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博弈:手機支付暗戰到底多久?
作者:華夏時報
來源:來源網絡(侵權刪)
日期:2009-05-18 08:55:05
摘要: 5月17日電信日,上海聯通將在全國55個城市正式啟動3G網絡商用的同時,正式推出其非接觸式通信(NFC)技術的手機支付業務,屆時,用戶將能通過購買內置NFC芯片的聯通3G手機以及購買NFC手機貼卡等方式體驗手機支付。
5月17日電信日,上海聯通將在全國55個城市正式啟動3G網絡商用的同時,正式推出其非接觸式通信(NFC)技術的手機支付業務,屆時,用戶將能通過購買內置NFC芯片的聯通3G手機以及購買NFC手機貼卡等方式體驗手機支付。
在此之前,中國移動已經高調宣布,他們將在明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推出手機門票業務。用戶只需換一張帶有NFC芯片功能的手機SIM卡,就能通過手機支付的方式,進入世博園參觀。
在3G正式展開的前夜,如何為客戶提供更愜意的增值業務,已經成為三家運營商角逐的焦點。易觀國際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手機支付市場規模將達到 19.74億元,手機支付用戶規模將達到8250萬人。國內手機支付商業模式的確立,以及市場環境的成熟,將會在這股龐大的市場潛力下加速進程。
暗戰已久
在2010年世博會的帶動下,上海成為目前手機支付競爭最為集中的地方之一。
有報道稱,中國移動在其相關技術取得關鍵性突破后,于今年5月先在上海開始手機無線支付的用戶招募。上海的麥當勞、星巴克、宜芝多面包房、申通地鐵等都被列為中國移動拓展手機無線支付的商家,今年在滬發展的商鋪目標為1000家。中國聯通則選擇了上海的公交體系作為突破口,其采用了NFC(近距離通訊)技術的“刷卡手機”已亮相。
據悉,這種手機內置了公交卡賬戶,在上海乘公交車、軌交、出租車時,可直接“刷手機”扣費。5月中旬,中國聯通還將手機支付作為在上海3G網絡的增值業務推出,吸引用戶通過NFC手機貼卡(掛墜)等方式體驗手機支付。
據為聯通提供NFC解決方案的復旦微電子公司副總經理俞軍透露,除了中國聯通以外,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也就推出手機支付業務及內置此種應用的終端與復旦微電子有過商談。
與3G競爭類似,運營商是最為活躍的市場因子,但比3G市場更為復雜的是,運營商在手機支付市場還要面臨對金融機構、商鋪的爭奪。早在幾年前,中國移動就與銀聯合資成立了聯動優勢公司來解決手機支付問題,業務覆蓋面包括了飛機票、電影票、戲票、彩票、保險等業務。而中國聯通則是于2004年聯合中國建設銀行推出了“神奇寶典”手機錢包,并與超過30家的移動支持企業有合作。業內專家張炎濱向記者表示,從日本手機支付市場的經驗看,運營商必須加大與商家的合作廣度。
除了渠道環節,終端設備廠商的神經也崩得很緊。《華夏時報》記者從諾基亞方面了解到,其首款連接SIM卡的NFC支付手機已于近日公布,相關負責人稱,它可以“取代錢包里的多種支付卡”。在手機支付已較為成熟的韓國市場錘煉多年的三星則是于上月底同北京郵電大學簽約,開設手機方向的碩博人才培養,手機支付等前沿技術將直接納入該方向的研究課題。同時,中興通訊等國內廠商也在不同場合表示出對手機支付的極大興趣。
此外,技術提供商的競爭也在加劇,以握奇智能為代表的SIMPass和以DoCoMo為代表的NFC是競爭的主力陣營。
據業內人士介紹,握奇的優勢在于2002年成為VISA國際組織最經濟智能卡項目首家中國銷售供應商后,成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東南亞移動運營商的 SIM卡重要供應商,2008年后,握奇智能又先后與建行、農行、央行建立合作關系,為開拓中國手機支付市場打下堅實基礎;而NFC產業鏈則有強大的上下游產業聯盟作為后盾,包括芯片商恩智浦、智能卡方面的金雅拓、運營商有AT&T、銀行有匯豐、信用卡組織有VISA。
前不久,在GSMA協會(移動通訊亞洲大會)的號召下,包括諾基亞等四大手機品牌及45家電信運營商都力挺單線協議(SWP)標準,這意味著以恩智浦及金雅拓主導的陣營大獲全勝。有分析認為,未來我們此項國家標準的推出將會成為NFC市場新的起點和拐點。
利益博弈
目前各商家還面臨著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就是,誰應該成為手機支付市場的主體,這將直接影響到未來的競爭格局。
有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從我國國情來看,以移動運營商為主體或是以銀行為主體單獨經營都存在很大的困難。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僅把手機支付作為提高客戶黏性手段,因此不會為手機小額支付等業務而做巨額的技術研發投入,租用移動運營商的網絡也不現實;而運營商在提供支付金融業務時其信用度又明顯不如銀行,而且一旦大規模發展,運營企業將會擁有非常龐大的短期沉淀資金,這與國家的金融政策發生抵觸。
有報道稱,之前有招商銀行某管理人員在一次會議上發表觀點認為,在手機上發展金融服務主要是銀行和運營商之間主導權的問題,如果這個合作關系處理得好,這塊的應用發展就會快很多。
但有分析稱,即便是移動運營商與銀行的“合作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包括無法實現跨行移動支付、各個銀行不同的接口標準會造成運營商成本的上升等。
