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植入身體的RFID芯片 能夠幫助人們治療疾病

作者:徐蔓
來源:《互聯網周刊》
日期:2007-11-06 12:14:08
摘要: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身體也被接入互聯網,將會是怎樣的一種感覺,而這個身體的首頁會記錄著怎樣的信息。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身體也被接入互聯網,將會是怎樣的一種感覺,而這個身體的首頁會記錄著怎樣的信息。 

  早在2005年,來自英國瑞丁大學的控制論教授凱文·瓦威克就體驗了一次“電子人”的經歷,而在這之后瓦威克談到,在未來,不是“電子人”的人將被認為是古怪的。在當時看來,瓦威克教授的言論無外乎聳人聽聞。 

  但是,現在的情況卻大大不同了。而所謂的“身體上網”,就是在手臂中植入一個RFID芯片。目前瓦威克正在與英國的一家醫院進行合作,研究網絡化神經系統對于脊柱疾病治療的意義,而且正在探索人是否可以通過神經系統控制輪椅。 

  誰在用? 

  瓦威克的研究看起來的確很神奇,當然也還只是實驗室里的新創想,然而,將RFID植入人體的應用并非只在實驗室里了。2004年12月,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就正式批準了應用數據解決公司ADS(Applied Digital Solutions)在醫療行業銷售RFID芯片的申請。當時,全世界還為之震驚。其實在那個時侯,ADS研發的VeriChip芯片已經賣出了7000多個。除了植入寵物外,其中的1000個已經被植入人體,用于識別病人身份、讀取醫療信息,FDA 也因此把芯片植入人體列為第二類特殊控制醫療商品。而最新的消息是,目前已有2000多人在體內植入了VeriChip。 

  瓦威克體內的正是VeriChip芯片。整個芯片只有米粒大小,是以注射的方式植入其上臂的皮下,整個過程僅幾分鐘,表面上看起來就像是蚊子在上面叮的小包,無需縫合傷口。使用的時候,專用掃描儀發出的微弱無線電波會穿過皮膚到達VeriChip芯片,向其提供微弱能量,VeriChip芯片獲得該能量后,就發出植入者的ID信息,掃描儀再通過網絡把該信息發送到ADS管理的數據中心。ADS的數據中心記錄了客戶的各種個人信息,例如血型、過敏反應、既往病史等醫療數據。 

  2005年初,美國各大科技類媒體爭相報道了來自紐澤西州Virtual 公司主管Joseph Krull植入VeriChip芯片的故事。對于Krull本人而言,他的確是為了醫療上的目的而使用此項技術的。由于一次滑雪意外,醫生在他的左眼球后方放置了一小塊金屬板,造成他的左眼永久性的腫脹,而且他對于兩種藥品過敏。而植入Krull體內的VeriChip芯片即能夠提醒醫生注意Krull身體上金屬板的存在,以避免誤診的發生。 

  除此之外,VeriChip還為ADS客戶的全球定位提供了可能,能夠把客戶的位置、身份及醫療數據及時地發送到醫療機構,幫助醫院以最快的速度展開醫療救護。 

  不安全的隱患 

  然而,任何新技術的應用都很可能是一把雙刃劍。設想一下,如果某個人拿著一個讀取器,就能輕易地得到你的個人信息,你一定感覺很不安全。 

  RFID電子標簽確實存在著個人信息泄露的隱患。對此,Krull說到,“我并不擔心在地鐵里面有人把信息竊取走。” 因為讀取的機器與標簽的距離不能大于3英寸(約7 到8 公分)。況且這個皮下芯片只存儲一部分的醫療信息—一個特定網站的密碼,該網站的信息都是經過使用者認可后才放上去的。 

  RFID芯片除了有可能泄露個人的隱私外,一個更加驚人的發現不得不讓人們來重新審視這項技術的安全性。9月8日,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發表了一篇新聞稱RFID芯片植入人的體內會導致腫瘤,并舉出了一系列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研究—芯片的植入使實驗室老鼠長出了惡性腫瘤,而信號發射器是腫瘤產生的原因。RFID在應用于醫療服務的同時,是不是本身就是“帶病”的。 

  這篇文章發表后,即刻引起了ADS子公司Verichip股價的變動,該公司9月11日在官方網站上做出回應,稱RFID信號發射器可導致實驗老鼠產生腫瘤的這種說法是一種誤導。ADS稱沒有證據可以證明皮下RFID芯片植入會導致任何類型的腫瘤,在體內植入芯片的動物數量已達上百萬,并沒有導致任何腫瘤,這說明RFID芯片植入與腫瘤沒有關聯。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引起轟動的質疑報告有一部分是基于RFID技術批評家凱瑟瑞尼(Katherine Albrecht)的研究,他是消費者隱私權保護組織的理事。更重要的是,美聯社還聘請了一些癌癥專家對這份研究進行過分析,并稱這個測試結果不一定適用于人體。 

  即便有如此的質疑,RFID技術目前也只是開啟了醫療服務的冰山一角。在1999年ADS 所購買的專利保護中,就勾勒出了“超級RFID”更強大的功能。“超級RFID”是一種傳感器網絡,這個網絡能夠主動對環境進行監測,并記錄、發送相關資料。它在某些參數超過臨界值時可以發出警報,救護中心可隨時通過全球定位系統獲取當事人的位置、運動路線、身份、緊急事態、救護辦法等。 

  RFID產品很有可能將改變整個醫療行業的面貌。以前是病人去醫院就診后,醫院檢測病情,實施救助;或者在人們的體檢中,發現病情后醫院實施救助。而超級RFID從理論上講,可以適時檢測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主動檢測當事人遇到的疾病、遭遇的環境危害和人身攻擊,并自動發送全部必要的救護信息,它將充當貼身醫生、警察、環境專家、免疫專家的角色,每時每刻保護人們的安全。 

  RFID醫療服務在中國 

  從目前國內的醫療服務水平看,電子病歷的發展正變得越來越緊迫,醫療保險卡所發揮的作用還很有限。 

  在剛剛結束的第四屆國家信息化論壇上,來自中國衛生部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副主任高燕婕教授,認真分析了RFID技術在中國衛生事業方面的重要價值,在一些特殊人群的管理與監護中,比如精神病患者、老人的看護,將發揮重要的作用。她還特別提到在礦難事故中,對于礦工的搜尋與救護,RFID技術所蘊藏的巨大價值。 

  當記者問到RFID在國內的應用情況時,高燕婕教授對《互聯網周刊》說,現在雖然在中國還沒有應用的先例,但這肯定是一種趨勢。相比之下,國外的企業如ADS在這方面所積累的豐富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