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技術文章  >  其他  >  正文

現場總線基礎知識講座(一)

作者:現場總線論壇》
來源:RFID世界網
日期:2005-06-04 10:18:28
摘要:現場總線基礎知識講座(一)
  現場總線技術綜述
  
  現場總線(Fieldbus)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際上發展形成的,用于過程自動化、制造自動化、樓宇自動化等領域的現場智能設備互連通訊網絡。它作為工廠數字通信網絡的基礎,溝通了生產過程現場及控制設備之間及其與更高控制管理層次之間的聯系。它不僅是一個基層網絡,而且還是一種開放式、新型全分布控制系統。這項以智能傳感、控制、計算機、數字通訊等技術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技術,已經受到世界范圍的關注,成為自動化技術發展的熱點,并將導致自動化系統結構與設備的深刻變革。國際上許多實力、有影響的公司都先后在不同程度上進行了現場總線技術與產品的開發。現場總線設備的工作環境處于過程設備的底層,作為工廠設備級基礎通訊網絡,要求具有協議簡單、容錯能力強、安全性好、成本低的特點 :具有一定的時間確定性和較高的實時性要求,還具有網絡負載穩定,多數為短幀傳送、信息交換頻繁等特點。由于上述特點,現場總線系統從網絡結構到通訊技術,都具有不同上層高速數據通信網的特色。
  一般把現場總線系統稱為第五代控制系統,也稱作FCS——現場總線控制系統。人們一般把50年代前的氣動信號控制系統PCS稱作第一代,把4~20mA等電動模擬信號控制系統稱為第二代,把數字計算機集中式控制系統稱為第三代,而把70年代中期以來的集散式分布控制系統DCS稱作第四代。現場總線控制系統FCS作為新一代控制系統,一方面,突破了DCS系統采用通信專用網絡的局限,采用了基于公開化、標準化的解決方案,克服了封閉系統所造成的缺陷;另一方面把DCS的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集散系統結構,變成了新型全分布式結構,把控制功能徹底下放到現場。可以說,開放性、分散性與數字通訊是現場總線系統最顯著的特征。
  現場總線技術在歷經了群雄并起,分散割據的初始階段后,盡管已有一定范圍的磋商合并,但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統一的國際標準。其中有較強實力和影響的有
  :FoudationFieldbus(FF)、LonWorks、Profibus、HART、CAN、Dupline等。它們具有各自的特色,在不同應用領域形成了自己的優勢。本文將在簡要描述現場總線技術特點的基礎,緊扣系統的可靠性、實用性等,介紹現場總線網絡結構、體系結構等關鍵技術及目前較為流行的幾種有實力的現場總線技術的現狀,最后闡述現場總線的發展趨勢與技術展望。
  一、現場總線的技術特點
  1、系統的開放性。開放系統是指通信協議公開,各不同廠家的設備之間可進行互連并實現信息交換,現場總線開發者就是要致力于建立統一的工廠底層網絡的開放系統。這里的開放是指對相關標準的一致、公開性,強調對標準的共識與遵從。一個開放系統,它可以與任何遵守相同標準的其它設備或系統相連。一個具有總線功能的現場總線網絡系統必須是開放的,開放系統把系統集成的權利交給了用戶。用戶可按自己的需要和對象把來自不同供應商的產品組成大小隨意的系統。
