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用電器離中國普通家庭還有多遠?
作者:喬索
來源:慧聰智能家居網
日期:2010-10-18 09:40:17
摘要:十年前,包括海爾、海信在內的國內品牌早已著手開發智能家電,但是直到2009年,國內最大的智能家電廠商海爾集團的智能家電銷售額也只有5.2億元,而海爾集團當年的銷售總額為1243億元,智能家電所占比重不足0.5%,智能家電部也成為海爾集團旗下最羸弱的部門。時至今日,到底智能家電離中國普通家庭還有多遠?
智能家用電器是微處理器和計算機技術引入家電設備后形成的家電產品,具有自動監測自身故障、自動測量、自動控制、自動調節,并具備通信功能可以實現互動的家電設備。智能控制技術、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家電自動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可能。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同一類產品的智能程度也有很大差別,一般可分成單項智能和多項智能。十年前,包括海爾、海信在內的國內品牌早已著手開發智能家電,但是直到2009年,國內最大的智能家電廠商海爾集團的智能家電銷售額也只有5.2億元,而海爾集團當年的銷售總額為1243億元,智能家電所占比重不足0.5%,智能家電部也成為海爾集團旗下最羸弱的部門。時至今日,到底智能家電離中國普通家庭還有多遠?
影響智能家電普及的3個主要因素是技術成熟程度、使用環境條件和用戶的需求。
智能家電創新的關鍵在于采用了先進控制技術,從而使家用電器從一種機械式的用具變成一種具有智能的設備。除家用電器所涉及的技術之外,開發智能家用電器所涉及的主要技術是智能控制、傳感器、計算機、通信等項技術。智能家電主要朝三個方向發展:多種智能化、自適應進化、網絡化。智能家用電器產品和配套應用所需的智能控制、智能傳感器、RFID、通訊及網絡等關鍵技術正在逐步成熟。與傳統自動控制系統相比,智能控制系統具有變結構特點,能總體自尋優,具有自適應、自組織、自學習和自協調能力。智能家用電器目前所采用的智能控制技術主要是模糊控制。模糊邏輯及其控制技術也存在一個不足的地方,即沒有學習能力,從而使模糊控制家電產品難以積累經驗。家用電器在運行過程中存在外部環境差異、內部零件損耗及用戶使用習慣的問題,這就需要家用電器能對這些狀態進行學習。因此高檔次的智能家用電器已經用到神經網絡技術(也叫神經網絡模糊控制技術)。多種智能化是家用電器盡可能在其特有的工作功能中模擬多種人的智能思維或智能活動的功能。自適應進化是家用電器根據自身狀態和外界環境自動優化工作方式和過程的能力,這種能力使得家用電器在其生命周期中都能處于最有效率、最節省能源和最好品質狀態。網絡化是智能家用電器發展的重要趨勢,網絡化的家用電器可以由用戶實現遠程控制,在家用電器之間也可以實現互操作。目前相關技術的發展已經能夠滿足開發智能家用電器的基本需求。不同企業間開發的技術標準不同,彼此無法兼容,各智能家電企業推出的解決方案都是根據其自己的內部標準而定,難以得到行業的普遍認可。因此,加快智能家電相關標準制定也成為其加快普及的關鍵之一。
基礎設施不完善是智能家電發展的一大障礙,其中主要的瓶頸是家庭網絡傳輸速度。目前連接家庭中各電器的是無線網絡,傳輸只能達到250K左右,大多數家庭通過ADSL接入互聯網的速度也只有512K,光纖傳輸可以將這一速度增至10兆以上,光纖入戶已成為智能家電普及的一道門檻。目前國內正在實施的三網融合及智能電網試點將打通這一瓶頸。三網融合正在國內逐步實施,估計這一進程大約需要5年左右。國家電網正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包括“電力光纖到戶”在內的智能電網試點,“電力光纖到戶”為智能電網跨界三網融合奠定了基礎,融合后的光纖不僅可以輸送電能,而且還可以搭載互聯網、電信、廣播電視信號和物聯網的需求,而這也將催生更為全面的智能家居和智能家電服務。
