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訪談報道  >  正文

聯通“聚焦”策略 切入萬億級物聯網市場

作者:舒文瓊
來源:通信世界周刊
日期:2010-09-19 14:30:05
摘要:物聯網的實際商用離不開產業鏈各環節的支持,尤其是各通信運營商。他們在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產業推廣等方面付出了不懈努力,而未來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運營商來解決。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中國聯通技術部物聯網辦公室馬彥主任,請他詳細介紹中國聯通的物聯網發展戰略,剖析物聯網發展的關鍵問題。
      自從2009年8月溫家寶總理提出建設“感知中國中心”以來,物聯網在我國已經走過了一年多的歷程。在此過程中,物聯網從概念討論走向實踐應用,在交通、農業、環保等多個領域生根、開花、結果。

      物聯網的實際商用離不開產業鏈各環節的支持,尤其是各通信運營商。他們在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產業推廣等方面付出了不懈努力,而未來還有更多的問題需要運營商來解決。為此,本刊記者采訪了中國聯通技術部物聯網辦公室馬彥主任,請他詳細介紹中國聯通的物聯網發展戰略,剖析物聯網發展的關鍵問題。

      切入多個領域

     《通信世界周刊》:您如何看待物聯網的發展前景,物聯網對于我國信息產業發展以及國家競爭力提升的重要性是什么?

      馬彥:物聯網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也將是信息產業新一輪競爭中的制高點。美國權威咨詢機構Forrester預測,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聯的業務跟人與人通信的業務相比,比例將達到30比1,物聯網將發展成一個萬億美元級的產業。在物聯網應用領域,中國和其它發達國家正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中國必須抓住歷史機遇,爭取在一些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方面建立自主化技術體系,形成可持續競爭力。 

     《通信世界周刊》:物聯網涉及末梢終端、網絡設備、應用平臺等環節,可服務個人、行業等多個領域,具有萬億級的規模,對于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中國聯通采取了怎樣的切入方式和切入角度?

      馬彥:物聯網是個非常龐雜的概念,中國聯通要想很好地切入物聯網市場就必須做到“聚焦”,這其中包括網絡的聚焦、定位的聚焦和應用領域的聚焦。

      在網絡方面,物聯網可采取的技術多種多樣,包括移動通信、固定通信、無線通信等,在每種技術下面又有許多具體的實現方式,如2G、GPRS、3G、Zigbee、Wi-Fi等,中國聯通將首先聚集在3G領先這個戰略上,選擇適合的組網方式,在滿足業務應用需求的同時,盡可能地降低用戶使用成本,例如在網絡末梢采用免費或者低成本的WLAN技術進行信息收斂,結合3G WCDMA上行,從而促進物聯網應用的快速普及和推廣。

      在應用領域方面,我們力行兩個堅持,即堅持應用與創新,堅持合作與開放。結合集團制定的“3G領先戰略”,提出了物聯網發展要以應用為著力點、注重商業模式的研究和創新、加大與產業鏈及社會各界在相關領域的合作、加大開放力度的思路,在當前要特別注重與移動業務緊密結合,那些和移動通信結合度高、對移動通信帶動作用大的是我們的主要發展方向。由于3G在國外發展比較成熟,因此我們借鑒國外運營商的經驗,認為交通、物流、自動化與監測、醫療保健、智能家居、金融支付以及公共事業等是目前可切實進入的領域。此外,我們還會密切跟蹤政府動態,特別關注國家在拉動內需、提高管理效率方面釋放出來的市場機會。

      物聯網可分為感知層、網絡層、應用層三個層級,這三個層級都離不開運營商。中國聯通在終端層上主要是整合資源,推進終端標準化、小型化、智能化、規模化和低成本化;在網絡層面主要是建立網絡與信息運營平臺,實現業務認證、分級管理、QoS和安全保障等運營支撐;在應用層的重點是合作開發,發展中間件,加快應用的推廣。
 
      現階段以智能管道為主

     《通信世界周刊》:在物聯網領域,運營商可以提供管道,也可以提供智能管道,還可以提供網絡和應用平臺,您如何看待這三種不同的運營模式?中國聯通采取了怎樣的模式?

