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由麻省理工學院Auto-ID研究中心(Auto-ID Labs)1999年提出的,其最初的含義是指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傳感設備與因特網連接起來,實現智慧化識別和管理。到了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了一份題為《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年度報告,對物聯網概念進行了擴展,提出了任何時刻、任何地點、任意物體之間互聯(“Any Time、Any Place、Any Things Connection”),無所不在的網絡(Ubiquitous networks)和無所不在的計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發展愿景,除RFID技術外,傳感器技術、奈米技術、智慧終端(Smart things)等技術將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2009年1月,IBM提出“智慧地球”構想,物聯網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奧巴馬對“智慧地球”構想作出了積極響應,并將其提升為國家層級的發展戰略,從而引起全球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