  2、互可操作性與互用性,這里的互可操作性,是指實現互連設備間、系統間的信息傳送與溝通,可實行點對點,一點對多點的數字通信。而互用性則意味著不同生產廠家的性能類似的設備可進行互換而實現互用。
  3、現場設備的智能化與功能自治性。它將傳感測量、補償計算、工程量處理與控制等功能分散到現場設備中完成,僅靠現場設備即可完成自動控制的基本功能,并可隨時診斷設備的運行狀態。
  4、系統結構的高度分散性。由于現場設備本身已可完成自動控制的基本功能,使得現場總線已構成一種新的全分布式控制系統的體系結構。從根本上改變了現有DCS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集散控制系統體系,簡化了系統結構,提高了可靠性。
  5、對現場環境的適應性。工作在現場設備前端,作為工廠網絡底層的現場總線,是專為在現場環境工作而設計的,它可支持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射頻、紅外線、電力線等,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能采用兩線制實現送電與通信,并可滿足本質安全防爆要求等。
  二、現場總線的優點
  由于現場總線的以上特點,特別是現場總線系統結構的簡化,使控制系統的設計、安裝、投運到正常生產運行及其檢修維護,都體現出優越性。
  1、節省硬件數量與投資。由于現場總線系統中分散在設備前端的智能設備能直接執行多種傳感、控制、報警和計算功能,因而可減少變送器的數量,不再需要單獨的控制器、計算單元等,也不再需要DCS系統的信號調理、轉換、隔離技術等功能單元及其復雜接線,還可以用工控PC機作為操作站,從而節省了一大筆硬件投資,由于控制設備的減少,還可減少控制室的占地面積。
  2、節省安裝費用。現場總線系統的接線十分簡單,由于一對雙絞線或一條電纜上通常可掛接多個設備,因而電纜、端子、槽盒、橋架的用量大大減少,連線設計與接頭校對的工作量也大大減少。當需要增加現場控制設備時,無需增設新的電纜,可就近連接在原有的電纜上,既節省了投資,也減少了設計、安裝的工作量。據有關典型試驗工程的測算資料,可節約安裝費用60%以上。
  3、節省維護開銷。由于現場控制設備具有自診斷與簡單故障處理的能力,并通過數字通訊將相關的診斷維護信息送往控制室,用戶可以查詢所有設備的運行,診斷維護信息,以便早期分析故障原因并快速排除。縮短了維護停工時間,同時由于系統結構簡化,連線簡單而減少了維護工作量。
  4、用戶具有高度的系統集成主動權。用戶可以自由選擇不同廠商所提供的設備來集成系統。避免因選擇了某一品牌的產品被“框死”了設備的選擇范圍,不會為系統集成中不兼容的協議、接口而一籌莫展,使系統集成過程中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用戶手中。
  5、提高了系統的準確性與可靠性。由于現場總線設備的智能化、數字化,與模擬信號相比,它從根本上提高了測量與控制的準確度,減少了傳送誤差。同時,由于系統的結構簡化,設備與連線減少,現場儀表內部功能加強:減少了信號的往返傳輸,提高了系統的工作可靠性。此外,由于它的設備標準化和功能模塊化,因而還具有設計簡單,易于重構等優點。
  
