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無限 門禁系統的“原點論”
大千世界,“原點”無所不在。“原點”可以是道路的起點,可以是長河的源頭,可以是坐標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同樣,門禁系統中的“原點”,可以是從簡單到復雜的加密手段,可以是從有限到無限的通訊方式,可以是從“死物”識別進化成生物識別,可以是從單兵作戰的獨行俠變身為整合平臺的中心。
從簡單到復雜的加密手段:Mifare卡→CPU卡
自從Philips公司發明了簡單高效的Mifare 1芯片之后,這種簡單的非接觸邏輯加密卡技術以其低廉的成本,簡明的交易流程,較簡單的系統架構,迅速得到了用戶的青睞,并得到了快速的應用和發展。但隨著非接觸邏輯加密卡不斷應用的過程,非接觸邏輯加密卡技術的不足之處也日益暴露,難以滿足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復雜的多應用的需求。特別是2008年10月,互聯網上公布了破解MIFARE CLASSIC IC芯片(以下簡稱M1芯片)密碼的方法,不法分子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很低的經濟成本對采用該芯片的各類“一卡通”、門禁卡進行非法充值或復制,帶來很大的社會安全隱患。因此,非接觸CPU卡智能卡技術正成為一種技術上更新換代的選擇。
“原點論”:一個簡單的原點變成了一個復雜的原點。
從有限到無限的通訊方式:RS485→TCP/IP
在傳輸距離和門禁點位數上,RS485通訊方式的理論距離只有1200米,在實際應用中這個距離受門禁點的多寡還會有所減少;理論上一條總線可以帶256臺控制器,而在實際應用中,因為環境、通訊距離的不同,一般一條總線只能帶幾十臺控制器;并且,還存在實時性差和數據易丟失等弊端。
基于TCP/IP協議的網絡化門禁,由于輸出為數字信號,可輕松達成與其他系統的數據共享;并且,TCP/IP協議作為通用協議,在系統兼容方面幾乎可以做到無障礙,在門禁控制器數量上幾乎不受控制。另外,基于TCP/IP協議的網絡化門禁在內部上采用了更為先進的微處理器,傳輸速度快、容量大、實時性強,適應大用戶量的出入口控制(如10萬級用戶、100萬出入記錄等),便于實現與監控、報警、消防等系統的實時聯動、集成及遠程(Web)控制,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安全性。
“原點論”:原點數目從有限制升級為無限制。
從“死物”識別進化成生物識別:ID卡識別→指紋識別
無論是Mifare 1卡還是CPU卡,跟門禁系統讀卡器都是讀取一張內置用戶個人信息的ID卡,通過讀取這些信息來識別用戶是否獲得授權。這些ID卡不但容易損壞,而且還會有被盜竊的風險。為了盡可能降低風險,聰明的人類開發出了生物識別門禁,通過讀取用戶的指紋、虹膜、聲音等不可復制、完全不同的身體信息對用戶的身份進行判斷。畢竟,用戶的手指、虹膜和聲音,很難盜竊,損壞的機率也遠遠比ID卡低得多。
“原點論”:以前的原點是“死的”,現在的原點是“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