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IEC
  • 一套典型的RFID系統由電子標簽、讀寫器和信息處理系統如圖1所示。當帶有射頻識別標簽(以下簡稱標簽)的物品經過特定的信息讀取裝置(以下簡稱讀寫器)時,標簽被讀寫器激活并通過無線電波開始將標簽中攜帶的信息傳送到讀寫器以及計算機系統完成信息的自動采集工作。電子標簽可以如身份證大小,由人攜帶并當作信用卡使用,也可以像商品包裝上的條型碼似地貼附在商品等物品上。RFID計算機系統則根據需求承擔相應的信息控制和處理工作。
  • 英特爾、微軟、IBM、NEC、日立、訊寶等巨頭企業,都對RFID技術傾注了巨大的熱情。TI,Intel等美國集成電路廠商目前都在RFID領域投入巨資進行RFID芯片開發,IBM、Microsoft等也在積極開發相應的軟件及系統來支持RFID的應用,而菲利普電子公司則是RFID芯片制造業的領頭產商。故本文以Philips生產的Mifare lS50為例子,剖析RFID卡的結構及其芯片的通訊、存儲技術。該卡的RFID芯片所具有的獨特的MIFARE RF(射頻)非接觸式接口標準已被制定為國際標準ISO/IEC 14443 TYPE A標準,其應用很廣泛。
  • 英特爾、微軟、IBM、NEC、日立、訊寶等巨頭企業,都對RFID技術傾注了巨大的熱情。TI,Intel等美國集成電路廠商目前都在RFID領域投入巨資進行RFID芯片開發,IBM、Microsoft等也在積極開發相應的軟件及系統來支持RFID的應用,而菲利普電子公司則是RFID芯片制造業的領頭產商。故本文以Philips生產的Mifare lS50為例子,剖析RFID卡的結構及其芯片的通訊、存儲技術。該卡的RFID芯片所具有的獨特的MIFARE RF(射頻)非接觸式接口標準已被制定為國際標準ISO/IEC 14443 TYPE A標準,其應用很廣泛。
  • Melexis公司的MLX90132是13.56MHz全集成的多協議NFC/RFID收發器,可處理亞載波頻率106kHz~848kHz,高達848kbps,雙路驅動器架構把外接元件數減少,能向合適的天線負載提供高達70mW的RF功率。器件和ISO/IEC 18092 (NFC),ISO/IEC 14443 A1與B2, ISO/IEC 15693以及ISO/IEC 18000-3 模式1兼容,主要用在汽車接入和起動, 汽車發動機防盜,汽車診斷和汽車租賃。
  • 基于 NI TestStand 管理軟件,設計了一套測試軟件,實現了對符合 ISO/IEC 18000-63 協議的芯片清點功能的測試。本測試軟件使用 NI RFID 測試儀,根據測試設計人員的需求開發出自動化測試序列,自動完成與被測芯片的通信交互,實現對響應的判斷,并完成結果的保存。該軟件充分采用了 NI TestStand,相比之前測試清點功能的傳統的手動測試、半自動測試,測試時間分別縮短了 5/6、2/3。實踐證明,使用本測試軟件可以提高對超高頻電子標簽開展功能測試的效率。
  • ISO/IEC聯合技術委員會JTC委托SC31子委員會,負責所有RFID通用技術標準的制定工作,也即對所有RFID應用領域的共同屬性進行規范化;委托各專業委員會負責應用技術標準的制定,如ISO TC104 SC4負責制定集裝箱系列RFID標準的制定,ISO TC 23 SC19負責制定動物管理系列RFID標準,ISO TC122和ISO TC104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制定物流與供應鏈系列應用標準。
  • 根據ISO/IEC 14443一A協議.完成無源電子標簽數字集成電路的設計及其功能測試,實現了對芯片面積、速度和功耗之間較好的平衡。結果表明,在采用中芯國際的0.35 μm工藝條件下,所研制芯片面積為36 877.75μm2,功耗為30.845 8 mW,可完全滿足協議對標簽的性能要求。