  三、典型現場總線簡介
  1、基金會現場總線
  基金會現場總線,即FoudationFieldbus,簡稱FF,這是在過程自動化領域得到廣泛支持和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技術。其前身是以美國Fisher-Rousemount公司為首,聯合Foxboro、橫河、ABB、西門子等80家公司制訂的ISP協議和以Honeywell公司為首,聯合歐洲等地的150家公司制訂的WordFIP協議。屈于用戶的壓力,這兩大集團于1994年9月合并,成立了現場總線基金會,致力于開發出國際上統一的現場總線協議。它以ISO/OSI開放系統互連模型為基礎,取其物理層、數據鏈路層、應用層為FF通信模型的相應層次,并在應用層上增加了用戶層。
  基金會現場總線分低速H1和高速H2兩種通信速率。H1的傳輸速率為 3125Kbps,通信距離可達 1900m (可加中繼器延長),可支持總線供電,支持本質安全防爆環境。H2的傳輸速率為 1Mbps和 2.5Mbps兩種,其通信距離為750m和500m。物理傳輸介質可支持比絞線、光纜和無線發射,協議符合IEC1158-2標準。其物理媒介的傳輸信號采用曼徹斯特編碼,每位發送數據的中心位置或是正跳變,或是負跳變。正跳變代表0,負跳變代表1,從而使串行數據位流中具有足夠的定位信息,以保持發送雙方的時間同步。接收方既可根據跳變的極性來判斷數據的“1”、“0”狀態,也可根據數據的中心位置精確定位。
  為滿足用戶需要,Honeywell、Ronan等公司已開發出可完成物理層和部分數據鏈路層協議的專用芯片,許多儀表公司已開發出符合FF協議的產品,1總線已通過a測試和β測試,完成了由 13個不同廠商提供設備而組成的FF現場總線工廠試驗系統。2總線標準也已經形成。
  1996年10月,在芝加哥舉行的ISA96展覽會上,由現場總線基金會組織實施,向世界展示了來自40多家廠商的70多種符合FF協議的產品,并將這些分布在不同樓層展覽大廳不同展臺上的FF展品,用醒目的橙紅色電纜,互連為七段現場總線演示系統,各展臺現場設備之間可實地進行現場互操作,展現了基金會現場總線的成就與技術實力。
  2、LonWorks
  LonWorks是又一具有強勁實力的現場總線技術,它是由美國Ecelon公司推出并由它們與摩托羅拉、東芝公司共同倡導,于1990年正式公布而形成的。它采用了ISO/OSI模型的全部七層通訊協議,采用了面向對象的設計方法,通過網絡變量把網絡通信設計簡化為參數設置,其通訊速率從300bps至15Mbps不等,直接通信距離可達到2700m(78kbps,雙絞線),支持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射頻、紅外線、電源線等多種通信介質,并開發相應的本安防爆產品,被譽為通用控制網絡。
  LonWorks技術所采用的LonTalk協議被封裝在稱之為Neuron的芯片中并得以實現。集成芯片中有3個8位CPU;一個用于完成開放互連模型中第 1~ 2層的功能,稱為媒體訪問控制處理器,實現介質訪問的控制與處理 ;第二個用于完成第3~6層的功能,稱為網絡處理器,進行網絡變量處理的尋址、處理、背景診斷、函數路徑選擇、軟件計量時、網絡管理,并負責網絡通信控制、收發數據包等;第三個是應用處理器,執行操作系統服務與用戶代碼。芯片中還具有存儲信息緩沖區,以實現CPU之間的信息傳遞,并作為網絡緩沖區和應用緩沖區。如Motorola公司生產的神經元集成芯片MC143120E2就包含了2KRAM和2KEEPROM。
  LonWorks技術的不斷推廣促成了神經元芯片的低成本 (每片價格約 5~9美元),而芯片的低成本又返過來促進了LonWorks技術的推廣應用,形成了良好循環,據Ecelon公司的有關資料,到1996年7月,已生產出 500萬片神經元芯片。
  LonWorks公司的技術策略是鼓勵各OEM開發商運用LonWorks技術和神經元芯片,開發自己的應用產品,據稱目前已有2600多家公司在不同程度上卷入了LonWorks技術:1000多家公司已經推出了LonWorks產品,并進一步組織起LonWark互操作協會,開發推廣LonWorks技術與產品。它被廣泛應用在樓宇自動化、家庭自動化、保安系統、辦公設備、運輸設備、工業過程控制等行業。為了支持LonWorks與其它協議和網絡之間的互連與互操作,該公司正在開發各種網關,以便將LonWorks與以太網、FF、Modbus、DeviceNet、Profibus、Serplex等互連為系統。
