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經濟研究院:2009十大戰略性技術
作者:數字商業時代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9-05-11 08:38:59
摘要: RFID食品跟蹤檢驗技術已經進入實用階段。RFID食品跟蹤技術,已經列入國家“金卡”工程。
戰略性技術深具潛力,或將顯著影響中國未來的經濟。我們把頂尖的“戰略性技術”定義為在未來一到三年里最有潛力并深刻影響中國商業和經濟的技術。產生這種顯著影響的因素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幾點:創造經濟增長的巨大潛力,給商業帶來重大改變,引發巨額投資,如延遲采用該技術將面臨極大的商業風險。
通過對各領域前沿技術的實時跟蹤和長期研究,我們總結了十大戰略性技術。未來投資、營業收入、對其他行業的衍生效應以及對人們生活方式和產業結構的影響是我們在選擇戰略性技術過程中所考量的具體因素。
1﹒光伏發電技術
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將由出口導向型逐步走向國內應用。據眾多機構及龍頭企業預測,未來3~5年,光伏發電的成本有望降至1元/度。在成本大幅下降的基礎上,政府支持將會極大促進光伏產業的商業化應用。國家能源規劃中指出,到2010年,太陽能發電總容量將達到30萬千瓦。
光伏發電在國內的應用將對中國光伏企業、產業及國家能源結構帶來巨大影響。
2﹒高速列車
高速列車的巨大投資將會給中國鐵路建設和機車生產企業帶來發展機遇,并將深刻改變人們生活。2009年及2010年,中國將分別批準新建鐵路里程1萬公里左右、投資規模1萬億元,客運專線和城際鐵路是其中重要的一類。到2010年,客運專線和城際鐵路建設規模將達到1.6萬公里以上。2009、2010兩年將計劃安排機車車輛購置投資3000億元左右。
高速鐵路將為人們生活帶來福音,使人們出行更加方便,并緩解“一票難求”的問題。目前,中國鐵路客運座席日均能力不到300萬人,而2008年1~10月份日均運量為410萬人,日最高運量為636萬人。
3﹒GPS
GPS在中國有兩個概念。狹義的GPS指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定位系統,廣義的還包括美國的GPS系統、俄羅斯的GLONASS系統和歐洲的伽利略系統。
GPS應用廣泛,效益可觀,還不斷有新的應用出現。GPS最傳統的應用在于車輛和其他交通工具的導航定位,在水利水電、海洋漁業、交通運輸、氣象測報、軍事、現代物流等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從2000年到2006年,市場規模擴大了54倍。物流企業通過GPS系統,全面跟蹤貨運車輛與貨物的運輸情況。GPS導航系統還運用于手機、照相機,形成了獨特的細分市場,吸引了大批有特定需求的客戶。
GPS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從多個方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GPS導航系統增加了汽車附加值,提升了駕駛樂趣;導航手機大大方便了人們查詢酒店、商店等信息,以及在戶外的定位。
4﹒新能源汽車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方向是電動車。
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巨大,將成為帶動經濟的火車頭。中國汽車市場2007年產銷為879萬輛,預計2010年將達到1000萬輛,即使只占5%的市場份額,能源汽車的市場規模也相當可觀。
新能源汽車帶動了機械、電池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與傳統汽柴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已大不一樣,對零部件企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制造零部件的機械行業來說是一場新的變革。混合動力和純動力汽車的核心是電池技術,電動車電池的產業化帶動了電池行業的新一輪發展高潮。充電站的基礎建設提供了龐大的就業機會。北京、杭州等地已經建立了快速充電站,在電池維護、管理和快速更換方面取得了一定經驗。2009年會穩步推進充電站建設。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逐步普及,充電站數目也會隨之增多,相應的服務人員需求也會不斷提高。
5﹒大飛機
大飛機項目在國家經濟和戰略上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大飛機項目”指起飛總重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線客機。大飛機項目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并且與“核反應堆”一起屬于國務院直接負責的項目。
整個大飛機項目的研發投入大概在600億元,其中用于大型民用客機的研制費用大概為400億元,用于大型軍用運輸機的研制費用約為200億元。
中國的大飛機需求增長迅速,具有一定市場潛力。波音公司預測未來20年內,中國需要購買民用客機2400余架,價值高達1970億美元,而主力機型就是大飛機。