“在移動運營商和銀行之間需要引入一個第三方來承擔協調和整合任務。”北京郵電大學從事通訊企業管理的韓剛等業內人士認為,這個第三方可以是銀聯,也可以是別的手機支付平臺。其中,銀聯在統一銀行之間標準上具有優勢,可以平衡許多利益關系,而獨立的手機支付服務平臺則需具備強大的資金和技術動力,同時有能力協調各方利益。據悉,支付寶公司已于近日確認其手機支付業務將進入正式推廣階段。
在此之前,中國移動已經高調宣布,他們將在明年上海世博會期間,推出手機門票業務。用戶只需換一張帶有NFC芯片功能的手機SIM卡,就能通過手機支付的方式,進入世博園參觀。
在3G正式展開的前夜,如何為客戶提供更愜意的增值業務,已經成為三家運營商角逐的焦點。易觀國際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手機支付市場規模將達到 19.74億元,手機支付用戶規模將達到8250萬人。國內手機支付商業模式的確立,以及市場環境的成熟,將會在這股龐大的市場潛力下加速進程。
暗戰已久
在2010年世博會的帶動下,上海成為目前手機支付競爭最為集中的地方之一。
有報道稱,中國移動在其相關技術取得關鍵性突破后,于今年5月先在上海開始手機無線支付的用戶招募。上海的麥當勞、星巴克、宜芝多面包房、申通地鐵等都被列為中國移動拓展手機無線支付的商家,今年在滬發展的商鋪目標為1000家。中國聯通則選擇了上海的公交體系作為突破口,其采用了NFC(近距離通訊)技術的“刷卡手機”已亮相。
據悉,這種手機內置了公交卡賬戶,在上海乘公交車、軌交、出租車時,可直接“刷手機”扣費。5月中旬,中國聯通還將手機支付作為在上海3G網絡的增值業務推出,吸引用戶通過NFC手機貼卡(掛墜)等方式體驗手機支付。
據為聯通提供NFC解決方案的復旦微電子公司副總經理俞軍透露,除了中國聯通以外,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也就推出手機支付業務及內置此種應用的終端與復旦微電子有過商談。
與3G競爭類似,運營商是最為活躍的市場因子,但比3G市場更為復雜的是,運營商在手機支付市場還要面臨對金融機構、商鋪的爭奪。早在幾年前,中國移動就與銀聯合資成立了聯動優勢公司來解決手機支付問題,業務覆蓋面包括了飛機票、電影票、戲票、彩票、保險等業務。而中國聯通則是于2004年聯合中國建設銀行推出了“神奇寶典”手機錢包,并與超過30家的移動支持企業有合作。業內專家張炎濱向記者表示,從日本手機支付市場的經驗看,運營商必須加大與商家的合作廣度。
除了渠道環節,終端設備廠商的神經也崩得很緊。《華夏時報》記者從諾基亞方面了解到,其首款連接SIM卡的NFC支付手機已于近日公布,相關負責人稱,它可以“取代錢包里的多種支付卡”。在手機支付已較為成熟的韓國市場錘煉多年的三星則是于上月底同北京郵電大學簽約,開設手機方向的碩博人才培養,手機支付等前沿技術將直接納入該方向的研究課題。同時,中興通訊等國內廠商也在不同場合表示出對手機支付的極大興趣。
此外,技術提供商的競爭也在加劇,以握奇智能為代表的SIMPass和以DoCoMo為代表的NFC是競爭的主力陣營。
據業內人士介紹,握奇的優勢在于2002年成為VISA國際組織最經濟智能卡項目首家中國銷售供應商后,成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東南亞移動運營商的 SIM卡重要供應商,2008年后,握奇智能又先后與建行、農行、央行建立合作關系,為開拓中國手機支付市場打下堅實基礎;而NFC產業鏈則有強大的上下游產業聯盟作為后盾,包括芯片商恩智浦、智能卡方面的金雅拓、運營商有AT&T、銀行有匯豐、信用卡組織有VISA。
前不久,在GSMA協會(移動通訊亞洲大會)的號召下,包括諾基亞等四大手機品牌及45家電信運營商都力挺單線協議(SWP)標準,這意味著以恩智浦及金雅拓主導的陣營大獲全勝。有分析認為,未來我們此項國家標準的推出將會成為NFC市場新的起點和拐點。
利益博弈
目前各商家還面臨著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就是,誰應該成為手機支付市場的主體,這將直接影響到未來的競爭格局。
有業內專家向記者表示,從我國國情來看,以移動運營商為主體或是以銀行為主體單獨經營都存在很大的困難。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僅把手機支付作為提高客戶黏性手段,因此不會為手機小額支付等業務而做巨額的技術研發投入,租用移動運營商的網絡也不現實;而運營商在提供支付金融業務時其信用度又明顯不如銀行,而且一旦大規模發展,運營企業將會擁有非常龐大的短期沉淀資金,這與國家的金融政策發生抵觸。
有報道稱,之前有招商銀行某管理人員在一次會議上發表觀點認為,在手機上發展金融服務主要是銀行和運營商之間主導權的問題,如果這個合作關系處理得好,這塊的應用發展就會快很多。
但有分析稱,即便是移動運營商與銀行的“合作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包括無法實現跨行移動支付、各個銀行不同的接口標準會造成運營商成本的上升等。
“在移動運營商和銀行之間需要引入一個第三方來承擔協調和整合任務。”北京郵電大學從事通訊企業管理的韓剛等業內人士認為,這個第三方可以是銀聯,也可以是別的手機支付平臺。其中,銀聯在統一銀行之間標準上具有優勢,可以平衡許多利益關系,而獨立的手機支付服務平臺則需具備強大的資金和技術動力,同時有能力協調各方利益。據悉,支付寶公司已于近日確認其手機支付業務將進入正式推廣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