  另外,在開發智能通信接口、智能傳感器方面,LonWorks神經元芯片也具有獨特的優勢。LonWorks技術已經被美國暖通工程師協會ASRE定為建筑自動化協議BACnet的一個標準。根據剛剛收到的消息,美國消費電子制造商協會已經通過決議,以LonWorks技術為基礎制定了EIA-709標準。
  這樣,LonWorks已經建立了一套從協議開發、芯片設計、芯片制造、控制模塊開發制造、OEM控制產品、最終控制產品、分銷、系統集成等一系列完整的開發、制造、推廣、應用體系結構,吸引了數萬家企業參與到這項工作中來,這對于一種技術的推廣、應用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Profibus
  Profibus是作為德國國家標準DIN 19245和歐洲標準prEN 50170的現場總線。ISO/OSI模型也是它的參考模型。由Profibus -Dp、Profibus -FMS、Profibus-PA組成了Profibus系列。DP型用于分散外設間的高速傳輸,適合于加工自動化領域的應用。FMS意為現場信息規范,適用于紡織、樓宇自動化、可編程控制器、低壓開關等一般自動化,而PA型則是用于過程自動化的總線類型,它遵從IEC1158-2標準。該項技術是由西門子公司為主的十幾家德國公司、研究所共同推出的。它采用了OSI模型的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由這兩部分形成了其標準第一部分的子集,DP型隱去了3~7層,而增加了直接數據連接擬合作為用戶接口,FMS型只隱去第3~6層,采用了應用層,作為標準的第二部分。PA型的標準目前還處于制定過程之中,其傳輸技術遵從IEC1158-2 (1 )標準,可實現總線供電與本質安全防爆。
  Porfibus支持主—從系統、純主站系統、多主多從混合系統等幾種傳輸方式。主站具有對總線的控制權,可主動發送信息。對多主站系統來說,主站之間采用令牌方式傳遞信息,得到令牌的站點可在一個事先規定的時間內擁有總線控制權,共事先規定好令牌在各主站中循環一周的最長時間。按Profibus的通信規范,令牌在主站之間按地址編號順序,沿上行方向進行傳遞。主站在得到控制權時,可以按主—從方式,向從站發送或索取信息,實現點對點通信。主站可采取對所有站點廣播 (不要求應答 ),或有選擇地向一組站點廣播。
  Profibus的傳輸速率為96~12kbps最大傳輸距離在12kbps時為1000m,15Mbps時為400m,可用中繼器延長至10km。其傳輸介質可以是雙絞線,也可以是光纜,最多可掛接 127個站點。
  4、CAN
  CAN是控制網絡ControlAreaNetwork的簡稱,最早由德國BOSCH公司推出,用于汽車內部測量與執行部件之間的數據通信。其總線規范現已被ISO國際標準組織制訂為國際標準,得到了Motorola、Intel、Philips、Siemens、NEC等公司的支持,已廣泛應用在離散控制領域。
  CAN協議也是建立在國際標準組織的開放系統互連模型基礎上的,不過,其模型結構只有3層,只取OSI底層的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頂上層的應用層。其信號傳輸介質為雙絞線,通信速率最高可達 1Mbps/40m,直接傳輸距離最遠可達 1 0km/kbps,可掛接設備最多可達 110個。
  CAN的信號傳輸采用短幀結構,每一幀的有效字節數為8個,因而傳輸時間短,受干擾的概率低。當節點嚴重錯誤時,具有自動關閉的功能以切斷該節點與總線的聯系,使總線上的其它節點及其通信不受影響,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
  CAN支持多主方式工作,網絡上任何節點均在任意時刻主動向其它節點發送信息,支持點對點、一點對多點和全局廣播方式接收/發送數據。它采用總線仲裁技術,當出現幾個節點同時在網絡上傳輸信息時,優先級高的節點可繼續傳輸數據,而優先級低的節點則主動停止發送,從而避免了總線沖突。
  已有多家公司開發生產了符合CAN協議的通信芯片,如Intel公司的 82 52 7,Motorola公司的MC68HC05X4,Philips公司的 82C2 50等。還有插在PC機上的CAN總線接口卡,具有接口簡單、編程方便、開發系統價格便宜等優點。
  5、HART
