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和VeriSign建立藥品保護計劃
摘要:這兩家公司已經設計了一個開放的集成了13.56MHz RFID技術和PKI技術(公共鑰匙設施)的藥品認證模型
  【RFID世界網訊】TI與VeriSign公司聯合宣布建立了一個新的集成了13.56M RFID技術與PKI技術的藥品認證平臺。這個平臺允許藥品制造商通過兩個階段來開展項目級別的藥品認證和e-族譜追蹤系統。在這個平臺開展的第一個階段,制造商可以使用RFID和PKI在制造和配送點進行藥品認證。這對他們來說是較為有利的,因為不需要在整個供應鏈實施RFID或其它的追蹤技術。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的IT基礎設施和硬件的費用 。
在第二個階段,供應鏈的合作伙伴可以按他們自己的步驟來建立方案。PKI的解決方案會與e-族譜追蹤軟件相結合。這樣藥品制造商、批發商和藥房就可以加強藥品整個供應鏈的認證以保證藥品的安全。
 
    一些美國的州,包括California, Florida和Indiana,都已經通過了要求藥品供應鏈的成員必須在每一步都要建立藥品的族譜文檔的法律。顯然,這將有助于解決藥品假冒的問題。FDA(聯邦藥品管理局)也認為這個問題對顧客來說現在變得越來越危險,并且藥品制造商每年都要為此花費數十億美元。
 
    TI和VeriSign建立了這個模型的結構并希望它能為多個顧客所用,在他們的RFID和PKI平臺中沒有所有權。這意味著不僅僅是TI和VeriSign,其他的RFID和PKI的供應商也實施這個平臺模型。這個平臺的硬件是基于兼容ISO15693和ISO18000-3標準,標簽是項目級別標貼的,而且還需要有至少1024位的PKI加密鑰匙和20個時間戳數據。
    TI的負責RFID在健康上應用負責人Mikael Ahlund說,這個模型之所以選擇13.56M的頻段是因為FDA和EPCGlobal健康和科學部已經建議了在藥品的認證項目上采用13.56M頻段。
TI和VeriSign的平臺將起始于藥品加工,在這個環節上,藥品將以項目為單位貼上具有唯一識別碼的13.56M的被動標簽,UID和PMID(產品制造商代碼)和數據簽名將通過帶有廠家私有加密鑰匙的PKI算法加密后寫入標簽的內存并鎖死。這三個數據就形成產品的索引。當一個帶有公共密鑰的讀卡器讀到標簽數據時,讀卡器會根據PMID數據判斷這個標簽上是用什么數據加密的,然后利用公共密鑰形成產品的三個索引數據。如果這三個數據與標簽上的數值一致,說明該產品是正品。
    Ahlund介紹說,這個實現的美妙之處在于該認證系統無須在網絡環境下工作,因為標簽里的數據與讀卡器內部的公共密鑰都是寫好的。這樣可以為制造商節省下來大量的IT和硬件開支,直到他們進入第二個階段為止。
    為了開發這個平臺,TI和VeriSign 與3M(提供帶PKI的RFID讀卡器)、CCL 標簽(提供可用于藥品容量的標簽打印機)合作。現在,TI和VeriSign已經公布了這個平臺模型,他們和3M、CCL將發布如何應用他們的產品和服務來實施該系統的白皮書。TI希望與合作伙伴在今年就可以實施該系統。其中,3M除了提供讀卡器外還是負責系統集成。做為這個平臺的構架師,TI和VeriSign已進行了系統的內部測試,但是還沒有開展包括制造商的正式項目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