天時實時監控,防范人為破壞圍欄、攀爬圍欄,具備靠近預警、視頻復合等防入侵功能以及低空拋物探測、圍欄大范圍自動跟蹤等高級功能;市民中心應用示范項目包括綜合信息處理平臺和安防、智能樓宇、智能交通、智能停車場四個系統。
據無錫國家傳感信息中心管委會副主任馬曉東介紹,物聯網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其發展路徑是一般產業不能企及的,2010年無錫市將對物聯網技術進一步研發,并嫁接到一些愿意發展物聯網的公司和行業中去,逐步向民用市場拓展,進入民用時代,“舉個例子,物聯網可以用到石油輸送中,石油管線路徑幾千公里,原來的人力管理太費事,運用物聯網技術將更有效。”
據悉,無錫已在太湖水環境監測、無線網絡建設中融入傳感網元素。目前,包括中科院、北郵大、三大通訊運營商等國內頂尖科研機構紛紛入駐此間。
物聯網被業界公認為是繼計算機、互聯網與移動通信網之后的世界信息產業第三次浪潮,無錫憑借雄厚的微電子和半導體產業基礎成為中國首個“物聯網城市”,目前已掌握與世界同步的傳感網相關技術,并參與傳感網技術國際標準的制定。
物聯網在北京
北京市委市政府已經著手制定北京市物聯網產業規劃,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特別發揮中關村國家自主示范區優勢,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樓宇等領域應用示范物聯網。
北京市經信委副主任梁勝稱,目前物聯網只是一個基本雛形,還要在標準信息等方面做出規定,推動其在政府、社會和企業三大領域的應用。
據介紹,政府將圍繞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態環境,對物、事、資源、人等對象進行信息采集、傳輸、處理、分析,實現全時段、全方位覆蓋的可控運行管理。同時,還會在醫療衛生、教育文化、水電氣熱等公共服務領域和社區農村基層服務領域,開展智能醫療、電子交費、智能校園、智能社區、智能家居等建設,實行個性化服務。
在2009年“信息城市”高層論壇上,北京市東城區政府和中國移動北京分公司簽署物聯網項目合作協議。未來2-3年里,東城將利用新信息技術,在一些示范社區里對居家養老的老人進行實時掌控。
根據合作協議,移動公司將協助東城區政府在2-3年完成2-3個無線智能小區建設,幫助在雍和園科技園區、王府井智能商業區、東二環智能商務區的建設。同時利用移動信息新技術,對王府井等地區進行人流量監控,提高區域安全的反應速度,完成10個公共服務信息發布示范社區,而對東城居家養老也能提供實時掌握家中安全情況的服務。
物聯網在上海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國家物聯網技術產業聯盟籌備組組長劉海濤研究員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物聯網技術發展與國際同步,并已在諸多行業得到初步應用,而利用物聯網技術,上海世博會園區的防入侵系統正在工程實施中。
中國的物聯網在一些行業領域得到初步應用,包括電力、智能交通、醫療衛生、家庭安防、重點區域防入侵、工業控制、農業、環境監測等諸多領域,包括:機場防入侵傳感網試驗工程2008年1月在上海浦東機場完成,當年4月就通過驗收;上海市公共安全傳感網平臺成功應用于上海、寧波、嘉興段的北京奧運火炬接力,并在上合組織六國峰會、特奧會國家元首的保衛中得到應用。
物聯網在福州
春節前夕,帶二維碼的“放心菜”、全球定位的“射頻識別”等物聯網技術將在福州市鼓樓區開始試點應用。
據了解,福建省已制定了物聯網發展三年行動方案,已征集物聯網相關項目40多個,未來將全面推廣。目前,在物聯網產業鏈上已聚集了50多家從事研發、生產、應用、培訓等機構和企業,研發、培訓機構初具雛形,海西有望成為繼美國硅谷、臺灣新竹之后的又一個高新技術產業亮點。
在去年召開的兩會上,物聯網也成為福建信息化發展的重要議題,并被寫入了海西綱要草案。物聯網各項技術在現實生活中被廣泛應用后,就可用手機付款代替刷卡,超市的家畜產品輕輕一刷就能知曉其來源,人們將進入一個“智能社會”。
由物聯網技術發展而來的導游解說技術目前已在三坊七巷試點應用,這個耳機一樣的裝置就像一個全程自動講解景點歷史與故事的“電子導游”,不受參觀路線的限制;經過物聯網技術“升級”后,只要使用了植入RFID技術的SIM卡,任何一部手機都能夠成為方便快捷的“電子錢包”;只要在豬等家畜產品中放入二維碼采集器,通過一個信息終端就能了解豬肉的來源等具體信息;RFID射頻識別系統裝置形似手表,內設使用人員姓名、年齡、家庭住址等詳細信息以及三個使用人親屬或聯系人的手機號碼,出現任何意外狀況,只需按下按鈕,其親屬就能在第一時間接到信息,據福建省信息化局消息,福州市鼓樓區軍門社區將爭取在春節期間給100名老人配送運用。
物聯網在廈門
廈門作為中國內地首批十個TD-SCDMA無線通信試點城市之一,率先建成了中國第一個TD無線城市。如今,人們出行前就能借助手機先行了解交通路況,確定最佳的出行路線;使用手機銀行和手機支付等業務,人們通過手機不僅可以輕松完成賬戶查詢、轉賬、繳費等銀行業務,還可以進行交易買賣;借助移動定位系統,物流公司可根據車輛的實時位置信息就近調派車輛,通過電子地圖跟蹤和查詢車輛的運行軌跡與運行狀態……
