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射頻識別技術專利分析

作者:美國專利律師 薛之揚 譚文曄
來源:科技日報
日期:2010-05-13 09:20:41
摘要: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9年底,中國大陸企業和個人擁有的美國RFID專利還不到10件,公布的專利申請不足30件,公布的PCT專利申請數量也不到10件。但是,中國的RFID技術發展的前景非常樂觀。
  射頻識別(RFID)技術是一種利用射頻通信實現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一個RFID系統通常由射頻標簽和讀寫器組成。RFID標簽又通常包括一個集成電路和一個射頻天線兩部分。RFID標簽可加入內存、傳感器、加密以及訪問控制等其他功能。RFID閱讀器通過查詢RFID標簽獲得存儲在標簽中的信息。RFID技術具有廣泛的實際應用,其中包括物流、供應鏈管理、圖書館物件跟蹤、醫療植入物、公路收費、公共交通、大樓進出管理、航空安全和國土安全。

  1973年頒發的美國專利US 3713148“帶記憶的被動無線電收發器”是RFID專利的鼻祖。近年來,隨著RFID技術日益普及以及其研發的飛速發展,RFID專利申請人和申請量逐年猛增。以美國專利為例,2000年頒布的RFID專利為118件,2005年為300多件,而2009年則達到1400件左右。

  通過對美國RFID專利的檢索和分析可以發現,截至2009年底,美國總共頒發了近5000件RFID專利。以專利持有人(包括機構和個人)的國別劃分,美國的專利持有人擁有RFID專利的數量最多(達2600多件),日本其次(近500件),再次是德國、韓國和中國臺灣(各近100件)。

  此外,為數不多的公司持有很大比例的專利件數。15家在RFID專利數量上領先的公司共擁有1300余件RFID技術專利,這些公司是國際商務機器公司(IBM)、美光公司(Micron)、摩托羅拉(Motorola)和訊寶科技(Symbol Tech,2006年被摩托羅拉收購)、易騰邁(Intermec)、施樂(Xerox)、3M、惠普(Hewlett-Packard)、富士通(Fujitsu)、艾利丹尼森(Avery Dennison)、Impinj公司、碼捷(Metrologic)公司、保點系統(Checkpoint System)、泰科電子(Tyco)屬下的先訊美資(Sensormatic)公司、SAP公司和索尼公司(Sony)。

  就具體專利而言,RFID專利可按標簽、閱讀器、系統和應用方法4方面來劃分。IBM擁有200多件RFID專利,其中過半是應用方法專利;美光公司的RFID專利近200件,其中以標簽和讀寫器專利居多,但該公司的專利大多是上世紀90年代提交的20多項專利申請的衍生專利,所以其覆蓋面并不與其數量相襯;摩托羅拉和訊寶科技合并后的專利組合十分強大,達170件,在數量上超過易騰邁;易騰邁則擁有一些關鍵專利,其質量與摩托羅拉和訊寶科技旗鼓相當,甚至略勝一籌。例如,易騰邁的美國專利US 6100804“射頻識別系統”(2000年頒發),其權利要求相當寬泛,在其他RFID專利申請中被引用近200次,顯示這是一件較有價值的專利。

  另外,RFID專利的分布也可從國際專利申請(PCT專利申請)上窺見一斑。在國際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數據庫中,共有2500多件RFID公布的PCT專利申請,申請持有量前10名的公司分別是訊寶科技、艾利丹尼森、3M公司、先訊美資公司、西門子公司、韓國的ETRI、恩智浦(NXP)、諾基亞(Nokia)、易騰邁和飛利浦。申請持有量前5名的國家分別是美國(1400多件)、德國(近200件)、韓國(150多件)和日本(近100件)。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9年底,中國大陸企業和個人擁有的美國RFID專利還不到10件,公布的專利申請不足30件,公布的PCT專利申請數量也不到10件。但是,中國的RFID技術發展的前景非常樂觀。2006年,中國制定發布了“中國射頻識別技術政策白皮書”,2009年11月又發布“中國射頻識別藍皮書”,建議性地提出了中國RFID技術的發展戰略、發展重點和發展措施。隨著開發RFID自主知識產權的力度加大和政府對國際專利申請的大力推動,我國有望在RFID專利的數量和質量上躋身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