飛機制造業的需求將直接帶動電子、鍛造、冶金、復合材料、電氣、機床等多個產業的發展,并且飛機制造業向其他行業的技術擴散率也很高。有研究表明,飛機制造業使用的技術65%來自于自身R&D,而其產生的技術75%都被利用在了其他行業,如國防、運輸、機械、汽車等,甚至石油、金融行業。
6﹒云計算
云計算是一個平臺概念,是未來IT重要趨勢。云計算將實現服務、軟件、IT基礎架構、存儲、硬件等IT相關資源在互聯網上的自動搜集、承載和分配。IDC對企業主管、CIO和其他業務領導的調查表明,到2012年全球企業在IT云服務上的開支將達到420億美元。
中國云計算的市場潛力不可忽視,云計算相關活動開始在中國展開。云計算得到普遍應用的條件之一是大規模的用戶網絡和信息資源,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網絡市場之一,并且擁有眾多中小企業,云計算的市場潛力很大。
云計算將影響終端軟、硬件行業,并加強終端設備間的融合,改變商業模式和生活方式。由于許多終端的功能將被放置在“云”中,終端市場呈現“瘦”趨勢——功能減少,以上網為主,同時由于各種終端能夠共享資源,各種終端設備間的融合也因此加快。
7﹒OLED顯示技術
OLED,通常被稱為有機發光顯示技術,在產品性能和生產成本上具備優勢,將取代LCD成為下一代顯示技術。
OLED不僅將成為下一代大尺寸顯示設備的主要面板,未來其他應用也十分廣泛。由于具備可彎曲的特性,OLED可制成便于攜帶的卷曲顯示器,如電子書等。它的單個像素尺寸可以相當小,適合應用在今后高速發展的微顯示設備中。OLED適于各種惡劣的使用環境:工作溫度范圍寬、耐沖擊、抗震動。OLED器件可用于照明,與其他光源相比具有高效、環保、安全等優點。
OLED市場增長迅速,正處于大規模應用的前夜。DisplaySearch數據顯示2008年第三季度OLED 全球銷售收入為1.41億美金, 同比增長60%。目前,OLED主要應用于手機、MP4等中小尺寸電子產品,未來OLED將進軍大尺寸電視市場。
中國OLED產業將迎來發展良機。目前世界OLED產業還處于產業化初期,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能夠量產真正對LCD構成威脅的AMOLED器件。在技術方面,中國與世界處于同一起跑線。OLED投資門檻和風險相對較低,投資規模約數千萬至數億美元。中國市場潛力巨大,是顯示產業終端制造和消費大國,可為OLED產業的發展注入持續的動力。
8﹒SNS社會化網絡技術
SNS是Social Network Software的縮寫, 是依據六度分割理論,旨在幫助人們建立社會性網絡的互聯網應用服務。
SNS商業價值備受主流肯定,知名SNS網站成為投資焦點。SNS具有私密性,符合大眾社交心理需求,能產生用戶黏性,其商業價值越來越得到主流的認同。
SNS對人們生活方式改變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通過SNS網絡化管理同學、同事關系,拉近了彼此距離,人脈擴張也變得便捷。SNS上朋友對產品的口碑推薦效果影響個人的購買決策,從而引導消費變革。手機SNS的興起使得普通大眾可以隨時隨地在網絡上展示自我,進行社交。到2007年底,中國5億手機用戶中已有5040萬人以手機為終端進入互聯網。
鑒于SNS的重要性,未來圍繞SNS事業的市場、標準之爭將愈演愈烈。國內外網站紛紛投入對中國SNS市場的角逐。
9﹒手機電視
中國廣電、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巨額投資手機電視,形成三足鼎立的發展態勢。中國移動于2004年開始向全球通GPRS用戶提供手機電視業務。中國聯通已經把手機電視定位為增值業務的工作重點,和12個電視頻道達成協議。中央電視臺在2006年,正式獲得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IPTV、手機電視、網絡電視全業務運營牌照,聯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兩大通訊運營商啟動CCTV手機電視業務。
手機電視市場的巨大利潤和強勁的發展勢頭,吸引著國內國外的通訊巨頭。手機電視已被認為是繼電視、廣播、報紙和互聯網之后的第 5 媒體形式,亦是電訊商、手機商的未來新利潤增長點。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07年全球手機電視市場規模為8億美元,2008年為12億美元,而2012年全球手機電視市場規模將達到48億美元。
10﹒食品檢測
2008年,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問題之一。中國政府開始加強食品監管的各項標準并撥專款建設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國家藥監局著手研究和實施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項目,項目總投資88億元,中央政府投資63億元,地方政府投資25億元。2008年9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最新頒布的《食品標識管理規定》開始正式施行。
