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加快銀行芯片卡發展 推進“多功能卡”應用

作者:語馨 收編
來源:中國智能卡網
日期:2008-06-25 11:02:08
摘要:雖然銀行業在IC卡技術應用推廣和多功能卡應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銀行業務創新多、市場化發展快、國際化程度高、協調工作重及銀行IC卡對技術要求更高等方面原因,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做,銀行IC卡技術應用推廣還任重道遠,因此,要加強工作力度,密切與各行業的合作,共同推進我國IC卡事業發展。

一、銀行卡工程總體進展情況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銀行業已經開始嘗試發行銀行卡,在銀行卡業務規則、技術標準及風險防范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八十年代后期,人民銀行確定了以“三票一卡”為主體的支付工具的基本架構,促進了專業銀行發行銀行卡,但當時發卡量很小;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1993年年底國家“金卡工程”的啟動,銀行卡工作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

    銀行卡工作作為“金卡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得到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關懷和重視,在國家“金卡工程”協調領導小組的組織協調下,人民銀行按照國家“金卡工程”的總體規劃和部署,按照“一卡在手,走遍神州”的基本目標,組織開展了銀行卡業務聯合、聯網通用的工程實施;2000年以來,根據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完善和推動銀行卡發展的實際需要,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動作”的原則,在統一技術標準和規范的前提下,積極推動銀行卡產業的發展,推進銀行卡市場化運作。近期,人民銀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創建和諧社會的總體目標,研究推進銀行卡在服務“三農”和適應財政預算改革方面的功能和作用,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制定切實措施,推廣銀行卡的農民工特色服務和公務卡應用,改善和提升奧運銀行卡應用環境。

    1993年底,全國銀行卡有400萬張,交易金額2000億,特約商戶4萬家;到了2000年底,全國銀行卡有2.8億張,交易金額4.53萬億,消費金額1058億,特約商戶10萬家;2005年底,全國銀行卡有9.6億張,交易金額近50萬億,消費金額4900億,特約商戶39萬家;2007年第一季度,交易金額已達24萬億,消費金額5219億,特約商戶56萬家,全國銀行卡總量達到12.2億張。銀行卡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銀行卡總體上呈現快速、健康、平穩的發展態勢,持卡消費風氣初步形成,剔除批發性的大宗交易和房地產交易,持卡消費額占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逐年增加,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經濟發達城市,這一比例已達30%以上,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商業銀行不斷加大創新力度,銀行卡產品功能從單一的存取款和消費功能逐步拓展到投資、理財服務;交易渠道從POS和ATM等傳統渠道進一步擴大到利用網絡、手機、掌上電腦、固定電話等新興支付渠道;應用領域從餐飲、賓館酒店、零售商業等傳統消費領域逐步擴大到醫院、學校、公共事業繳費和批發等領域。銀行卡產品的不斷創新、應用空間的不斷拓展和支付渠道的多元化發展適應了持卡人的多層次服務需求,大大推動了銀行卡的應用。目前,銀行卡已成為我國個人使用最為頻繁的非現金支付工具了。

二、銀行IC卡和“多功能卡”的應用推進

    積極推進銀行IC卡和基于IC卡實現多功能和多應用始終是人民銀行推進銀行卡技術升級和應用拓展的目標和任務,人民銀行為此作了大量努力和工作。從1995年開始,人民銀行先后組織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1.0和2.0版本試點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總結了一定的經驗,為后續推進此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PBOC1.0試點情況。我國1995年在海南進行銀行IC卡應用試點,全省銀行統一應用同一標準的IC卡。此后,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浦東發展銀行也在局部地區進行試點。1997年,人民銀行頒布了《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范》(以下簡稱PBOC1.0),為我國金融IC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為各行業IC卡標準的制定提供了樣板,很好地指導和推動了我國銀行IC卡和其它行業IC卡的發展,受到了各方的廣泛贊譽。1998年,人民銀行組織協調各商業銀行在北京、上海、長沙三城市進行了銀行IC卡聯合試點,制定了統一的技術、業務標準和密鑰管理政策,實現了電子錢包應用的跨行跨地區使用。由于當時我國銀行卡市場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銀行IC卡受理環境并不普及,以及電子錢包應用的局限性和人們的接受程度的影響,使用率不高。2000年以來,國內不少城市結合當地城市通卡的建設,進行了銀行IC卡小額支付應用試點。在對IC卡應用的探索中,各行根據各地各行業的發展特點和狀況,形成了多種合作發卡模式,多是銀行在和其它行業合作過程中發行的一些支持多應用的聯名IC卡。

