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后牌照時代:如何撬開千億級手機支付市場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中國金融網
日期:2011-06-13 16:02:14
摘要:據業內資深人士介紹,手機支付的普及模式會遵循先虛擬后實物,先線上后線下的方向發展,也即先發展遠程移動支付,再發展近場支付的產業布局。
    千億級的手機支付市場

  繼卡類支付、網絡支付后,手機支付儼然成為新寵,李開復將包括手機支付在內的移動互聯網產業的快速發展比喻為“第四波浪潮” 。艾瑞咨詢研究則指出,2010年,我國移動支付市場整體規模達到202.5億元,同比增長31.1%;預計2011年移動支付市場將迎來更加強勁的增長;2012年手機支付交易規模有望超過1000億元。錢袋網執行董事孫江濤也曾預言,2011年是中國手機支付行業爆發式發展元年。

  手機支付是支付方式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這主要受益于手機用戶普及、新一代移動通訊及安全技術的成熟、用戶渴望便捷消費的市場需求積累。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手機用戶已超過9億,可謂人手一部,而3G技術在中國市場上成功商用并普及,使得手機承接并擴展支付功能獲得了堅實的平臺基礎。

  除了中國市場擁有龐大的手機用戶基數,近些年來從互聯網發展起來的第三方支付也積累了龐大的用戶群,“而且這些用戶是有實際支付需求的,他們懂得如何在互聯網上消費,未來也能夠很容易地接受在移動互聯網上消費,有消費需求自然就能帶動手機支付業務”,財付通總經理劉穎麒這樣解釋。另外,據3G門戶《2010年手機銀行用戶調研報告》顯示,手機用戶希望使用手機支付業務時能夠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而這正好契合了當前中國市場發展的需要。

  超級市場如何健康成長

  首批支付牌照的發放,是第三方支付產業發展的里程碑。手機支付是牌照許可經營的關鍵業務領域之一。支付牌照的發放結束了十多年第三方支付產業的“無證經營”的尷尬環境,支付牌照給了第三方支付產業最迫切需要的國家信用基礎,有了國家信用,意味著持牌企業能夠光明正大地獲得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和信任。獲得政府主管部門頒發的牌照,意味著成為“正規軍”,此次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錢袋網執行董事孫江濤在接受有關媒體采訪時如此比喻獲得牌照的意義。有了國家許可,引入政府監督,有利于規范第三方支付產業的良性發展,消除了整個產業鏈各個環節相關機構的后顧之憂,鼓勵了產業鏈上各企業大膽進行技術創新。

  隨著手機功能擴展,手機早已不僅僅是通訊終端,用戶對手機依賴度不斷提升,因此,手機系統癱瘓、數據丟失、用戶個人信息泄露、阻塞網絡通信,以及惡意扣費等手機安全問題也日漸引起手機用戶的關注。手機支付直接涉及到用戶的經濟安全,安全的支付技術顯然是移動支付市場健康成長的關鍵要素。一方面,傳統的互聯網安全軟件供應商紛紛介入移動互聯網平臺,為手機支付提供軟件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基于硬件的安全解決方案成果喜人,例如PKI數據安全體系的成功應用為發展移動支付提供堅實的擴張基礎。更為慶幸的是自2010年9月1日以來中國開始實施手機實名制,意味著用戶的個人信息將和公安局身份系統連接,保證了移動互聯網上構成立約、交易雙方的身份都是真實的,為運營商和第三方電子支付企業開展手機支付提供了可能。

  如何撬開千億級手機支付市場

  據業內資深人士介紹,手機支付的普及模式會遵循先虛擬后實物,先線上后線下的方向發展,也即先發展遠程移動支付,再發展近場支付的產業布局。

  近兩年國內圍繞爭奪移動支付市場的主動權,以銀聯為代表的銀行系,三大運營商,支付寶、錢袋網等在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分別紛紛推出自己的移動支付方案。在近場支付領域,由于支付標準的缺失使得市場競爭顯得有些混亂。

      近場支付領域,不論標準如何,都涉及到POS機等支付終端的大規模升級改造和部署,同時為了支持近場支付而更換手機、手機卡等方式同樣增加了移動支付市場的拓展成本。顯然這不是一種迅速打開市場的戰略方案。在遠程支付領域,得益于第三方支付機構在互聯網的成功運作的經驗,進行戰略發展方案的移植,無疑有助于第三方支付機構快速適應移動互聯網。雖然中國市場有著龐大的手機用戶基數,但移動互聯網并不適用于所有手機用戶,市場能否照顧到遠程移動需求,超越移動互聯網,把手機打造成移動支付平臺,還需要更多完善的技術要求。這能否實現呢?

  在此次獲得支付牌照的企業中,作為唯一專注于手機支付的錢袋網似乎給了我們信心和答案。錢袋網和中國銀聯合作推出手機錢袋卡,它將銀行卡植入手機內的金融智能芯片,是一種基于硬件的安全的手機支付方案。支付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數據通過硬件加密,可防暴力攻擊,具有極高的安全性;手機錢袋卡還兼容市面上的各種手機操作系統,全面支持各手機運營商網絡;其基于硬件的安全解決方案和遠程支付的發展戰略或許為后牌照時代的移動支付產業布局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嘗試和希望。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