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下的機遇與挑戰
摘要:金融危機下的機遇與挑戰 
                    關鍵詞:金融危機下的機遇與挑戰
                      北京 2009-01-21(中國商業電訊)--全球金融危機的狀況下,投資機構對于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的投資是否會受影響? 
2 0 0 8年創業投資逐漸從TMT為主轉向其他行業的廣泛投資,挖掘更多行業的投資機會來尋求發展和回避風險。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整個投資機構都相對以前采取了更為謹慎的投資的態度,大家的投資標準更加嚴格,對公司的短期可預測成長性進一步的看重;2007-2008年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發生風投案例13起,企業獲得的風險投資金額超過2.5億美元,在整個經濟周期回落的背景下,這些都是多么鼓舞人心的數字。
VIVO Ventures的高級投資經理趙晉的表示,對醫療健康行業投資來說,因為其行業特點和相對比其他行業的較為穩定的抗風險的能力,醫療行業的投資成為了在金融風暴下一個比較穩妥的一個投資板塊,但是其對投資人員專業性和判斷性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投資機構和投資人員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商業運作經驗和風險控制能力。在中國,醫療健康投資才剛剛的起步,更多的項目是在成長階段,而美國的大多數的醫藥項目是在中早期項目,從風險角度來講,目前中國醫療健康投資的大環境相對的比較安全,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講, 創新性,擁有強大技術和研發的長期項目才是將來最有收益的投資。
總而言之,中國的醫療健康產業的投資還是會吸引一些有能力和專業性的投資機構,但是在未來的2-3年,這些投資基本會是以成長期的項目為主,并且投資的要求會比原來更為嚴格。因為醫療投資的周期長期性,需要投資機構能以長遠的角度來看待投資項目和有能力來解決潛在的投資風險,例如,新藥研發和批準的延期。作為醫療投資的機構,他們的角色不是一個單純的投資者,而是一個“Total Solution Provider”
蘭馨亞洲投資集團的投資總監楊瑞榮也表示,醫療健康產業被普遍認為是抗周期的行業,在這個時候的投資價值應該更好,蘭馨亞洲一直都是從消費增長的角度來考慮醫療健康產業的投資,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必然帶來對健康的需求,同時支付能力也在上升。
下一步哪些是投資熱點?
07-08年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融資金額總計,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醫藥、醫療器械和生物技術,其中,醫藥行業的投資金額達到醫療健康產業總投資額的56%,但醫療器械行業的單項投資金額卻超過了醫藥行業。受國外環境和國內醫療政策變革的影響,醫療設備、醫藥、醫療服務仍是未來投資人關注的焦點。
VIVO Ventures的高級投資經理趙晉的表示,美國的醫療健康投資更多是在中早期的創新性的產品和新藥的研發,而在中國,受目前整個環境和實力的影響,新藥研發還不像在美國一樣有這么多的關注,但是這將是幾年后的一個熱點,因為中國本土的研發能力的強大和有經驗的海外學者的歸來。目前來看,”first-to-market” 仿制藥,“self-pay”藥品和服務,biosimilar or bio-better, 以及醫療健康保險和信息的投資將是未來的投資熱點,因為他們與國家目前提倡的醫療變革緊密相關。
蘭馨亞洲投資集團的投資總監楊瑞榮也表示,醫療健康的細分行業包括醫療器械、醫藥以及醫療服務三個大的方向,從PE的角度來講,傳統醫療服務政策的門檻和準入的要求可能較高,所以可能一些新興的醫療服務可能有更多的機會;醫療器械方面有進口替代(價格成本取代進口)和研發導向的新型器械兩個方向,機會應該比較多; 而生物醫藥和傳統藥的方面相對來講比較困難,一個是在新藥研發方面,投入相當大,而傳統藥的方面只能從品牌消費品的角度去出發看投資機會。
                    
                2 0 0 8年創業投資逐漸從TMT為主轉向其他行業的廣泛投資,挖掘更多行業的投資機會來尋求發展和回避風險。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整個投資機構都相對以前采取了更為謹慎的投資的態度,大家的投資標準更加嚴格,對公司的短期可預測成長性進一步的看重;2007-2008年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發生風投案例13起,企業獲得的風險投資金額超過2.5億美元,在整個經濟周期回落的背景下,這些都是多么鼓舞人心的數字。
VIVO Ventures的高級投資經理趙晉的表示,對醫療健康行業投資來說,因為其行業特點和相對比其他行業的較為穩定的抗風險的能力,醫療行業的投資成為了在金融風暴下一個比較穩妥的一個投資板塊,但是其對投資人員專業性和判斷性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投資機構和投資人員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商業運作經驗和風險控制能力。在中國,醫療健康投資才剛剛的起步,更多的項目是在成長階段,而美國的大多數的醫藥項目是在中早期項目,從風險角度來講,目前中國醫療健康投資的大環境相對的比較安全,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講, 創新性,擁有強大技術和研發的長期項目才是將來最有收益的投資。
總而言之,中國的醫療健康產業的投資還是會吸引一些有能力和專業性的投資機構,但是在未來的2-3年,這些投資基本會是以成長期的項目為主,并且投資的要求會比原來更為嚴格。因為醫療投資的周期長期性,需要投資機構能以長遠的角度來看待投資項目和有能力來解決潛在的投資風險,例如,新藥研發和批準的延期。作為醫療投資的機構,他們的角色不是一個單純的投資者,而是一個“Total Solution Provider”
蘭馨亞洲投資集團的投資總監楊瑞榮也表示,醫療健康產業被普遍認為是抗周期的行業,在這個時候的投資價值應該更好,蘭馨亞洲一直都是從消費增長的角度來考慮醫療健康產業的投資,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必然帶來對健康的需求,同時支付能力也在上升。
下一步哪些是投資熱點?
07-08年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融資金額總計,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醫藥、醫療器械和生物技術,其中,醫藥行業的投資金額達到醫療健康產業總投資額的56%,但醫療器械行業的單項投資金額卻超過了醫藥行業。受國外環境和國內醫療政策變革的影響,醫療設備、醫藥、醫療服務仍是未來投資人關注的焦點。
VIVO Ventures的高級投資經理趙晉的表示,美國的醫療健康投資更多是在中早期的創新性的產品和新藥的研發,而在中國,受目前整個環境和實力的影響,新藥研發還不像在美國一樣有這么多的關注,但是這將是幾年后的一個熱點,因為中國本土的研發能力的強大和有經驗的海外學者的歸來。目前來看,”first-to-market” 仿制藥,“self-pay”藥品和服務,biosimilar or bio-better, 以及醫療健康保險和信息的投資將是未來的投資熱點,因為他們與國家目前提倡的醫療變革緊密相關。
蘭馨亞洲投資集團的投資總監楊瑞榮也表示,醫療健康的細分行業包括醫療器械、醫藥以及醫療服務三個大的方向,從PE的角度來講,傳統醫療服務政策的門檻和準入的要求可能較高,所以可能一些新興的醫療服務可能有更多的機會;醫療器械方面有進口替代(價格成本取代進口)和研發導向的新型器械兩個方向,機會應該比較多; 而生物醫藥和傳統藥的方面相對來講比較困難,一個是在新藥研發方面,投入相當大,而傳統藥的方面只能從品牌消費品的角度去出發看投資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