      馬彥:單純的管道服務在物聯網應用初期或許可行,但是物聯網的規模發展將對網絡提出新的需求,要求運營商的服務向智能管道升級,所以我們提出來首先要做智能管道,現階段我們也是以智能管道為主的,應用主要以合作為主。

      運營模式的選擇和服務對象也密切相關。對于公眾需求明確、模式較為清晰、信息化程度較低的客戶領域,例如農業、物流、智能家居等,我們將開發業務中間件,整合應用,提供一攬子服務,滿足用戶快速部署業務和降低成本的需求,也就是做平臺提供商;對于信息化程度較高的行業客戶領域,例如電力、金融等,中國聯通的重點是提供用戶需要的通道、安全保障和業務支撐,通過合作方式,實現端到端服務,也就是做智能管道。

     《通信世界周刊》:物聯網對安全性有怎樣的要求,中國聯通如何保障物聯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馬彥:相對于傳統的互聯網而言,物聯網對信息傳輸有著更高的需求。例如,在銀行系統的網絡上,一個數據的錯誤可能會導致財產的巨大損失,在汽車的信息通信系統中,錯誤的或者延遲的信號發送可能會釀成大禍。目前,中國聯通已經將物聯網的服務標準提升至通信級別來對待,而非互聯網服務等級。隨著相關標準的成熟和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各項專門針對物聯網業務的安全和可靠性的手段還將陸續被采用。

      當然,不同的物聯網應用對安全性有著不同的要求,因此我們也會通過智能管道做到針對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層級的安全服務。

      標準化促成規模應用

     《通信世界周刊》:物聯網在我國已經提出一年有余,對于目前階段我國物聯網應用的發展狀況您如何評價?在促進物聯網應用繁榮、推進物聯網蓬勃發展方面您有哪些建議?

      馬彥:我國的物聯網應用發展非常迅速,目前主要集中在物流、交通和食品溯源等方面。目前業界達成共識將M2M的應用作為物聯網業務應用的初級階段,但是當前M2M的應用都比較零散,距離規模化的應用還有差距。這主要是由兩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行業內缺乏統一的標準,很多物聯網應用仍處于廠家各自為政的狀態,產業鏈各環節無法有效分工協作,產業分工不能細化,影響整個產業規模化的發展;其次,不同行業、企業之間的壁壘以及不同領域的信息孤島阻礙了信息的互聯,給信息融合造成了很多困難,使得物聯網所要求的“普遍互聯”難以真正實現。

      物聯網產業結構異常復雜,涉及終端制造商、系統集成商、網絡運營商等諸多環節。在上萬億產值的物聯網產業中,各個環節各有所長,只有強強聯合才能提供面向客戶的完整產品解決方案。而標準化是產業聯合的重要條件,它是系統集成的基礎。因此,物聯網產業的成功,亟需從整個產業鏈的橫向分工上進一步明確,從標準化、開放性、互通性方面進一步規范和加強,才能實現物聯網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此外,在推動物聯網發展的過程中,政府需要促進良性產業環境的培育,協調產業鏈各方的利益,在國家政策制定和重大示范工程實施中充分發揮電信運營企業在產業鏈中的核心地位,從而避免盲目投資的發生,促進產業鏈的規范有效競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強做大,走向世界。

     《通信世界周刊》:標準化對于物聯網發展的意義重大,請問在標準化方面中國聯通做了哪些推進工作?

      馬彥:中國聯通較早地參與到了物聯網標準的制定工作。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成立了中國物聯網標準聯合工作組,中國聯通已經參與其中,此外,中國聯通還是多個物聯網標準化組織的成員。

      中國聯通研究院參與了國家的物聯網發展規劃的研究工作,參與到了標準的制定工作。這些課題涉及10多個子項目,涵蓋電力、智能家居、物流等領域。

      除了國家級的標準外,中國聯通也啟動了一系列的企業標準規范制定工作,比如車載SIM卡規范、2.4G和13.56MHz非接觸SIM規范等。

      四大策略支撐發展 

     《通信世界周刊》:下一階段,中國聯通將進入物聯網的哪些應用領域?為推進物聯網的順利發展,中國聯通在人員、組織、研發等方面相應提供什么樣的支撐?