  HART是HighwayAddressableRemoteTransduer的縮寫。最早由Rosemout公司開發并得到80多家著名儀表公司的支持,于1993年成立了HART通信基金會。這種被稱為可尋址遠程傳感高速通道的開放通信協議,其特點是現有模擬信號傳輸線上實現數字通信,屬于模擬系統向數字系統轉變過程中工業過程控制的過渡性產品,因而在當前的過渡時期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能力,得到了較好的發展。
  HART通信模型由3層組成 :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應用層。物理層采用FSK(FrequencyShiftKeying)技術在 4~20mA模擬信號上迭加一個頻率信號,頻率信號采用Bell202國際標準;數據傳輸速率為1200bps,邏輯“0”的信號頻率為2200Hz,邏輯“1”的信號傳輸頻率為 1200Hz。
  數據鏈路層用于按HART通信協議規則建立HART信息格式。其信息構成包括開頭碼、顯示終端與現場設備地址、字節數、現場設備狀態與通信狀態、數據、奇偶校驗等。其數據字節結構為1個起始位,8個數據位,1個奇偶校驗位,1個終止位。應用層的作用在于使HART指令付諸實現,即把通信狀態轉換成相應的信息。它規定了一系列命令;按命令方式工作。它有 3類命令,第一類稱為通用命令,這是所有設備理解、執行的命令;第二類稱為一般行為命令,它所提供的功能可以在許多現場設備 (盡管不是全部 )中實現,這類命令包括最常用的現場設備的功能庫;第三類稱為特殊設備命令,以便在某些設備中實現特殊功能,這類命既可以在基金會中開放使用,又可以為開發此命令的公司所獨有。在一個現場設備中通常可發現同時存在這3類命令。HART支持點對點主從應答方式和多點廣播方式。按應答應方式工作時的數據更新速率為2~3次/s,按廣播方式工作時的數據更新速率為 3~4次 /s,它還可支持兩個通信主設備。總線上可掛設備數多達 15個,每個現場設備可有256個變量,每個信息最大可包含4個變量。最大傳輸距離3000m,HART采用統一的設備描述語言DDL。現場設備開發商采用這種標準語言來描述設備特性,由HART基金會負責登記管理這些設備描述并把它們編為設備描述字典,主設備運用DDL技術,來理解這些設備的特性參數而不必為這些設備開發專用接口。但由于這種模擬數字混信號制,導致難以開發出一種能滿足各公司要求的通信接口芯片。HART能利用總線供電,可滿足本安防爆要求。
  6、RS-485
  盡管RS-485不能稱為現場總線,但是作為現場總線的鼻祖,還有許多設備繼續沿用這種通訊協議。采用RS-485通訊具有設備簡單、低成本等優勢,仍有一定的生命力。以RS-485為基礎的OPTO-22命令集等也在許多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四、現場總線技術展望與發展趨勢
  發展現場總線技術已成為工業自動化領域廣為注的焦點課題,國際上現場總線的研究、開發,使測控系統沖破了長期封閉系統的禁錮,走上開放發展的征程,這對我國現場總線控制系統的發展是個極好的機會,也是一次嚴峻的挑戰。現場總線技術是控制、計算機、通訊技術的交叉與集成,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筆者認為應不失時機地抓好我國現場總線技術與產品的研究與開發。自動化系統的網絡化是發展的大趨勢,現場總線技術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影響是十分深刻的。現在網絡技術日新月異,發展十分迅猛,一些具有重大影響的網絡新技術必將進一步融合到現場總線技術之中,這些具有發展前景的現場總線技術有:智能儀表與網絡設備開發的軟硬件技術 ;組態抗術,包括網絡拓撲結構、網絡設備、網段互連等;網絡管理技術,包括網絡管理軟件、網絡數據操作與傳輸 ;人機接口、軟件技術;現場總線系統集成技術。現場總線屬于尚在發展之中的技術,我國在這一技術領域還剛剛起步,了解國際上該項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動向,對我國相關行業的發展,對自動化技術、設備的更新,無疑具有重要的作用。總體說來,自動化系統與設備將朝著現場總線體系結構的方向前進,這一發展趨勢是肯定的。既然是總線,就要向著趨于開放統一的方向發展,成為大家都遵守的標準規范,但由于這一技術所涉及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幾乎覆蓋了所有連續、離散工業領域,如過程自動化、制造加工自動化、樓半自動化、家庭自動化等等。