  • 超高頻RFID系統空中接口標準包括ISO/IEC 系列,F2C系列,以及中國正在研究制定的國家標準,數字接收機可實現軟件升級和多協議支持,相比模擬接收機具備易于調試、應用靈活的優勢,因而在超高頻姍讀寫器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提高超高頻RFID讀寫器的讀取效果一直是近年來的研究重點.在經過詳盡分析和實驗驗證后,本文給出相關問題的解決辦法。
  • 本文基于ISO/IEC 18000-6C標準,給出了UHF無源電子標簽芯片模擬電路的設計,設計結果表明電路具有很高的整流效率,滿足了設計要求。下一步的研究將進行標簽芯片的版圖設計和流片,用實際測試結果來進一步驗證設計的有效性。
  • RFID卡片或徽章通常用來實現非接觸式訪問控制。這在寫字樓中很常見,主要用于提供樓宇門禁功能,并且限制對特定區域的訪問。與13.56MHz RFID一樣,近場通信 (NFC) 采用同樣的ISO和IEC標準與協議,應用于很多智能手機中。這些設備可在住宅中實現全新的訪問控制應用,并實現應用與電話及支持RFIC的徽章或卡片之間的通信。在設計此類訪問控制系統時,其中需要考慮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低功耗。
  • 針對超高頻(UHF)RFID標簽群快速運動通過讀卡器的情景進行了研究,分析了ISO/IEC 180006 Type C類防沖突算法的具體實現過程。結果表明,當UHF RFID標簽群在快速運動通過讀卡器范圍時,會產生新舊標簽競爭現象。部分標簽一段時間內不被識別,然后離開讀卡器識別范圍,導致“漏讀”,造成系統不可靠。在Type C類防沖突算法的前提下,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
  •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ISO/IEC 18000-6B標準的低成本、便攜式的超高頻RFID讀寫器的設計。該設計采用了基于零中頻結構的射頻收發機模塊和以單片機為主的數字基帶處理模塊,從而實現了低成本,并且達到了單標簽80bit/5ms的讀寫速度。讀寫器不需外接天線,具有單機工作模式,便于攜帶,包括機殼在內重量不足200克。讀寫器可在860MHz~960MHz的頻率范圍內進行跳頻操作,從而可以避免頻帶內其他信號的干擾。另外還可以在受控工作模式下進行在線升級,并在有相應軟件支持下可以支持其他標準或多標準。目前已經進入產品化階段。
  • 在實際應用中,RFID系統的應用要綜合考慮位置、距離、溫度、濕度、干擾等諸多影響系統性能的因素。未經過測試的RFID系統,系統整體性能不明確,可能會影響實際應用效果,甚至打擊最終用戶對RFID技術本身的信心。不同的無線信號傳播方式需要不同的測試設備支持,并且要采用不同的方法。ISO/IEC 18047-3定義了用于物品管理的RFID標簽的性能特性的測試方法,規定了標簽性能的一般性要求和測試要求。下面對各個具體測試內容進行分析。
  • 目前生產RFID產品的很多公司都使用自己的標準,可供射頻卡使用的幾種標準有ISO/IEC 11784、ISO/IEC 14443、ISO/IEC 15693和ISO/IEC 18000等。其中應用最多的是ISO/IEC 14443、ISO/IEC 15693和ISO/IEC 18000這三個標準[4]。本文基于ISO/IEC 18000-6 Type B協議設計了一款工作頻率為915 MHz的讀卡器。
