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KAIST大學金大勇:物聯網與IPv6技術
6月17日,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上海市分會主辦,上海市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承辦的“2011中國國際物聯網大會暨展覽會”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隆重召開。以下是韓國KAIST大學Auto—ID實驗室副主任——金大勇在展覽會上的演講實錄:
【韓國KAIST大學Auto—ID實驗室副主任——金大勇 演講題目:物聯網與IPv6技術】:我來自于韓國大學,我叫金大勇。我們看了很多科幻的電影,在很多科幻電影當中實際上可以看到未來很多物聯網的應用。我們主要是要來實現這樣的夢想,讓好萊塢的東西可以變成商用化的東西。
這是一個有名的美國生活肥皂劇——生活大爆炸。劇中有個人在賣發夾,問一個工程師說怎么樣賣發卡可以賣得更多?他說你為什么不連上藍牙,這樣就可以賣得更多了。在這里已經可以看到物聯網的應用,感覺這個大潮已經來臨。這里有一個發出端,如果是女朋友發夾上有藍牙的話,就可以知道女朋友在哪里了。另外還有一些認證的識別系統。
我有同事談到IP4,我認為IP4還不夠,有時候IP4的系統還不是很穩定,如何來連接這么不同的協議,可能還需要全球獨一無二的識別系統。就好像電影當中提到很多的技術,首先因為有了CCTV系統以后所有的一切都被拍攝、傳感,然后這些信息被傳感以后就送到了中央的實驗室,這些信息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提供給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
在物聯網時代,可以美夢成真,比如說通過打一些手勢就可以進行網絡的編成等等,基本上手都不用碰到鍵盤。我們就是做這方面的研究。
最近很多人都在談兩個話題,其中一個是通訊。看一下中間,我們把東西分成不同的類別。比如EPC。有一種是它沒有計算能力、沒有計算的資源,就是一個客觀的物體,還有一種是有集裝箱的識別,或者是有傳感器的識別標簽,可以用于比較大的網絡,或者是港口,以及消費者電子中,比如個人信用卡等。為了支持這些東西我們今天采用很多無線、有線的方式,比如wifI等,通過網絡連接方式把這些連接在一起。甚至還在家里采用了一些可以使家居智能化的方式,物聯網給我們提供這一切可能。
怎么樣實現?在通訊協議方面我們需要一些軟件的基礎架構。比如必須要有一個很好的檔案庫,在這個檔案庫進行搜索,有一點像上網時候使用GOOGLE一樣,傳感信息也是如此,必須要把信息存儲在一個數據庫里,需要的時候還可以智能地提取,這是一個大挑戰。
另外我們也在做一些其他的物聯網應用。現在Facebook非常地流行,讓人們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比如如何進行更經常性地溝通。
然后來談談物聯網如何讓生活更美好希望。同一個系統可以支持很多不同的網絡,首先你有沒有一個上端的云,不能強迫他們采用IPv6,因為他們的數字端口非常小,所以不能強迫他們采用IPv6。
另外還有一些定名服務用于物聯網,這非常關鍵。相當于在網絡上給一個域名一樣,像人的名字一樣,對每個物體可以叫出一個名字來。另外還需要一個網關,就像互聯網的網關一樣,這樣就必須要有一個網絡地址,由此可以通過世界各地來介入到物聯網的網絡中,這是基于IT的網絡。比如我剛才也談到所謂定名服務,還有網關的地址服務,這些都是基于識別身份的物聯網基礎。
比如一個制造商它把一個所謂的標簽貼到產品上,你希望從標簽上獲得更多的服務,可以知道這個產品在哪里。如果你獲得它信息的話可以直接了解這個標簽上的物體在世界上的什么地方。
來談一下我們所做的項目,基于ID的網絡架構。我們做了一個基于IPv6的物聯網。通過這個方式來把所有的物品接到互聯網上去,而且可以提供一個更大的地址空間,讓很多的東西都可以加上自己的地址,另外它還有一個非常清晰化的物聯網連接,可以幫助資源連接入網。
基于現有的技術還開發了面向未來的應用。比如RETF6,現在還開發了傳感器的網絡。和之前所采用的移動性管理和安保方面的陸游管理架構一樣,它們必須要在全球進行同步化,所以不遺余力地推廣我們所推行的協議。
這是我們所做的一個示范項目,這個示范項目有什么用?在英特網上你搜索東西的話經常有容量的控制,沒辦法輸入這么多的東西,它有一個容量的限制,但我們可以設立一個所謂的演講服務器,然后把所需要的圖片和大的文件都扔在這里面,只要把域名輸進去,然后這些東西可以通過很快的搜索碼來跳出來,從所謂的演講服務器當中跳出來,由此可以把很多模塊、圖像、視頻等等提取出來。通過這種基礎架構所有在結構中的東西都可以被聯入英特網。
時間關系,就不多說了。這是一個歐洲委員會贊助的項目,將在明年實施。思科,其他一些公司都參加了這個項目,這個項目的目的就是如何把異質性的網絡都放入IPv6的架構當中。
謝謝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