大千世界,眾多領域,需求各異,一個現場總線體系下可能不止容納單一的標準。另外,從以上介紹也可以看出,幾大技術均具有自己的特點,已在不同應用領域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加上商業利益的驅使,它們都各自正在十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發展。有理由認為:在從現在起的未來 10a內,可能出現幾大總線標準共存,甚至在一個現場總線系統內,幾種總線標準的設備通過路由網關互連實現信息共享的局面。在連續過程自動化領域內,今后10a內,FF基金會現場總線將成為主流發展趨勢,LonWorks將成為有力的競爭對手,HART作為過渡性產品也能有一定的市場。這3種技術是從這一領域的工業需求出發,其用戶層的各種功能是專業連續過程設計的,而且充分考慮到連續工業的使用環境,如支持總線供電,可滿足本質安全防爆要求等。另外,FF基金會幾乎集中了世界上主要自動化儀表制造商;LonWorks形成了全面的分工合作體系。這些因素對成為這一領域的主流技術是十分關鍵的。
  由于HART建立在目前廣泛采用的模擬系統之上,它可以充分照顧到現有設備和已有投資的效益,技術上也充分考慮連續過程使用環境的需要。目前它已經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其技術本身還在不斷完善與更新,如提高傳輸速率等。目前國外HART儀表的市場份額還在不斷增長,呈上升趨勢,但是它畢竟是過渡性產品,其生存周期不會很長。國內則由于很多項目都是新項目,所以對兼容性的考慮較少,而對先進性的考慮較多,相信HART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不會很大。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會有比較大的差異。一方面國外市場上占優勢的產品會不斷滲透到國內;另一方面,由于國內廠商的規模相對較小,研發能力較差,更多的是依賴技術供應商的支持,比較容易受現場總線技術供應商 (芯片制造商等)對國內的支持和市場推廣力度的影響。國內目前僅LonWorks技術有實質性的市場活動,所以大部分國內廠商將首先將接受LonWorks技術。盡管FF號稱儀器儀表行業的未來標準,但是由于沒有明確的市場策略和在國內的積極的市場活動,市場份額將會受到很大影響。而且事實表明,所有的現場總線基金會(FF)會員在研制符合FF標準的同時,都同時推出采用LonWorks技術的應用,由此可見LonWorks技術的生命力十分頑強。在離散制造加工領域,由于行業應用的特點和歷史原因,其主流技術會有一些差別。Profibus和CAN在這一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他們已經在這一領域形成了自己的優勢。
  在樓宇自動化、家庭自動化、智能通信產品等方面,LonWorks則具有獨特的優勢。由于LonWorks技術的特點,在多樣化控制系統的應用上將會有較大的發展。
  現場總線技術的興起,開辟了工廠底層網絡的新天地。它將促進企業網絡的快速發展,為企業帶來新的效益,因而會得到廣泛的應用,并推動自動化相關行業的發展。
以下是對《現場總線基礎知識講座(一)》的回復:
loden
  2005-4-13 18:49:00
   首先感謝 沈學東、王蔚然 兩位先生的佳作;
   希望大家給予意見和建議。
七格
  2005-4-15 11:56:00
   感謝!
神雕俠侶
  2005-4-16 1:06:00
   寫的非常之好,
   對我有很大的幫助,謝謝
楊映軍
  2005-4-16 6:18:00
   寫得很好好,對我有幫助,謝謝。
furong
  2005-4-16 10:29:00
   好,受益匪淺。能不能接著往下寫?
gdd
  2005-4-16 13:09:00
   太好了,幫助很大,非常感謝!!
鐵子
  2005-4-16 14:15:00
   非常好,希望繼續法帖:)
老偏
  2005-4-16 18:42:00
   很好,幫助很大!
1212
  2005-4-17 16:52:00
   寫的很具體,最好繼續寫下去.謝謝
1212
  2005-4-17 16:53:00
   寫的很具體,最好繼續寫下去.謝謝
loden
  2005-4-17 19:16:00
   謝謝大家的支持!
  
