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 技術早起源于英國,應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辨別敵我飛機身份,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始運用于商業,開始在商業上釋放它強大的能量。2005年美國國防部規定所有軍需物資都要使用RFID標簽,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建議制藥商運用RFID追蹤常被造假的藥品,而首先將RFID技術運用于零售業的是沃爾瑪超市。沃爾瑪在商場和倉庫配送中心廣泛運用RFID標簽后,貨物短缺和商品短暫脫銷情況大為減少,大幅度提升了消費者的購物滿意度。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FDA)2004 年準許 RFID 芯片被用作電子病歷卡。醫生掃一下就可以快速知道病患狀況。FDA 稱目前尚無證據證明其對人體產生負面影響,但還是在網站上呼吁大家:及時報告不良事件能幫助 FDA 了解 RFID 的相關風險。另外,使用 RFID 的一批心臟起搏器 —— 被植入病人胸腔內,并用電線接入心臟以維持心臟正常跳動 —— 今年才被 FDA 召回,因為其存在安全漏洞,可能遭到黑客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