    (二)PBOC2.0試點情況。2005年3月,為滿足我國銀行卡應對國際EMV遷移的迫切需要,提高國內銀行卡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促進金融IC卡應用與國際接軌和與相關行業應用的結合,人民銀行對PBOC1.0標準進行了修訂,頒布了《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范》(2005年版),并組織福州、杭州、寧波等城市開展小額多應用試點,其中福州采用商業銀行獨立發卡模式,以電子錢包小額應用為主,目標應用范圍是超市、快餐、醫療就診、公路收費、交通罰款、水、電、燃氣等行業,目前已發卡10萬張;杭州采用與市民卡公司合作的發卡模式,首批開通了包括醫保應用、醫院就診卡應用、勞動就業應用、民政低保優撫應用、個體工商戶應用以及公交、出租、水上巴士應用等9項功能,目前已發卡100萬張;寧波采用聯名卡方式,以銀行IC卡為核心,通過市場化運作模式,整合公交、教育、社保、醫療就診、數字電視、水、電、燃氣等行業應用,實現銀行IC卡跨行業聯網通用,目前該項目進行建設中,預計年內可完成發卡。

    (三)加快制定符合PBOC2.0標準的相關卡片、終端技術檢測標準的制定,聯合國家有關部委積極推進銀行卡產品及相關服務的檢測認證體系建設。目前,中國銀聯跨行轉接系統已完成EMV遷移外卡轉接的系統改造,開發符合PB0C2.0標準轉接系統,完成了發行PBOC2.0 IC卡所需的電子錢包/電子存折和借貸記業務的對稱和非對稱密鑰管理系統建設。商業銀行積極開展EMV遷移試點發卡工作,工行、農行、建行等商業銀行正在積極應對EMV遷移帶來的系統改造、發卡受理和風險評估工作。

    由于我國銀行卡市場的發展還不成熟,聯網通用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還需要進一步深化,受理環境需進一步改善,銀行IC卡電子錢包應用還不普及,我國銀行卡主要采用磁條卡的形式,真正屬于銀行發行的IC卡不足1000萬張,而且主要是單一功能的電子錢包應用,或者是與其它行業聯合發行的一些支持多應用的聯名IC卡,使用率不高,發卡數量較少,IC卡工作進展相對緩慢。但銀行IC卡試點工作的開展為我們探索銀行IC卡應用推廣模式以及與行業應用的結合,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為銀行IC卡今后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三、銀行IC卡及“多功能卡”的發展思路

    1. 堅持“積極應對、審慎實施”的原則,應對國際銀行卡EMV遷移。

    工作重點集中在密切關注EMV在全球的遷移動態,特別是在亞太地區的進展情況,認真分析EMV遷移原因和對我國帶來的影響,分析對比風險轉移政策和遷移成本效果關系,研究不同國家遷移的不同方式,提出相應具體措施。近期,我們將要加強外卡受理終端的EMV改造工作,要保證在奧運會之前有相當數量的外卡受理終端能夠受理EMV外卡,要保證國內主要的外卡受理銀行系統的改造,特別是奧運城市要有具體的實施計劃和措施。同時,我們要加強對IC卡技術標準的研究,借鑒參考EMV標準,進一步完善我國金融IC卡標準,做好相關的發卡準備工作。

    2. 推動銀行業和國內重要行業的合作。

    人民銀行高度關注其它行業IC卡的發展,希望在技術標準統一、跨行業聯合通用和資金支付風險等方面在金卡辦的組織協調下加強溝通合作,共享經驗,研究推出一卡多功能的方案,進一步總結前期試點工作,從不同的層面上進行合作,避免資源浪費和市場混亂,規避資金業務風險,促進基于卡支付的健康發展。

    3. 重點抓好條件較好的銀行和地區的銀行IC卡推進工作,加快關鍵系統的開發和升級改造工作。

    通過試點地區和重點銀行的示范作用,帶動銀行整體IC卡技術應用,充分發揮中國銀聯在銀行卡產業中的市場主體作用,保障銀行IC卡聯網通用,確保銀行IC卡跨行、跨地區的使用。

    雖然銀行業在IC卡技術應用推廣和多功能卡應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由于銀行業務創新多、市場化發展快、國際化程度高、協調工作重及銀行IC卡對技術要求更高等方面原因,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做,銀行IC卡技術應用推廣還任重道遠,因此,要加強工作力度,密切與各行業的合作,共同推進我國IC卡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