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物聯網產業觸手可及

千里之外為你把脈
龔先生在金華當地醫院住院,通過基于物聯網技術的網絡醫療平臺,便得到了浙醫一院專家的會診服務,不僅避免了輾轉至杭州耽誤病情,而且也省去了不少額外費用。
“網絡醫療平臺的意義就在于,縣級醫院也可以享受省級醫院專家的服務。”開發這套網絡醫療平臺的杭州邦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仇建峰說。
目前,我國城鄉醫療資源兩極分化現象較為嚴重。衛生部的調查顯示,我國占總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衛生資源,絕大多數高素質醫生和高質量醫療設備均集中在大中城市。而網絡醫療平臺運用物聯網技術,可以通過大醫院——小醫院——社區(鄉鎮)醫院——家庭的聯網結構,實現醫療資源的充分共享。
邦泰科技開發的這套網絡醫療平臺,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將小醫院病房內終端監護設備的各項數據、圖像等,實時傳輸到省級大醫院的專家交流端,省級醫院的專家組通過這一交流端,對異地病人進行會診,實現“面對面”交流,并給出診療意見。
目前在浙江,通過網絡醫療平臺,包括浙醫一院、省人民醫院、省立同德醫院等省級大醫院,已經與省內多個地區的近80家市縣醫院和近30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網,無論在金華、衢州還是舟山,當地住院病人都可以得到省級醫療專家的遠程會診、門診服務。
“將來,一個家庭只要通過一個健康終端,便可將家庭成員每天的各項健康體征傳輸到信息中心,一旦出現異常,相關醫院馬上會對你做出應急診療,或是遠程會診、或是緊急救護。總之,這一系統會實時監測你的健康狀況,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醫療服務。”仇建峰說,這就是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醫療”。
大米產地一測便知
實際上,除了醫療領域,物聯網技術在交通、物流、安防、環保、食品等多個產業,都已經有了實際應用,浙江一些企業在這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
一袋大米放在面前,如果不是專業人士,也許很難分辨出它的產地究竟是東北還是江蘇。但是,通過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近紅外分析儀,任何人都能輕而易舉地分辨出究竟是東北米還是江蘇米。
“除了大米,包括蘋果、大閘蟹等食品,都可以進行產地辨認。”杭州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這些都是通過物聯網技術的分析儀和傳感器完成的。
產地辨認是為了避免以次充好,而聚光科技開發的分析儀,在食品安全領域也有很大作為,可以對食物中的農藥殘留、重金屬殘留、有害有毒元素、病原微生物等指標進行分析。“例如牛奶中含有三聚氰胺,也可以通過這種分析儀快速檢測。”
除了食品領域,在公共安全領域,物聯網技術也有很大的利用空間。
浙江經濟
轉型升級
2009年12月底,金華的龔先生突然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當地醫院初步診斷為疑似甲型H1N1流感,隨即將龔先生轉入ICU重癥病房進行監護。
由于龔先生病情危重,當地醫院立即向杭州浙醫一院申請了遠程危重癥持續監控,幾分鐘后,通過一套先進的網絡醫療平臺,龔先生的心跳、血壓、脈搏、血糖、體溫等一系列數據以及現場圖像,都實時傳輸到了浙醫一院遠程監護平臺的幾臺顯示器上。
隨后,浙醫一院ICU科室方強主任醫師、蘇群副主任醫師等專家通過網絡醫療平臺對龔先生進行遠程監護,并指導治療。經過9天的持續監護,龔先生的病情逐步好轉,并確診為重癥肺炎,排除了疑似甲型H1N1流感,經過治療后已痊愈出院。
實際上,這一網絡醫療平臺是物聯網技術的一個典型應用。
當不少人對于“物聯網”這一概念的理解還有些模糊的時候,浙江一些高新技術企業已經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了交通、安防、環保、醫療、食品等多個產業,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物聯網技術正在變得觸手可及。
聚光科技開發的公共設施安全應用平臺,在橋梁、隧道、大樓內通過光纖傳感器,可以監測溫度、振動等物理量,實現火災預警、建筑安全狀態等一系列監測,一旦出現異常即可進行應急處理,從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在煤礦井下,也可安裝可燃氣體報警和礦工定位系統,有效避免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發生。
物聯網助推轉型升級
無論是遠程醫療、食品安全檢測,還是公共安全預警,物聯網技術已經從許多細枝末節中,滲入我們的生活。在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物聯網技術逐漸扮演起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最近,浙江省許多企業和地方政府領導來到杭州家和智能控股有限公司,探討如何將物聯網技術與當地的傳統制造業進行融合。將傳統的“安全門”改造成“智慧門”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安全門產業的物聯網應用并不復雜。”家和智能董事長方正平說,利用裝在門上的傳感器,房間內的溫度、濕度、門鎖狀態等都可以進行實時檢測,一旦發生火災,傳感器的溫度便會立即升高;一旦門鎖異常開動,也會立即反應到傳感器上。住戶即使不在家,也能通過手機得到實時信息,進行應急處理或及時報警。
實際上對于浙江的塊狀經濟而言,無論是小家電還是機床設備,都可以通過與物聯網進行有效融合,提高產品附加值和技術含量,從而擺脫以往低成本、低附加值的產業特征,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
浙江搶占物聯網經濟制高點
物聯網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后,世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培育和發展物聯網產業,對于加快浙江工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新興產業、走產業高端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目前,杭州物聯網技術研究和應用研究總體走在全國前列,在無線傳感網、射頻識別、物聯網技術應用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核心技術,在工業控制、電力安全監控、區域入侵防范、建筑能耗監測、智能交通、環境監測等方面的產業化取得了較好的進展,為物聯網產業化應用打下了良好基礎。
杭州市已經聯合浙江省工業經濟研究所啟動物聯網產業調研和發展規劃編制工作,提出“感知杭州”的發展愿景,并將于今年5月召開以“綠色智慧城市”為主題的論壇。
除了杭州,嘉興已成為國內第一個步入無線傳感網項目產業化的城市。目前嘉興擁有物聯網領域發明專利181項,占據了國內物聯網領域80%的發明專利。到2015年,嘉興市欲實現無線傳感網絡銷售超100億元,到2020年,銷售超1000億元。
3月中旬,浙江省成立了物聯網產業規劃編制小組,關于浙江省物聯網產業規劃的框架目前已基本明確,5月初將完成物聯網產業的規劃編制工作。這一思路是——把浙江打造成國家級物聯網產業基地,建成以杭州為核心,嘉興、溫州樂清為“兩翼”的物聯網產業集群;成立物聯網“產學研用”聯盟,設立浙江省物聯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據預測,到2015年,浙江省物聯網產業產值將達2000億元以上。
物聯網:又稱傳感網,是指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等裝置與互聯網相結合所形成的網絡,目的是讓所有物品都能夠遠程感知和控制,并與互聯網結合成一個更加智慧的生產、生活體系,是互聯網的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