  現已經發布 《 現場總線基礎知識講座(二)》--關于現場總線系統;
  
  本人將繼續組織有關現場總線資料供大家參考,也希望給予寶貴意見和建議。
天!!2
  2005-4-18 10:33:00
   值得一讀
午夜飛行
  2005-4-18 11:10:00
   一代佳作
熱血青年
  2005-4-18 12:42:00
   真是求之不得,太好了,支持到底
luolxj
  2005-4-18 17:03:00
   寫得很好
   希望繼續寫下去!
何紅兵
  2005-4-18 18:12:00
   寫得很好,
   使我獲益很多.
   望繼續寫下去
舍 得
  2005-4-18 19:28:00
   謝謝,下下來仔細看
逸芙雪
  2005-4-18 20:01:00
   感謝,讓我懂到了好多這方面的知識.
  您會繼續吧?
老囪
  2005-4-19 0:41:00
   謝謝,會繼續嗎?
羅馬的假日
  2005-4-19 8:23:00
  
業余控制
  2005-4-19 9:16:00
   支持,這樣的東西應該多弄些上來,提高大家的水平很有幫助啊
  辛苦了
張宗安
  2005-4-19 10:19:00
  
我也不太懂
  2005-4-19 20:55:00
   thanks。以前看過一點相關知識,不過都忘的差不多了。今天來補補課。
  
吳迪
  2005-4-20 15:08:00
   很好,謝謝!我正要學習“現場總線”的知識。
一切隨緣
  2005-4-20 15:48:00
   Very good!太棒了!
☆匆匆過客☆
  2005-4-20 16:34:00
   現在讓我了解了許多!!!
月祥
  2005-4-20 17:38:00
   心苦啦寫得不錯希望有更多的發表
打雜
  2005-4-20 18:19:00
   寫的好!但能具體點嗎?
小飛熊
  2005-4-20 18:21:00
   真得對我有很大幫助,謝謝!
奔三小學生
  2005-4-20 20:58:00
   看著虛無縹緲,如果我們要具體做的 話
  應從那里下手?/
工控小老弟
  2005-4-20 21:53:00
   寫得好!但現在用的比較少,DCS用的多。
  
高山青
  2005-4-20 21:57:00
   寫的好!但能具體點嗎?
張杰
  2005-4-21 10:54:00
   感謝作者!!!!
郭琳
  2005-4-21 15:46:00
   謝謝
cjshn
  2005-4-21 16:26:00
   看了此文章真是受益匪淺,感謝作者的辛勤勞動和無私奉獻,向您致敬!!!
青嶺笑傲生
  2005-4-21 16:27:00
   希望大俠們增加些應用實例的解析。謝謝!
loden
  2005-4-21 18:24:00
   謝謝大家的意見,我將逐步增加有關應用實例的資料;
  
  也希望廣大網友提供參考建議,提出題目和范例;共同建設好本欄目。
李防
  2005-4-21 18:33:00
   支持!!繼續!
草原雪狼
  2005-4-22 4:01:00
   愛我中華&抵制日貨$從我做起!
于上士
  2005-4-22 10:59:00
   學習學習
易木
  2005-4-22 12:13:00
   支持
barton
  2005-4-22 15:14:00
   謝謝,我正在學呢。
  
阿一
  2005-4-22 15:21:00
   謝謝,對我非常有益
楚留香
  2005-4-22 17:09:00
   受益匪淺,十分感謝。
sinoryan
  2005-4-23 12:24:00
   FCS
     (1)基本任務是:本質(本征)安全、危險區域、易變過程、難于對付的非常環境。
     (2)全數字化、智能、多功能取代模擬式單功能儀器、儀表、控制裝置。
     (3)用兩根線聯接分散的現場儀表、控制裝置、PID與控制中心,取代每臺儀器兩根線。
     (4)在總線上PID與儀器、儀表、控制裝置都是平等的。
     (5)多變量、多節點、串行、數字通信系統取代單變量、單點、并行、模擬系統。
     (6)是互聯的、雙向的、開放的取代單向的、封閉的。
     (7)用分散的虛擬控制站取代集中的控制站。
     (8)由現場電腦操縱,還可掛到上位機,接同一總線的上一級計算機。
     (9)局域網,再可與Internet相通。
     (10)改變傳統的信號標準、通信標準和系統標準入企業管理網。
     (11)制造商:美Honeywell 、Smar 、Fisher- Rosemount、 A-B/Rockwell、Elsag-Bailey 、Foxboro 、 歐 Siemens、 GEC-Alsthom 、Schneider、 Proces-Data、 ABB等。
     (12)3類FCS的典型
     1)連續的工藝過程自動控制如石油化工,其中“本安防爆”技術是絕對重要的,典型產品是FF、 World FIP、Profibus-PA;
     2)分立的工藝動作自動控制如汽車制造機器人、汽車,典型產品是Profibus-DP、CANbus;
     3)多點控制如樓宇自動化,典型產品是LON Work、Profibus-FMS。
  