RFID食品跟蹤檢驗技術已經進入實用階段。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食品跟蹤技術,已經列入國家“金卡”工程。RFID具有無線即時讀取技術,給每一個市場中流通的食品貼上身份標簽,當食品出問題時,可以追溯每一個環節的處理信息,輕易追查到問題源頭。2008年奧運會已經啟用奧運食品安全系統,奧運食品將一律加貼RFID電子標簽,確保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跟蹤食品的安全。
奧運之后,RFID食品跟蹤技術著手民用推廣。各類食品安全檢驗試紙紛紛推向市場。市場化推廣將使得各種試紙漸漸被消費者接受并使用,規模生產將使得各種試紙的價格逐漸下降,成為家居必備消耗品。
通過對各領域前沿技術的實時跟蹤和長期研究,我們總結了十大戰略性技術。未來投資、營業收入、對其他行業的衍生效應以及對人們生活方式和產業結構的影響是我們在選擇戰略性技術過程中所考量的具體因素。
1﹒光伏發電技術
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將由出口導向型逐步走向國內應用。據眾多機構及龍頭企業預測,未來3~5年,光伏發電的成本有望降至1元/度。在成本大幅下降的基礎上,政府支持將會極大促進光伏產業的商業化應用。國家能源規劃中指出,到2010年,太陽能發電總容量將達到30萬千瓦。
光伏發電在國內的應用將對中國光伏企業、產業及國家能源結構帶來巨大影響。
2﹒高速列車
高速列車的巨大投資將會給中國鐵路建設和機車生產企業帶來發展機遇,并將深刻改變人們生活。2009年及2010年,中國將分別批準新建鐵路里程1萬公里左右、投資規模1萬億元,客運專線和城際鐵路是其中重要的一類。到2010年,客運專線和城際鐵路建設規模將達到1.6萬公里以上。2009、2010兩年將計劃安排機車車輛購置投資3000億元左右。
高速鐵路將為人們生活帶來福音,使人們出行更加方便,并緩解“一票難求”的問題。目前,中國鐵路客運座席日均能力不到300萬人,而2008年1~10月份日均運量為410萬人,日最高運量為636萬人。
3﹒GPS
GPS在中國有兩個概念。狹義的GPS指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定位系統,廣義的還包括美國的GPS系統、俄羅斯的GLONASS系統和歐洲的伽利略系統。
GPS應用廣泛,效益可觀,還不斷有新的應用出現。GPS最傳統的應用在于車輛和其他交通工具的導航定位,在水利水電、海洋漁業、交通運輸、氣象測報、軍事、現代物流等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其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從2000年到2006年,市場規模擴大了54倍。物流企業通過GPS系統,全面跟蹤貨運車輛與貨物的運輸情況。GPS導航系統還運用于手機、照相機,形成了獨特的細分市場,吸引了大批有特定需求的客戶。
GPS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從多個方面改變著人們的生活。GPS導航系統增加了汽車附加值,提升了駕駛樂趣;導航手機大大方便了人們查詢酒店、商店等信息,以及在戶外的定位。
4﹒新能源汽車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方向是電動車。
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力巨大,將成為帶動經濟的火車頭。中國汽車市場2007年產銷為879萬輛,預計2010年將達到1000萬輛,即使只占5%的市場份額,能源汽車的市場規模也相當可觀。
新能源汽車帶動了機械、電池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與傳統汽柴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已大不一樣,對零部件企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對制造零部件的機械行業來說是一場新的變革。混合動力和純動力汽車的核心是電池技術,電動車電池的產業化帶動了電池行業的新一輪發展高潮。充電站的基礎建設提供了龐大的就業機會。北京、杭州等地已經建立了快速充電站,在電池維護、管理和快速更換方面取得了一定經驗。2009年會穩步推進充電站建設。隨著新能源汽車的逐步普及,充電站數目也會隨之增多,相應的服務人員需求也會不斷提高。
5﹒大飛機
大飛機項目在國家經濟和戰略上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大飛機項目”指起飛總重超過100噸的運輸類飛機,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線客機。大飛機項目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并且與“核反應堆”一起屬于國務院直接負責的項目。
整個大飛機項目的研發投入大概在600億元,其中用于大型民用客機的研制費用大概為400億元,用于大型軍用運輸機的研制費用約為200億元。
中國的大飛機需求增長迅速,具有一定市場潛力。波音公司預測未來20年內,中國需要購買民用客機2400余架,價值高達1970億美元,而主力機型就是大飛機。
飛機制造業的需求將直接帶動電子、鍛造、冶金、復合材料、電氣、機床等多個產業的發展,并且飛機制造業向其他行業的技術擴散率也很高。有研究表明,飛機制造業使用的技術65%來自于自身R&D,而其產生的技術75%都被利用在了其他行業,如國防、運輸、機械、汽車等,甚至石油、金融行業。
