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國華:規劃戰略產業要有前瞻眼光
作者:姚傳富
                        來源:中國信息產業網-人民郵電報
                        日期:2011-03-10 15:36:43
                    摘要:“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院長童國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新技術和應用面臨更多風險和挑戰,政府在制定戰略時要用前瞻性、超越性的眼光去規劃信息產業技術發展,應將寬帶光纖通信上升為國家戰略來推動建設實施,只有這樣才能占領新的制高點,立于不敗之地。
                    
                    
用前瞻的眼光規劃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童國華這次上會帶來兩個建議。一是建議國家用超越的眼光規劃戰略性新興產業。童國華表示,信息產業是新興戰略性產業中最重要的產業之一。他建議,“十二五”期間繼續將信息通信產業作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支點去推動與發展。
童國華認為,當前全球信息通信產業正在發生重要的新變化,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戰略性退出設備制造領域,轉向了以行業應用和互聯網應用為主。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與新的行業技術的應用相結合,催生了新的商業模式,涌現出以谷歌和蘋果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企業,在更高更新的領域,發達國家已經搶占了制高點。我國在信息通信領域的規劃和布局,“十二五”期間還有很多需要攻克的難關。在制定戰略方面,需要有前瞻性和超越性的眼光。
此外,隨著技術和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高科技產業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屬性也正在發生變化。高投入、高風險屬性依然存在,卻沒有了高回報。往往一項新技術和新產品推出沒有多久,就被更新的技術和產品取代,企業所獲得的效益甚至連研發投入都收不回來。這給企業帶來了新的困難和風險,也是作為一個企業難以難以支撐的,需要國家在政府采購、應用推廣等方面繼續給予支持。
童國華還呼吁,建設更加和諧的信息通信產業鏈。近年來,隨著信息通信資費的不斷下降,運營商為了降低成本,對通信設備采購進行壓價。在設備集采中,甲乙雙方地位不對等,造成了設備廠商互相壓價、產品質量下降等問題。電信運營商過度擠壓設備制造商,給制造商帶來了更大的生存壓力。
繼續加大對光纖通信的投資和支持
“光纖通信是未來網絡的重要支撐,‘十二五’期間只能加大投入而不能削弱。”童國華告訴記者,他帶來的第二個建議是希望國家繼續加大對光纖通信領域的投資和政策支持。童國華認為,“十一五”期間,我國光通信領域已成為我國與發達國家差距最小的領域之一,在部分技術和應用領域,我國已走在世界前列,引領全球發展潮流。“十二五”期間,光通信的地位不能降低,光網絡的基礎性作用還要給予充分重視,在國家重大專項中不能沒有光通信項目。要把寬帶作為國家級戰略來推進、建設和實施。光通信作為未來信息社會的基礎性網絡,對智慧城市、物聯網建設、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都將發揮重要的支撐作用。寬帶建設從短期效益看能拉動投資,長遠考慮是未來信息社會最基本的網絡基礎。
童國華表示,物聯網也好、云計算和智慧城市也好,目前都還處在戰略布局階段,還沒有形成很明顯的產業化和經濟效益。國家應根據各地產業基礎和發展條件,合理規劃、有序發展,對條件比較成熟的地方,給予重點扶持和政策鼓勵,避免盲目發展和一哄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