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抄表・看家・做飯 明天,物聯網在你家上班
作者:高麗莎
來源:浙江在線
日期:2009-10-13 08:53:10
摘要:目前,物聯網涉及無線傳感、RFID、二維碼、紅外、藍牙、GPS、GIS等技術,而在杭州從事這些技術研發和應用的企業已經達到100多家。
10月13日訊物聯網離我們還有多遠?它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
記者連續走訪發現,其實,物聯網技術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我們的生活。智能魚缸、智能電表、智能樓宇所應用的都是物聯網技術。
目前,杭州物聯網技術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國內物聯網技術與產業化的領先企業就在杭州,物聯網在杭州已不再只是個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應用技術。
智能魚缸監測魚兒活得歡不歡
“把這個盒子放在魚缸里,另外一個放在電腦邊,主人就可以適時監控魚缸里的魚兒。”方正平手執兩個巴掌大的小方盒子,向記者解釋它的神奇之處。
原來,小方盒里裝有無線傳感器節點,它可以通過無線通信的方式形成一個網絡系統。利用這一系統,可以為魚缸提供安防監測。
“現在一些家庭喜歡養名貴的魚,一條魚價值好幾萬。一旦主人出門,最擔心的就是魚兒的情況。”方正平說,“這兩個小方盒就是專門對魚提供信息化服務的。通過它,甚至可以監測魚缸里的水溫是否適合魚兒。通過無線傳感網技術,監測器可以和手機建立聯系,隨時提醒主人進行調整。”
據了解,這套魚缸智能化設備剛剛上市一個月,最便宜的標價650元一套。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家庭生活離我們越來越近,智能魚缸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方正平研發的家庭安防監控系統還包括煙感監控、室內空氣溫濕度、房屋進水漏水、智能門禁等全方位配套。
出門了,家里的電燈、大門都會自動關閉;快下班了,通過手機搖控,可以先把飯燒上,把空調提前打開;車開到車庫,門會自動打開……這些事情,僅僅是物聯網應用最簡單、最基礎的表現。
智能電表無需抄表員
當前,國家電網公司正在部署實施電力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工程建設,并定于2010年啟動1000億人民幣的重大工程。方正平預感到,這將是無線傳感網技術產業化的一個難得機遇。
這些天,方正平正忙著與電表制造商簽訂合作協議。
現在大部分家庭使用的電表,遠程通訊、監測需要依靠電線。這種方式由于技術上存在缺陷,經常發生不可預見的通訊故障,直接影響抄表成功率。遠程抄表成功率在35%左右。
電力部門現在采取的是每月一次集中抄表方式,基本可以滿足使用需求,但距離實時抄表和實時通訊的新技術要求還有距離。”
為此,方正平和他的團隊正在設計研發一種智能電表通訊產品。每個電表只需要嵌入一個無線傳感網模塊,一個小區內所有電表會自動通過無線方式,組成一個新的無線網絡,將電表數據及時傳送到管理系統。
現在,家和智能已在全國5個省市布局建設示范工程,與國內12家大中型電表制造企業開展了合作。
據初步預測,按每年全國單相、三相電表需求量12000萬只框算,如果10%電表采用方正平的技術,每年可新增產值達6億元。
5年后或將迎來物聯網生活
“早在2004年到2005年的時候,RFID技術已經在杭州成熟應用了。浙江煙草的物流倉儲管理和杭州圖書館已經在使用RFID技術了。”杭州市信息化辦公室副主任楊福頌向記者介紹。
2005年,杭州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已經將傳感網技術列為重點發展方向。2006年,中國無線傳感網產業發展聯盟暨高峰論壇在杭州舉行,當時全國20家無線傳感網企業達成產業聯盟,杭州的企業占了兩席。在2008、2009年杭州電子信息博覽會期間,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杭州市信息辦承辦的無線傳感網國際高峰論壇連續兩次吸引全行業的目光。
目前,物聯網涉及無線傳感、RFID、二維碼、紅外、藍牙、GPS、GIS等技術,而在杭州從事這些技術研發和應用的企業已經達到100多家。楊福頌說,杭州擁有眾多的核心技術企業,雖然大部分企業還在研發階段,少量企業實現產業化,但這一現狀也推動杭州乃至浙江的物聯網發展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其實,現在杭州市民使用市民卡租用公共自行車時,就已經使用了RFID技術。就在記者采訪時,楊福頌告訴記者,杭州目前有10多幢智能樓宇都安裝了能耗監測系統,他所在的市政府大樓就是其中之一。這項系統也是通過無線傳感網技術實現的。
物聯網帶來的智能化生活還需多久能實現?方正平說,至少再等5年。
“到時候,保姆、保安等工種的服務內容可能會完全改變,或許一定程度上被物聯網取代。”方正平告訴記者,家和智能已經和電信浙江分公司簽訂了無線傳感網和3G的戰略合作協議,無線傳感網技術產品將逐步進入家庭安防、家庭智能化等領域。
【新聞鏈接】
“物聯網”閃現路徑
物聯網概念起源于比爾・蓋茨1995年《未來之路》一書,在《未來之路》中,比爾・蓋茨已經提及物聯網概念,只是當時受限于無線網絡、硬件及傳感設備的發展,并未引起重視。