6﹒云計算
云計算是一個平臺概念,是未來IT重要趨勢。云計算將實現服務、軟件、IT基礎架構、存儲、硬件等IT相關資源在互聯網上的自動搜集、承載和分配。IDC對企業主管、CIO和其他業務領導的調查表明,到2012年全球企業在IT云服務上的開支將達到420億美元。
中國云計算的市場潛力不可忽視,云計算相關活動開始在中國展開。云計算得到普遍應用的條件之一是大規模的用戶網絡和信息資源,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網絡市場之一,并且擁有眾多中小企業,云計算的市場潛力很大。
云計算將影響終端軟、硬件行業,并加強終端設備間的融合,改變商業模式和生活方式。由于許多終端的功能將被放置在“云”中,終端市場呈現“瘦”趨勢——功能減少,以上網為主,同時由于各種終端能夠共享資源,各種終端設備間的融合也因此加快。
7﹒OLED顯示技術
OLED,通常被稱為有機發光顯示技術,在產品性能和生產成本上具備優勢,將取代LCD成為下一代顯示技術。
OLED不僅將成為下一代大尺寸顯示設備的主要面板,未來其他應用也十分廣泛。由于具備可彎曲的特性,OLED可制成便于攜帶的卷曲顯示器,如電子書等。它的單個像素尺寸可以相當小,適合應用在今后高速發展的微顯示設備中。OLED適于各種惡劣的使用環境:工作溫度范圍寬、耐沖擊、抗震動。OLED器件可用于照明,與其他光源相比具有高效、環保、安全等優點。
OLED市場增長迅速,正處于大規模應用的前夜。DisplaySearch數據顯示2008年第三季度OLED 全球銷售收入為1.41億美金, 同比增長60%。目前,OLED主要應用于手機、MP4等中小尺寸電子產品,未來OLED將進軍大尺寸電視市場。
中國OLED產業將迎來發展良機。目前世界OLED產業還處于產業化初期,只有少數幾家公司能夠量產真正對LCD構成威脅的AMOLED器件。在技術方面,中國與世界處于同一起跑線。OLED投資門檻和風險相對較低,投資規模約數千萬至數億美元。中國市場潛力巨大,是顯示產業終端制造和消費大國,可為OLED產業的發展注入持續的動力。
8﹒SNS社會化網絡技術
SNS是Social Network Software的縮寫, 是依據六度分割理論,旨在幫助人們建立社會性網絡的互聯網應用服務。
SNS商業價值備受主流肯定,知名SNS網站成為投資焦點。SNS具有私密性,符合大眾社交心理需求,能產生用戶黏性,其商業價值越來越得到主流的認同。
SNS對人們生活方式改變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通過SNS網絡化管理同學、同事關系,拉近了彼此距離,人脈擴張也變得便捷。SNS上朋友對產品的口碑推薦效果影響個人的購買決策,從而引導消費變革。手機SNS的興起使得普通大眾可以隨時隨地在網絡上展示自我,進行社交。到2007年底,中國5億手機用戶中已有5040萬人以手機為終端進入互聯網。
鑒于SNS的重要性,未來圍繞SNS事業的市場、標準之爭將愈演愈烈。國內外網站紛紛投入對中國SNS市場的角逐。
9﹒手機電視
中國廣電、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巨額投資手機電視,形成三足鼎立的發展態勢。中國移動于2004年開始向全球通GPRS用戶提供手機電視業務。中國聯通已經把手機電視定位為增值業務的工作重點,和12個電視頻道達成協議。中央電視臺在2006年,正式獲得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IPTV、手機電視、網絡電視全業務運營牌照,聯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兩大通訊運營商啟動CCTV手機電視業務。
手機電視市場的巨大利潤和強勁的發展勢頭,吸引著國內國外的通訊巨頭。手機電視已被認為是繼電視、廣播、報紙和互聯網之后的第 5 媒體形式,亦是電訊商、手機商的未來新利潤增長點。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07年全球手機電視市場規模為8億美元,2008年為12億美元,而2012年全球手機電視市場規模將達到48億美元。
10﹒食品檢測
2008年,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成為全球關注焦點問題之一。中國政府開始加強食品監管的各項標準并撥專款建設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國家藥監局著手研究和實施食品藥品監管系統基礎設施建設規劃項目,項目總投資88億元,中央政府投資63億元,地方政府投資25億元。2008年9月1日,國家質檢總局最新頒布的《食品標識管理規定》開始正式施行。
RFID食品跟蹤檢驗技術已經進入實用階段。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食品跟蹤技術,已經列入國家“金卡”工程。RFID具有無線即時讀取技術,給每一個市場中流通的食品貼上身份標簽,當食品出問題時,可以追溯每一個環節的處理信息,輕易追查到問題源頭。2008年奧運會已經啟用奧運食品安全系統,奧運食品將一律加貼RFID電子標簽,確保從農田到餐桌全程跟蹤食品的安全。
奧運之后,RFID食品跟蹤技術著手民用推廣。各類食品安全檢驗試紙紛紛推向市場。市場化推廣將使得各種試紙漸漸被消費者接受并使用,規模生產將使得各種試紙的價格逐漸下降,成為家居必備消耗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