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質監局:無條碼氣瓶五一后將無法充裝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蘇州新聞網
日期:2011-03-31 09:42:24
摘要:氣瓶作為一種移動式特種設備,易燃易爆有毒,且流動性大,廣泛分布于大小工業企業、居民家中和賓館、飯店等人員聚集場所。我市自2008年以來連續3年發生氣瓶爆炸事故,造成4死4傷。為了根治氣瓶充裝管理市場的混亂,蘇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今天(3月30日)上午召開氣瓶條碼工作動員會,從5月1日起,沒有條碼的氣瓶將無法充裝。
氣瓶作為一種移動式特種設備,易燃易爆有毒,且流動性大,廣泛分布于大小工業企業、居民家中和賓館、飯店等人員聚集場所。我市自2008年以來連續3年發生氣瓶爆炸事故,造成4死4傷。為了根治氣瓶充裝管理市場的混亂,蘇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今天(3月30日)上午召開氣瓶條碼工作動員會,從5月1日起,沒有條碼的氣瓶將無法充裝。
“一瓶一碼”是指市質監局對全市流通氣瓶逐一“體檢”,合格的氣瓶會獲得一張“身份證”。每個氣瓶將配套充裝電子稱、掃描設備、聯鎖裝置,通過網絡數據交換,實現氣瓶制造、充裝、檢驗、使用登記等信息的互通。原本的人工充裝會被電腦系統的自動操作所取代,沒有安裝條碼的“黑氣瓶”或是過期、無檔案的氣瓶,都將無法進行充氣。
根據目前統計,蘇州氣瓶在用量約220萬只,按照4年一次的檢驗周期估算,每年至少應該檢驗55萬只氣瓶,但是去年送檢數量僅有33萬只。超期瓶、報廢瓶在市場上大量流通。截止2011年3月,全市共有123家氣瓶充裝單位,其中包括57家液化石油氣充裝單位。約70%氣瓶充裝、檢驗單位屬于小型民營企業,個別企業主和管理人員法制意識不強,為追求經濟利益,過期瓶、翻新瓶的充氣照單全收。另外,目前氣瓶的日常管理還是采用人眼識別氣瓶標識,人工記錄氣瓶編號的傳統手工作業方式,不僅速度慢、而且容易出錯。一旦氣瓶流失由于無檔案或檔案錯誤也難以找尋,造成嚴重的市場隱患。
“一瓶一碼”是指市質監局對全市流通氣瓶逐一“體檢”,合格的氣瓶會獲得一張“身份證”。每個氣瓶將配套充裝電子稱、掃描設備、聯鎖裝置,通過網絡數據交換,實現氣瓶制造、充裝、檢驗、使用登記等信息的互通。原本的人工充裝會被電腦系統的自動操作所取代,沒有安裝條碼的“黑氣瓶”或是過期、無檔案的氣瓶,都將無法進行充氣。
根據目前統計,蘇州氣瓶在用量約220萬只,按照4年一次的檢驗周期估算,每年至少應該檢驗55萬只氣瓶,但是去年送檢數量僅有33萬只。超期瓶、報廢瓶在市場上大量流通。截止2011年3月,全市共有123家氣瓶充裝單位,其中包括57家液化石油氣充裝單位。約70%氣瓶充裝、檢驗單位屬于小型民營企業,個別企業主和管理人員法制意識不強,為追求經濟利益,過期瓶、翻新瓶的充氣照單全收。另外,目前氣瓶的日常管理還是采用人眼識別氣瓶標識,人工記錄氣瓶編號的傳統手工作業方式,不僅速度慢、而且容易出錯。一旦氣瓶流失由于無檔案或檔案錯誤也難以找尋,造成嚴重的市場隱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