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后,與美國工商業領袖舉行了一次“圓桌會議”。作為僅有的兩名代表之一,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這一概念。建議新政府投資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礎設施,闡明其短期和長期效益。“物聯網”就是其智慧型基礎設施中的一個概念。此概念一經提出,即得到美國各界的高度關注,甚至有分析認為,IBM公司的這一構想極有可能上升為美國的國家戰略,并在世界范圍內引起轟動。
今年8月9日,溫家寶總理視察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時發表講話。他說,“每一次大的危機,無論是經濟危機、金融危機,它都會催生一些新的技術,而新技術的誕生也是使經濟、特別是工業走出危機的一個巨大推動力。”
9月11日,在工信部主辦的一次會議上,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國傳感網標準體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的多項標準提案被采納。
9月14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通信業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充滿信心地表示,物聯網商機無限,中國移動將以開放的姿態,與各方竭誠合作。
有專家預測,在10年內,物聯網就可能大規模普及,將廣泛運用于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等多個領域。如果物聯網全部構成,其產業要比互聯網大30倍!物聯網將會成為下一個萬億元級的高科技市場。
【編后】
物聯網不是樹上的桃子
“物聯網”是不是樹上的桃子,伸手就能摘,蹭蹭就能吃。要享受“物聯網”帶來的紅利;那么,請快些起來練內功。
“物聯網”的概念,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但是,真正紅火起來,是14年后的今天。很明顯,當時的技術無法支撐這樣的概念。而直到現在,技術剛剛可以提供初步的物聯網條件,概念才真正登臺。
這給了我們一個警示,其實概念并不是關鍵,關鍵的是技術支持。當年,我們的老祖宗得到了火藥的概念;但最終得益的是歐洲人。他們用火槍,打開了我們的大門。而今天也一樣,“物聯網”的概念大家都有了,但是要想從中得益,你的技術必須超越別人。
不少專家預測,物聯網未來的效益將以萬億衡量,甚至超過互聯網的30倍。但是人們不禁要問,如此巨大的效益我們能占多少?如果僅僅是搭上順風車,吃點露水,那么,也太可惜了!
所以,編者不得不著急上火地跳出來,大叫!
從業者:研發技術是我們把控物聯網的關鍵,也是物聯網的核心。
企業:市場的開發與占領,就是一場戰爭。
行業:高瞻遠矚地判斷發展方向,就是推動行業進步。
政府:創造環境、提供支持,是責任所在。
既然物聯網是繼互聯網之后的一個超級大蘿卜,那么我們就得齊心協力把它完完整整地拔出來。
記者連續走訪發現,其實,物聯網技術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我們的生活。智能魚缸、智能電表、智能樓宇所應用的都是物聯網技術。
目前,杭州物聯網技術已經走在了全國前列。國內物聯網技術與產業化的領先企業就在杭州,物聯網在杭州已不再只是個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應用技術。
智能魚缸監測魚兒活得歡不歡
“把這個盒子放在魚缸里,另外一個放在電腦邊,主人就可以適時監控魚缸里的魚兒。”方正平手執兩個巴掌大的小方盒子,向記者解釋它的神奇之處。
原來,小方盒里裝有無線傳感器節點,它可以通過無線通信的方式形成一個網絡系統。利用這一系統,可以為魚缸提供安防監測。
“現在一些家庭喜歡養名貴的魚,一條魚價值好幾萬。一旦主人出門,最擔心的就是魚兒的情況。”方正平說,“這兩個小方盒就是專門對魚提供信息化服務的。通過它,甚至可以監測魚缸里的水溫是否適合魚兒。通過無線傳感網技術,監測器可以和手機建立聯系,隨時提醒主人進行調整。”
據了解,這套魚缸智能化設備剛剛上市一個月,最便宜的標價650元一套。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家庭生活離我們越來越近,智能魚缸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方正平研發的家庭安防監控系統還包括煙感監控、室內空氣溫濕度、房屋進水漏水、智能門禁等全方位配套。
出門了,家里的電燈、大門都會自動關閉;快下班了,通過手機搖控,可以先把飯燒上,把空調提前打開;車開到車庫,門會自動打開……這些事情,僅僅是物聯網應用最簡單、最基礎的表現。
智能電表無需抄表員
當前,國家電網公司正在部署實施電力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工程建設,并定于2010年啟動1000億人民幣的重大工程。方正平預感到,這將是無線傳感網技術產業化的一個難得機遇。
這些天,方正平正忙著與電表制造商簽訂合作協議。
現在大部分家庭使用的電表,遠程通訊、監測需要依靠電線。這種方式由于技術上存在缺陷,經常發生不可預見的通訊故障,直接影響抄表成功率。遠程抄表成功率在35%左右。
電力部門現在采取的是每月一次集中抄表方式,基本可以滿足使用需求,但距離實時抄表和實時通訊的新技術要求還有距離。”
為此,方正平和他的團隊正在設計研發一種智能電表通訊產品。每個電表只需要嵌入一個無線傳感網模塊,一個小區內所有電表會自動通過無線方式,組成一個新的無線網絡,將電表數據及時傳送到管理系統。