       馬彥:中國聯通目前已在交通物流、城市管理、公眾客戶、金融領域開展了試點,下一步將拓展到電力、醫療、工業生產制造、電信企業運營管理、能源、農業生產和傳媒業務等11個領域,中國聯通從四個方面支撐向物聯網更廣泛領域的發展。

      在組織上,中國聯通集團成立了物聯網辦公室,各省有物聯網工作小組,小組由省公司副總牽頭,相關部門參與其中。

      在科研上,中國聯通近期在無錫成立物聯網研究院,該研究院作為中國聯通的物聯網基地,將全面負責物聯網方面的技術和應用研發工作,包括業務支撐、平臺研發和管理、終端測試和試驗等。

      物聯網要發展,需要提高認識、普及知識、掌握技能,因此教育培訓需要先行。中國聯通積極提高員工對于物聯網的認識和理解,近期在無錫將開展三次全國性的大規模系統培訓,今后這樣的培訓還會陸續展開。

      在規劃制定方面,中國聯通從三個層面展開工作。首先,中國聯通積極參與了發改委的相關規劃,其中部分項目以中國聯通為主;在集團層面,中國聯通結合國家的規劃研究,制定了長遠發展規劃和滾動發展規劃;在地方層面,各省公司也參與到了所在省的物聯網發展規劃。在規劃制定過程中,我們還要密切關注國家和各省市“十二五”規劃的制定,尤其是做好物聯網業務發展規劃的銜接,同時和產業鏈相關廠商積極溝通,共同促進物聯網產業的繁榮發展。

      觀點

      愛立信:為了推動物聯網市場的規模化發展,運營商應當積極參與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同時,要充分結合典型行業應用的特點,制定針對不同行業的具體標準。如果對某個行業的了解不夠深入,那么運營商和產業鏈上下游廠商的合作則非常重要。

      中興:在開放式的物聯網環境中,使用云計算技術是非常必要的。這是因為隨著業務的發展,大量自定義業務同時運行,對平臺造成巨大壓力,CPU處理能力以及內存容量均難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要;此外,運營商長期積累了大量閑置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有必要加以利用。

      大唐:目前物聯網發展存在四個短板:一是標準不夠成熟,二是應用較為零散,三是新興物聯網企業融資難,四是物聯網產業缺乏主導者和整合者。

      思科:使人類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更為便捷和有趣是物聯網的發展方向,如果看不到這些價值取向,那么一切都無從談起。

      方案 

      華為:華為的M2M產品涵蓋模塊、管理平臺、應用系統等方面。其M2M商用模塊具備寬溫度適應性、高可靠性、高穩定性,可防潮、抗震、防塵、防靜電和抗干擾等;支持多種接口,有多個串口與外界進行通信,支持USB接口;支持Audio功能,可提供兩路模擬音頻;可為用戶提供多個邏輯編程接口,方便用戶擴展外圍器件。華為的M2M管理平臺具備電信級的終端管理能力,能夠提供托管服務和行業之間信息的協同,還提供開放的、面向應用的開發環境。在行業應用方面,華為在多個領域進行了探索和實踐,推出了包括數字城管、智能交通、數字醫療、數字運維等一系列行業應用解決方案。 

      芯訊通:從2002年開始芯訊通著手做M2M無線模塊,目前其M2M模塊涵蓋2G、3G等多種制式,服務多個行業領域。其中,SIM5216是一款HSDPA/WCDMA/GSM/GPRS/EDGE制式的模塊,SIM5218是一款HSUPA/WCDMA/GSM/GPRS/EDGE制式的模塊,SIM4100D是一款TD-SCDMA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