王群
  2005-4-23 12:38:00
   不錯啊,真讓人長知識了
袁斌
  2005-4-23 15:24:00
   寫得很好
bandit
  2005-4-23 15:28:00
   很好,謝謝!我正要學習“現場總線”的知識。
楊玉龍
  2005-4-23 15:37:00
   很好,以后做講寫實際的案利
俞大源
  2005-4-23 15:56:00
   看的太累了。支持一下
好問
  2005-4-23 21:51:00
   寫的真是好!
1毛
  2005-4-23 23:59:00
   “國內目前僅LonWorks技術有實質性的市場活動”,他有什么市場活動?他的設備很貴呀,我感覺Profibus到是做了一點工作。另我覺得HART在相當長的時間在國內儀表行業,還將占現場總線儀表的主流。不知對否,瞎說
彭文明
  2005-4-24 10:25:00
   感謝
MMX
  2005-4-24 11:08:00
   不錯,很用心的文章^_^……
藍魔
  2005-4-24 13:57:00
   好
  
劉明
  2005-4-24 16:56:00
   hao dong dong
彭小林
  2005-4-24 23:19:00
   真不錯,讓人長見識,支持。
李建
  2005-4-25 9:55:00
   內容值得好好看看。
胡說一下
  2005-4-25 11:38:00
  
  現場總線發展到現在已有25年的歷史, 進入中國已 8-9年了,從FF總線的引入,PROFIBUS的推廣,一直到INTERBUS,CAN, DEVICENET, ASI, CC-LINK等等. 通過宣傳現場總線的技術,可以在中國的自動控制領域里進行這方面的學術討論, 集思廣益, 考慮開發中國的總線. 現在INTERBUS, PROFIBUS都成為了中國的標準. 但是中國的現場總線技術仍處于落后的地位. 一波未平, 又起一波, 當前工業以太網的技術迅猛發展, 又猛力地沖擊了現場總線在自動控制領域里的地位. 我們剛剛學到的一些技術又過時了, 目前又掀起了工業以太網的熱潮. 似乎掌握了工業以太網技術就能完成工業自動控制領域的革命. 我本人認為, 這種發展方向極不有利于我國工業自動化技術的發展, 將永遠跟在別人的后面,差處于被動局面. 要提高我們工業自動控制的應用水平, 應該開發我們自己的控制系統和控制器. 這樣才能變被動為主動, 不管是現場總線還是工業以太網, 它們僅僅是實現工業控制系統的通信任務,這種功能必需服從控制器的命令.如果我們大力開發自己的控制系統,一切的現場總線的協議必需滿足我們控制系統的要求.不然的話, 不管你什么總線你就沒有市場. 實際上, 在這一方面, 日本人比我們聰明, 他根本不管什么國際標準, 拼命開發CC-LINK現場總線,目前也在中國加緊推廣. 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日本有自己的控制器,如三菱公司, ORMON公司. 如果你要用三菱和ORMON的控制器, 就必須采用CC-LINK現場總線. 這樣, 日本人不僅僅將控制系統打入了中國, 同時將CC-LINK也打入了中國.
  
  所以, 我個人認為, 在中國工業企業的改革中, 除了體制要進行改革外, 在技術的改革上一定要有超前的意識, 即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原則, 突出工業化與自動化的根本關系,充分利用引起自動化控制系統三大變革的技術 即 基于PC的控制器, 現場總線和工業以太網 .以自動化系統的變革為切入點, 推動工廠企業管理一體化的革新, 踩在洋人的肩上, 跨越國際高峰. 特別在現場總線的領域里,我們已不需再作學術上的討論了,重要的想盡一切辦法去消化這些技術,去掌握這些技術,進而自行開發. 現在IEC61158的8種現場總線成為國際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有幾種已自行推出) 技術應該公開,人人可用. 這樣一來 我們就可以將這些技術與我們的控制系統實際相結合.開發我們現場總線的產品.將被別人占領的市場重新奪回來. 
  
  總的想法是, 在當今科學技術如此迅猛發展的形勢下,我們不能跟著別人后面轉.我們應該抓住工業自動控制系統的核心技術,利用我們計算機技術比較強的優點,開發基于PC的控制器,并以此為基礎,開發工業的實時操作系統.進一步推出我們的現場總線的模塊以及適用于工業環境工作的以太網網絡.我本人堅信,在短段的幾年內,我們的工業自動化控制水平一定會進入世界的先進行列.

RFID世界網公眾號

為業界提供實時、全面、高質量的RFID行業新聞、方案、案例與技術資訊與深度報道,打造全球權威的RFID產業中文信息門戶!

掃碼立即關注公眾號,每日推送RFID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