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地方標準先行 市場規范利好產業龍頭
我國安防行業在標準制定和推行方面再下一城。
記者10日從業內獲悉,視頻監控國家標準修訂的相關工作已經正式啟動。而截至目前,上海、廣東等地的視頻監控地方標準制定更先行一步,相繼出臺。業內人士認為,市場的規范將進一步促進產業集中,利好龍頭企業。
《中國安防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十二五”期間要加快推進安防立法工作,完善規章制度和規范標準。在此背景下,廣東省日前召開了安防攝像機廣東省地方標準制定研討會,討論了《安全防范視頻監控彩色攝像機通用技術要求》草案。
這意味著繼上海之后,廣東也將出臺視頻監控彩色攝像機技術標準。
“在視頻監控領域,包括清晰度在內的許多關鍵指標都是遵從上世紀90年代的老國標,這樣的標準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需求。特別是在視頻監控的源頭——攝像機領域。”據上海安全防范報警協會高級工程師孫國強介紹,現在很多案件偵破都要依靠視頻監控,攝像機達不到要求,后續監控系統的圖像質量也就很難達標。
也正因此,孫國強坦言,“地方不能等著國標出臺,只有通過地方規范性文件來保證本地市場的技術標準能夠與時俱進。”就在去年,上海先后出臺了兩份相關文件,規范本地市場的安防監控用攝像機市場,提高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圖像質量。
廣東省安防協會也向記者表示,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是安全技術防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社會公共安全活動中有著其他安全防范措施難以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市場上的攝像機產品魚龍混雜,有些單位甚至以次充好,嚴重影響了視頻監控系統的整體質量。
據悉,廣東將于近期召開第二次標準制定工作會議,視頻監控彩色攝像機的廣東標準也即將明確。
分析人士表示,地方規范性文件的率先出臺具有標志性意義,也將對國標的修訂起到促進作用。
“地方制定規范性文件對于視頻監控系統中攝像機的要求只會更高,這意味著一批不符合技術標準的企業將被淘汰出局。”在海康威視副總裁鄭一波看來,龍頭企業的市場空間不僅不會受到影響,反而有望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