目前智能家電產品的價位也比較高,由于基礎設施不完善在大多數家庭不能很好地發揮其功能。
用戶的需求是與產品的實用性和價位相關,絕大多數用戶不會買一個并不適用的、大部分功能是擺設的智能家電,客戶的經濟承受能力是與產品的性價比成正比的。因此智能家電的普及還要看它在功能上是否更貼近老百姓的需要,在價格上是否具有較高的性價比,這就需要智能家電企業與IT、廣電、電信等多種產業合作,提供更好、更實用的智能家電產品,這樣才能加快智能家電的普及進度。
中國智能家電現狀調查
十年前,包括海爾、海信在內的國內品牌也早已著手開發智能家電。
海爾的智能冰箱不僅可以儲存食物,而且可以通過與網絡連接,實現了冰箱與冰箱里的食品、與超市的食品、與人類之間自由溝通;其智能洗衣機具有自動識別電網負荷、洗滌劑品類、衣物布質、自來水水質及污垢的臟污、家庭水電費的管理、網上購物等功能。
但當,現在智能家電基本沒有銷售空間,產品也僅僅局限于展覽會。以海爾集團為例,該公司早在2005年就為所有家電產品預留有可隨時升級為智能家電的智能接口,但時至今日,智能家電仍未成為市場的主流產品。
2009年,海爾集團智能家電的銷售額為5.2億元,而海爾集團當年的銷售總額為1243億元,智能家電所占比重不足0.5%,智能家電部也成為海爾集團旗下最羸弱的部門。
目前,國家電網正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包括“電力光纖到戶”在內的智能電網試點,“電力光纖到戶”為智能電網跨界三網融合奠定了基礎,融合后的光纖不僅可以輸送電能,而且還可以搭載互聯網、電信、廣播電視信號和物聯網的需求,而這也將催生更為全面的智能家居和智能家電服務。
國脈物聯網技術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到2015年,中國智能家居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240億元。
試圖借智能電網開辟新市場的家電企業比比皆是。2009年3月,海爾集團與國家電網旗下的國網信通簽訂戰略協議,全面啟動智慧用電計劃。同時,海爾集團將智能家電列為戰略發展方向,僅研發人員就多達260多人,2009年,這個團隊共拿到研發經費3億多元。
“智能家電將覆蓋所有的家電領域,未來三五年,智能家電增長五六倍不成問題。”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陳鋼說。
智能電網“電力光纖到戶”將催生智能家居和智能用電,用戶將大量需求復合智能電網技術標準、可報告用電信息、具備遠程控制等功能的家電產品,家電廠商應該在家電研發方面做好準備。
影響智能家電普及的3個主要因素是技術成熟程度、使用環境條件和用戶的需求。
智能家電創新的關鍵在于采用了先進控制技術,從而使家用電器從一種機械式的用具變成一種具有智能的設備。除家用電器所涉及的技術之外,開發智能家用電器所涉及的主要技術是智能控制、傳感器、計算機、通信等項技術。智能家電主要朝三個方向發展:多種智能化、自適應進化、網絡化。智能家用電器產品和配套應用所需的智能控制、智能傳感器、RFID、通訊及網絡等關鍵技術正在逐步成熟。與傳統自動控制系統相比,智能控制系統具有變結構特點,能總體自尋優,具有自適應、自組織、自學習和自協調能力。智能家用電器目前所采用的智能控制技術主要是模糊控制。模糊邏輯及其控制技術也存在一個不足的地方,即沒有學習能力,從而使模糊控制家電產品難以積累經驗。家用電器在運行過程中存在外部環境差異、內部零件損耗及用戶使用習慣的問題,這就需要家用電器能對這些狀態進行學習。因此高檔次的智能家用電器已經用到神經網絡技術(也叫神經網絡模糊控制技術)。多種智能化是家用電器盡可能在其特有的工作功能中模擬多種人的智能思維或智能活動的功能。自適應進化是家用電器根據自身狀態和外界環境自動優化工作方式和過程的能力,這種能力使得家用電器在其生命周期中都能處于最有效率、最節省能源和最好品質狀態。網絡化是智能家用電器發展的重要趨勢,網絡化的家用電器可以由用戶實現遠程控制,在家用電器之間也可以實現互操作。目前相關技術的發展已經能夠滿足開發智能家用電器的基本需求。不同企業間開發的技術標準不同,彼此無法兼容,各智能家電企業推出的解決方案都是根據其自己的內部標準而定,難以得到行業的普遍認可。因此,加快智能家電相關標準制定也成為其加快普及的關鍵之一。
