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國際保安認證機構呼吁建立行李處理標準

作者:大公報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7-03-04 11:43:34
摘要: 國際保安認證機構SITA早前在總部日內瓦發表檢討報告表示,去年航空業因丟失旅客行李而令行業損失25億美元,而且情況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令人擔憂。該機構呼吁,航空公司和機場應積極引入更先進的行李追蹤和識別系統,例如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長遠而言更應制定一個處理行李的國際統一標準,方為上策。
 國際保安認證機構SITA早前在總部日內瓦發表檢討報告表示,去年航空業因丟失旅客行李而令行業損失25億美元,而且情況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令人擔憂。該機構呼吁,航空公司和機場應積極引入更先進的行李追蹤和識別系統,例如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長遠而言更應制定一個處理行李的國際統一標準,方為上策。

  年丟行李約三千萬件

  報告表示,每年航空業丟失的行李約3000萬件,其中約有20萬件最終未能尋回。報告稱,遺失行李問題尤其在擠擁的機場上經常出現,例如旅客在一段航程中須轉換航空公司、轉機時間過長、機場保安措施異常嚴密等,都是遺失行李的高危因素。

  據SITA統計,最常見丟失行李是在轉機地點,占所有個案比率高達61%,其次是機場或航空公司處理行李人員失誤,占15%;另外機票錯誤、旅客在機場誤取別人行李、嚴密保安等因素合占9%。其余遺失行李因素分別是行李跌進錯誤區域(5%)、裝卸行李系統出錯(4%)、目的地機場人員出錯(3%)和條形碼出錯(3%)。

  歐洲遺失行李最嚴重

  SITA發現,行李一旦遺失,要尋找的平均時間高達31.2小時,而遺失行李最嚴重的地方是在歐洲。統計顯示,歐洲去年有21%航班延誤,至于旅客因托運行李出現問題的,每1000位旅客就有14.1個,數目較二○○四年的13.9個輕微上升;美國方面的表現亦不甚理想,去年共有22.6%航班延誤,每1000位旅客亦有6.04人遺失或延誤行李,較前年的4.91人為高。

  SITA董事總經理華奧尼坦說,去年因錯誤處理行李而導致的行業損失約25億美元。他認為,當旅客未能在目的地取回行李時,機場和航空公司便有責任為失主尋找及作出賠償,這些善后工作牽涉龐大成本,但可幸的是,99%遺失了的行李最終都可「物歸原主」,問題是延誤的時間有長有短。

  他認為,隨著航空運輸越來越普及,旅客量會不斷增加,有些行李處理系統已經不合時宜。他呼吁,機場和航空公司應采用更先進的行李追蹤系統,令旅客的行李得到更妥善的處置。此外他稱,因應潮流發展,業界要為旅客提供更多自助服務,例如讓旅客在網上辦理登機手續。

  香港機場最早測試RFID

  SITA建議,機場和航空公司可以采用讀取修碼成功率較高的RFID系統,去追蹤和識別行李身份。但該機構表示,這項技術仍在探索階段中,未廣泛地應用,至今全球只有6%的機場正在試驗和應用中。香港國際機場是全球最早測試RFID技術應用在行李處理系統上,現在已經局部地運行中,但整體成效如何,相信仍需一段時間作觀察。

  SITA現正與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保持緊密合作,希望為行業制定行李處理的國際標準。華奧尼坦表明,采取哪種軟件、哪些系統去改善操作流程并不重要,核心問題是,現時在出發地、轉機地和目的地機場都有不同的行李處理方法,是造成工作人員無所適從而出現混亂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