現在,家和智能已在全國5個省市布局建設示范工程,與國內12家大中型電表制造企業開展了合作。
據初步預測,按每年全國單相、三相電表需求量12000萬只框算,如果10%電表采用方正平的技術,每年可新增產值達6億元。
5年后或將迎來物聯網生活
“早在2004年到2005年的時候,RFID技術已經在杭州成熟應用了。浙江煙草的物流倉儲管理和杭州圖書館已經在使用RFID技術了。”杭州市信息化辦公室副主任楊福頌向記者介紹。
2005年,杭州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已經將傳感網技術列為重點發展方向。2006年,中國無線傳感網產業發展聯盟暨高峰論壇在杭州舉行,當時全國20家無線傳感網企業達成產業聯盟,杭州的企業占了兩席。在2008、2009年杭州電子信息博覽會期間,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杭州市信息辦承辦的無線傳感網國際高峰論壇連續兩次吸引全行業的目光。
目前,物聯網涉及無線傳感、RFID、二維碼、紅外、藍牙、GPS、GIS等技術,而在杭州從事這些技術研發和應用的企業已經達到100多家。楊福頌說,杭州擁有眾多的核心技術企業,雖然大部分企業還在研發階段,少量企業實現產業化,但這一現狀也推動杭州乃至浙江的物聯網發展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其實,現在杭州市民使用市民卡租用公共自行車時,就已經使用了RFID技術。就在記者采訪時,楊福頌告訴記者,杭州目前有10多幢智能樓宇都安裝了能耗監測系統,他所在的市政府大樓就是其中之一。這項系統也是通過無線傳感網技術實現的。
物聯網帶來的智能化生活還需多久能實現?方正平說,至少再等5年。
“到時候,保姆、保安等工種的服務內容可能會完全改變,或許一定程度上被物聯網取代。”方正平告訴記者,家和智能已經和電信浙江分公司簽訂了無線傳感網和3G的戰略合作協議,無線傳感網技術產品將逐步進入家庭安防、家庭智能化等領域。
【新聞鏈接】
“物聯網”閃現路徑
物聯網概念起源于比爾・蓋茨1995年《未來之路》一書,在《未來之路》中,比爾・蓋茨已經提及物聯網概念,只是當時受限于無線網絡、硬件及傳感設備的發展,并未引起重視。
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后,與美國工商業領袖舉行了一次“圓桌會議”。作為僅有的兩名代表之一,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的地球”這一概念。建議新政府投資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礎設施,闡明其短期和長期效益。“物聯網”就是其智慧型基礎設施中的一個概念。此概念一經提出,即得到美國各界的高度關注,甚至有分析認為,IBM公司的這一構想極有可能上升為美國的國家戰略,并在世界范圍內引起轟動。
今年8月9日,溫家寶總理視察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時發表講話。他說,“每一次大的危機,無論是經濟危機、金融危機,它都會催生一些新的技術,而新技術的誕生也是使經濟、特別是工業走出危機的一個巨大推動力。”
9月11日,在工信部主辦的一次會議上,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國傳感網標準體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的多項標準提案被采納。
9月14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通信業發展高層論壇上,中國移動總裁王建宙充滿信心地表示,物聯網商機無限,中國移動將以開放的姿態,與各方竭誠合作。
有專家預測,在10年內,物聯網就可能大規模普及,將廣泛運用于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業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等多個領域。如果物聯網全部構成,其產業要比互聯網大30倍!物聯網將會成為下一個萬億元級的高科技市場。
【編后】
物聯網不是樹上的桃子
“物聯網”是不是樹上的桃子,伸手就能摘,蹭蹭就能吃。要享受“物聯網”帶來的紅利;那么,請快些起來練內功。
“物聯網”的概念,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但是,真正紅火起來,是14年后的今天。很明顯,當時的技術無法支撐這樣的概念。而直到現在,技術剛剛可以提供初步的物聯網條件,概念才真正登臺。
這給了我們一個警示,其實概念并不是關鍵,關鍵的是技術支持。當年,我們的老祖宗得到了火藥的概念;但最終得益的是歐洲人。他們用火槍,打開了我們的大門。而今天也一樣,“物聯網”的概念大家都有了,但是要想從中得益,你的技術必須超越別人。
不少專家預測,物聯網未來的效益將以萬億衡量,甚至超過互聯網的30倍。但是人們不禁要問,如此巨大的效益我們能占多少?如果僅僅是搭上順風車,吃點露水,那么,也太可惜了!
所以,編者不得不著急上火地跳出來,大叫!
從業者:研發技術是我們把控物聯網的關鍵,也是物聯網的核心。
企業:市場的開發與占領,就是一場戰爭。
行業:高瞻遠矚地判斷發展方向,就是推動行業進步。
政府:創造環境、提供支持,是責任所在。
既然物聯網是繼互聯網之后的一個超級大蘿卜,那么我們就得齊心協力把它完完整整地拔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