  • 隨著通用計算機性能的不斷提高,虛擬無線電技術得以發展。根據虛擬無線電處理基帶信號具有更好的靈活性、通用性和開放性的優點以及ISO/IEC 18000-6C標準中超高頻RFID讀寫器的特桂,在此提出了一種基于虛擬無線電的超高頻RFID讀寫器的實現方案。該方案介紹了常見RFID系統的結構和工作原理,重點闡述了基于虛擬無線電的RFID讀寫器的整體結構和工作流程,并對接收端算法做了研究與實現。
  • 摘要:以STM32F103VET6微處理器為核心,配合CR95HF射頻芯片構成符合ISO/IEC 15693標準的便攜式讀卡器。同時,采用無線存儲芯片M24 LR64,開發了與讀卡器配套的新型無源RFID標簽。該RFID系統工作在13.56 MHz頻率,其標簽的存儲容量達到24 KB,并通過I2C總線實現數據傳輸,適用于需要在標簽中攜帶大量數據的應用場合。實驗證明,開發的RFID系統能穩定地進行無線數據通信,具有工作穩定、適用性強的特點。
  • 超高頻RFID系統空中接口標準包括ISO/IEC系列,F2C系列,以及中國正在研究制定的國家標準,數字接收機可實現軟件升級和多協議支持,相比模擬接收機具備易于調試、應用靈活的優勢,因而在超高頻姍讀寫器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提高超高頻RFID讀寫器的讀取效果一直是近年來的研究重點.在經過詳盡分析和實驗驗證后,本文給出相關問題的解決辦法。
  • 參照ISO/IEC 18000-6 Type B 協議設計了一款工作頻率為915 MHz的射頻讀卡器,采用FPGA完成協議中規定的數字信號處理,C8051F020單片機作為主控器。利用Verilog HDL硬件描述語言,搭建FPGA內部各個小模塊及系統的驗證平臺,選用Altera公司Cyclone系列的EP1C6Q240C8芯片為目標器件,使用Quartus II進行綜合,并通過時序和功能驗證。實驗結果表明,該讀卡器符合ISO/IEC 18000-6 Type B 協議要求,具有結構靈活、體積小、升級容易等優點。
  • 為滿足對移動手持終端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需求,設計了一種基于STM32的RFID手持終端。介紹了以STM32F103VET6為核心,CL RC632作為讀卡芯片的RFID手持終端設計方案。設計了直接耦合天線、人機接口、數據存儲以及數據通信等電路。實驗證明,該手持終端可以讀寫符合ISO/IEC 14443和ISO/IEC 15693標準的射頻標簽,讀卡距離滿足使用需求。
  • 電子標簽芯片是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核心,其模擬電路的設計十分關鍵。基于ISO/IEC 18000-6C標準,以設計出符合標準的標簽芯片為設計目標,超高頻(UHF)無源電子標簽芯片模擬電路被提出。它分為電源產生電路、調制解調電路以及上電復位模塊等模塊。設計結果表明,設計的電路具有很高的整流效率,滿足了設計需求。
  • 以TI公司的超低功耗單片機MSP430F149為主控芯片,控制恩智浦公司的高集成度讀卡器芯片MF RC522,設計實現了遵循ISO/IEC 14443A協議的讀卡器模塊。介紹了系統組成和讀卡器芯片MF RC522,并詳細描述了MF RC522與MCU的接口方案和天線及其匹配電路的設計,最后簡要描述了讀卡器的操作流程。
  • 在超高頻段, ISO/ IEC 18000-6 標準中6B 多用于交通領域, 而6C 主要用于物流、生產管理和供應鏈管理領域。分析了ISO/ IEC 18000-6 C 標準, 基于此標準設計了一種超高頻射頻識別讀寫器。詳細闡述了讀寫器的軟硬件設計, 其中硬件設計主要包括射頻發送電路、射頻接收電路和數字基帶處理電路。讀寫器軟件設計中敘述了整體設計結構、基于概率、槽計數器的防沖突算法、發送接收鏈路的數據編解碼設計、16 bit CRC 校驗以及讀寫器對標簽操作命令流程。