基礎設施不完善是智能家電發展的一大障礙,其中主要的瓶頸是家庭網絡傳輸速度。目前連接家庭中各電器的是無線網絡,傳輸只能達到250K左右,大多數家庭通過ADSL接入互聯網的速度也只有512K,光纖傳輸可以將這一速度增至10兆以上,光纖入戶已成為智能家電普及的一道門檻。目前國內正在實施的三網融合及智能電網試點將打通這一瓶頸。三網融合正在國內逐步實施,估計這一進程大約需要5年左右。國家電網正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包括“電力光纖到戶”在內的智能電網試點,“電力光纖到戶”為智能電網跨界三網融合奠定了基礎,融合后的光纖不僅可以輸送電能,而且還可以搭載互聯網、電信、廣播電視信號和物聯網的需求,而這也將催生更為全面的智能家居和智能家電服務。
目前智能家電產品的價位也比較高,由于基礎設施不完善在大多數家庭不能很好地發揮其功能。
用戶的需求是與產品的實用性和價位相關,絕大多數用戶不會買一個并不適用的、大部分功能是擺設的智能家電,客戶的經濟承受能力是與產品的性價比成正比的。因此智能家電的普及還要看它在功能上是否更貼近老百姓的需要,在價格上是否具有較高的性價比,這就需要智能家電企業與IT、廣電、電信等多種產業合作,提供更好、更實用的智能家電產品,這樣才能加快智能家電的普及進度。
中國智能家電現狀調查
十年前,包括海爾、海信在內的國內品牌也早已著手開發智能家電。
海爾的智能冰箱不僅可以儲存食物,而且可以通過與網絡連接,實現了冰箱與冰箱里的食品、與超市的食品、與人類之間自由溝通;其智能洗衣機具有自動識別電網負荷、洗滌劑品類、衣物布質、自來水水質及污垢的臟污、家庭水電費的管理、網上購物等功能。
但當,現在智能家電基本沒有銷售空間,產品也僅僅局限于展覽會。以海爾集團為例,該公司早在2005年就為所有家電產品預留有可隨時升級為智能家電的智能接口,但時至今日,智能家電仍未成為市場的主流產品。
2009年,海爾集團智能家電的銷售額為5.2億元,而海爾集團當年的銷售總額為1243億元,智能家電所占比重不足0.5%,智能家電部也成為海爾集團旗下最羸弱的部門。
目前,國家電網正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包括“電力光纖到戶”在內的智能電網試點,“電力光纖到戶”為智能電網跨界三網融合奠定了基礎,融合后的光纖不僅可以輸送電能,而且還可以搭載互聯網、電信、廣播電視信號和物聯網的需求,而這也將催生更為全面的智能家居和智能家電服務。
國脈物聯網技術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到2015年,中國智能家居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240億元。
試圖借智能電網開辟新市場的家電企業比比皆是。2009年3月,海爾集團與國家電網旗下的國網信通簽訂戰略協議,全面啟動智慧用電計劃。同時,海爾集團將智能家電列為戰略發展方向,僅研發人員就多達260多人,2009年,這個團隊共拿到研發經費3億多元。
“智能家電將覆蓋所有的家電領域,未來三五年,智能家電增長五六倍不成問題。”中國家電協會副秘書長陳鋼說。
智能電網“電力光纖到戶”將催生智能家居和智能用電,用戶將大量需求復合智能電網技術標準、可報告用電信息、具備遠程控制等功能的家電產品,家電廠商應該在家電研發方面做好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