廈門移動在打造“TD無線城市”中積極與物聯網應用發展相結合。目前物聯網在行業中的應用可劃分為能源物聯、生產物聯、城市物聯、金融物聯、零售物聯、農牧物聯、交通物聯、家居物聯等“八大物聯”。包含水文監控、污染源監控、無線POS運用、二維碼運用、移動支付、動植物追溯系統運用、車輛、船舶位置調度和定位、視頻監控、家庭網關、家庭相冊等眾多應用。
物聯網在昆山
江蘇省新型感知器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于1月10日在位于江蘇昆山市周莊鎮的昆山傳感器產業基地成立,此舉意味著昆山市在物聯網產業方面的推進加快。
未來3至5年,該聯盟將通過開展產學研技術合作,突破核心關鍵技術,加快感知產業資源集聚,推動感知技術成果的轉化及產業化進程,形成一批擁有核心感知技術的規模性企業,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產品,造就一批高層次的科技人才隊伍,帶動感知技術在工業和民用領域的推廣和示范應用,推動江蘇省傳感網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2008年以來,全球許多發達國家都提出了與物聯網相關的信息化戰略,欲借助物聯網推動經濟增長。蘊含高科技含量的新型感知技術也借此東風迅速發展,而在昆山周莊鎮,以感知器件為基礎的物聯網產業也因此快速發展壯大。
“周莊面積小但品牌好、規模小但產業精。國家火炬計劃昆山傳感器產業基地自2000年經國家科技部批準成立以來,已累計引進投資28億元,吸引了雙橋測控、科尼電子、諾金傳感等以生產各類傳感器為主體的高新企業48家,形成了年產紅外、光電、霍爾、熱敏、超聲波、壓力、氣敏、圖像、光纖、濕敏等十大類傳感器5.3億只,紅外報警器等傳感器相關應用產品600萬套的生產能力,傳感器產品遠銷美國、歐洲以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全球市場占有率增長迅速。”周莊鎮黨委書記李忠說。
今后,昆山傳感器產業基地將重點打造“集成電路、智能芯片、數字化產品”三大產業集群,加速實現“三大轉變”,即:從傳感功能的完善向全面感知能力建設的目標改變;從主要提供單個器件向全面滿足系統集成應用的目標轉變;從簡單的產業集聚向創業孵化、規模產業、系統集成供應一體化的目標轉變。力爭3年內引進傳感產業及關聯企業50家,實現銷售50億元。
物聯網在濟南
濟南公交調度指揮中心已建成包括監控系統、智能調度系統和巡更系統在內的三大物聯網,不但可以有效減少車內的行竊行為,還可根據車輛運行情況隨時調度,另外,市民發送短信即可免費查詢公交換乘線路。
(1)“電子眼”緊盯“三只手”
目前濟南全市已有2000余部公交車安裝了3G視頻監控系統,占全部運營車輛的五成。通過監控系統,車內所有情況一目了然。如果車內發生扒手行竊等情況,駕駛員可立即報警,調度中心也可通過監控錄像在第一時間給駕駛員發出信息,提醒乘客看管好自己的物品。
此外,電子巡更系統是濟南公交安保信息化建設方面的一大特色,屬全國首創。目前,濟南市已有61個公交停車場站安裝了攝像頭和巡更系統,安裝巡更管理卡3700余張,配備巡更手持機60余部,有效防止夜間不法分子對公交車進行破壞。
(2)調度系統15秒刷新一次
調度員可通過濟南市電子地圖形象地查看公交車輛的運行情況,系統數據每15秒鐘刷新一次,調度員可隨時對車輛作出調度反應。智能調度系統的普及應用,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調度方式,實現對車輛進行實時的可視化調度,使車輛調度指揮更加及時有效,提高了車輛、人員的效率。
在調度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可以看到任意一輛車的公交線路、車牌號、目前位置、駕駛員姓名、運行速度等,會特別留意駕駛員行車是否超速,一旦超速,車內報警系統就會響一次,并自動給駕駛員記一次違章,以此來警示駕駛員要減慢車速,安全行車。
另外,啟用調度系統后,調度員可隨時根據車輛運行情況對車輛進行調度,避免了以往“要么不來車,一來來一串”的情況。
(3)發短信可免費查詢線路
目前,省城公交網絡四通八達,為市民出行提供了諸多方便。但由于近幾年城市道路的修建,不少公交線路都進行了線路調整,原本設在家門口的公交車改線了,出行找不到直達的公交車了,這讓部分乘客乘車時犯了難。為此,濟南公交啟動了公交手機短信換乘查詢系統。乘客只要輸入“起始站名+空格+終點站名”到“10621190”即可免費得到換乘線路信息。如此一來,不但解決了市民乘坐公交不知該如何最快換乘的麻煩,也為來濟的外地游客提供了方便。
另外,電子站牌預報來車信息,加快推進了公交智能化建設,方便乘客乘車候車。部分公交車輛的座椅后面還安裝有多媒體互動觸摸屏,通過GPRS無線系統,乘客可查詢、閱覽政府各類公眾信息和城市、交通、旅游、購物等各種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信息,以及觀看影片和收聽歌曲,這是濟南公交在全國同行業內首創的特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