  • 在ISO/IEC 7816-8標準中與加密有關的功能分解在兩條命令之間,MANAGE SECURITYENVIROMENT(達成安全 環境)命令允許在實際執行加密算法之前先設定各種一般的條件,這條命令傳送一“模板”給卡,此模板中 含有相關的參數。它們一直保持有效,直到被一條新的MANAGE SECURITY ENVIROMENT命令所取代。模板本身 含有TLV編碼的數據對象,它允許在參數傳輸中的高度可變性(而遺憾其復雜性)。
  • 接收器模塊為來自ISO/IEC 14443 A/MIFARE兼容卡和轉發器的信號提供高效的解調和解碼。該數字模塊具有完全的ISO/IEC 14443A架構和誤差檢測(奇偶和CRC)功能。
  • 針對射頻識別系統常見的標簽沖撞問題,探討在實際應用環境中遇到的標簽卡號無序和連續的情況下標簽的讀寫特性,提出相應的動態調整二進制樹形搜索法和輪詢算法。分析和比較兩種算法的性能,同時在國際標準ISO/IEC 18000-6B應用中仿真比較了動態調整算法的有效性。結果表明兩種算法都有很高的實際應用價值。
  • ISO/IEC18000-6B協議的傳輸機制是基于“閱讀器先發言”的。閱讀器到標簽之間的數據傳輸采用ASK調制曼徹斯特(Manchester)編碼,調制深度是11%或99%,位速率為10 kb/s或40 kb/s(采用40 kb/s)。
  • 根據ISO/IEC 14443-A協議.完成無源電子標簽數字集成電路的設計及其功能測試,實現了對芯片面積、速度和功耗之間較好的平衡。結果表明,在采用中芯國際的0.35 μm工藝條件下,所研制芯片面積為36 877.75μm2,功耗為30.845 8 mW,可完全滿足協議對標簽的性能要求。
  • 這里介紹了RFID系統組成,提出了基于ISO/IEC15693協議無源電子標簽系統結構,基于低功耗、低成本實現原理。給出了芯片射頻接口電路、數字控制電路和E2PROM各個模塊的研究與設計實現,并給出了版圖設計的布局圖。已成功應用到基于ISO/IEC 15693協議無源電子標簽芯片設計中,在SMIC 0.35 μm E2PROMCMOS工藝條件下流片成功,芯片面積1.86mm2,各項測試和設計指標滿足電子標簽的性能要求。
  • ISO/IEC14443規定了鄰近卡(PICC)的物理特性;需要供給能量的場的性質與特征,以及鄰近耦合設備(PCDs)和鄰近卡(PICCs)之間的雙向通信;卡(PICCs)進入鄰近耦合設備(PCDs)時的輪尋,通信初始化階段的字符格式,幀結構,時序信息;非接觸的半雙功的塊傳輸協議并定義了激活和停止協議的步驟。傳輸協議同時適用于TYPE A 和 TYPE B。
  • 國際標準組織于2007年正式批準并公佈的RTLS技術標準—ISO/IEC 24730,有助于滿足使用者進一步的需求,擴展供應鏈應用,增強RFID標籤的實用性和有效性,提高硬體設施之間的互通性,并且促使標籤價格的降低。
  • ISO/IEC 14443B標準安全晶片IC與模組為RFID非接觸式智慧卡開啟新安全應用市場
  • 根據礦井安全生產的需要,設計了基于RFID技術的礦井定位系統。使用帶ECAN模塊 的PIC單片機PIC18F4580和射頻收發芯片ADF7020作為讀寫器的核心器件,并使用CAN總線網絡實現各個讀寫器與監控器通信。在讀寫器的軟件設計中,實現了CAN總線通信的收發程序以及基于ISO/IEC 18000—6e協議的收發器與電子標簽間的通信程序。礦井定位系統提高了礦井生產的管理效率,保障了礦井的安全生產,實現了人員定位、生產監控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