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TD-LTE試驗網啟動 諾西等承建4G測試中心
作者:RFID世界網 收編
來源:通信產業報
日期:2011-06-29 09:53:09
摘要:2011年6月19日下午,“臺灣TD-LTE試驗網啟動儀式”在臺灣新北市板橋“T-Park”隆重舉行。
一直堅信“走出去”是TD-LTE發展至關重要的因素,從這一點來說,TD-LTE目標不僅限于兩岸,更要瞄準全世界。
“兩岸共同努力推動TD-LTE的發展,目標不僅限于兩岸,更要瞄準全世界。”在“臺灣TD-LTE試驗網啟動儀式”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奚國華言簡意賅。在TD-SCDMA逐漸完善之后,TD-LTE的進展又成為海內外的焦點。
2011年6月19日下午,“臺灣TD-LTE試驗網啟動儀式”在臺灣新北市板橋“T-Park”隆重舉行。作為分會場,中國移動北京總部大樓與臺北主會場之間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卻又意義深遠的高清視頻連線。說其別開生面,是因為對話的雙方跨越了海峽:一方是身在臺北啟動儀式現場,以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和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名譽理事長身份前來的奚國華與臺灣遠傳電信董事長徐旭東,而另一方則是身在北京的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
借力于兩岸“雙劍合璧”的力量,TD-LTE全球化有望走出實質性一步。
供應鏈效應
作為嫁接3G與4G之間的標準,TD-LTE的發展對于中國移動而言不容有失。相比于TD-SCDMA時期中國移動的“孤軍奮戰”,TD-LTE在全球的受歡迎程度明顯提升。
但是相比于軟銀等海外運營商的青睞,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遠傳電信對于TD-LTE有著更重要的意義,借力電子基礎雄厚的中國臺灣地區,TD-LTE有望在4G標準的競爭中走的更遠。“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TD-LTE未來將與歐美主導的4G技術(FDD-LTE)平分天下,臺灣芯片、終端供應鏈將扮演關鍵角色。”奚國華表示。在啟動儀式現場,華為進行了TD-LTE空口演示流媒體視頻和數據下載業務。同時,中國臺灣企業包括達威、HTC、ASUS、Acer、BandRich、聯發科技、晨星等還展示了TD-LTE終端基帶芯片、TD-LTE終端數據卡等產品。
此次臺灣TD-LTE試驗網的建設,無疑已經彰顯了兩岸優勢結合的力量。中國移動將為該試驗網提供技術與應用支持,華為公司將提供試驗網所需的TD-LTE設備與技術支持。臺灣遠傳電信將在大陸相關企業的協助與支持下,在臺灣開展TD-LTE網絡建設與試驗工作,并為臺灣相關芯片、終端、業務應用等企業提供TD-LTE測試試驗環境。
據了解,臺灣TD-LTE試驗網是繼2009年臺灣威寶電信TD-SCDMA試驗網成功開通后,兩岸在TDD領域的又一次攜手。
據了解,幾乎與試驗網啟動同時,臺灣首座TD-LTE測試中心也在新竹成立。諾基亞西門子通信與臺灣交通大學共同攜手建置全臺首座4G TD-LTE測試中心,目的是為了配合TD-LTE試驗網在兩岸的部署和應用。
亟需“走出去”
中國移動一直堅信“走出去”是TD-LTE發展至關重要的因素。通信行業多年發展的經驗告訴人們,對于一項技術或者一個產業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技術是否先進,而是成本。而降低成本最好的辦法就是擴大產業規模,形成規模經濟效應。這也是中國移動一直力推TD-LTE國際化的原因。
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曾多次表示,TD-LTE的發展面臨來自FDD陣營的強烈競爭,必須在FDD發展壯大之前,將TD-LTE推廣到全球主要市場。截至目前,全球有20多家運營商表示未來將采用或試驗TD-LTE網絡,而宣布將采用FDDLTE網絡的運營商已經達到60多家。相比之下,FDDLTE產業比TD-LTE更成熟。美國運營商Verizon已經于2010年開始大規模啟動FDDLTE網絡,預計今年年底Verizon在美國市場的商用LTE網絡將達到170個。
為了推動TD-LTE產業的成熟,國內成立了TD-LTE工作組。工作組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和中國移動共同牽頭,包括31個單位成員。除了相關機構、聯盟和3家運營商,還包括11家系統設備廠商、10家芯片廠商、3家終端廠商、1家儀表廠商。據記者了解,中國TD-LTE規模試驗已進入業務試用階段,根據規劃中國移動在去年明確的TD-LTE預商用網部署規模中,六個試點城市共建3060個TD-LTE基站,每城市約500個。此外,亞洲運營商BhartiAirtel、Re-liance等也在TD-LTE試驗上投入重兵,和記黃埔還在北歐建設了LTEFDD和TD-LTE雙模網絡,有望后續在亞洲也開展雙網試驗。
“三邊”策略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TD-LTE規模試驗以形成商用能力為目標,通過進一步擴大部署和應用的規模,進而實現端到端產品達到規模商用的成熟度,并帶動國際運營商選擇和部署TD-LTE。此前,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總工陳金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就現階段而言,TD-LTE主要采取‘三邊’策略。”所謂三邊策略,即邊研發,邊標準,邊商用。正因為如此,在TD-LTE規模化試驗中,中國移動將在下半年測試支持IPv6的TD-LTE終端。
在專家看來,三邊策略一方面能夠保證TD-LTE-A在4G中的標準的進展同步,另一方面則是力圖將眾多缺陷解決在測試階段。據部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王志勤介紹,TD-LTE規模試驗進展時稱,目前TD-LTE在系統上已與FDD基本同步,并率先采用了智能天線。
從技術上講,TD-LTE利用了與FDDLTE相同的核心網絡,不僅共享大部分FDD設計和標準,與FDDLTE具有內在無縫互操作性。其UMTS核心網絡組件也可升級支持EPC功能,TDD/FDD終端用戶的數據速率基本相當。而兩種技術的主要差異在于,TDD可以提供更多下行容量,可以非常靈活地分配更多的下行資源以滿足實際數據使用,而FDD則能提供更好的覆蓋。
目前,LTE正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在技術上仍需不斷改進,產業鏈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而這也是TD-LTE面臨的問題。
TD-LTE測試進程
截至目前,參加工信部和中國移動組織的TD-LTE規模試驗網測試的六城市(深圳、廣州、南京、上海、杭州、廈門)已基本完成第一階段建網,已經入場的各系統設備廠商均已完成熱點連片覆蓋規劃,并開通了首個基站,完成了首個TD-LTE電話呼叫。
參加測試的系統設備廠商包括華為、中興通訊、大唐移動、諾基亞西門子通信、上海貝爾、愛立信、普天、新郵通、烽火通信、三星等11家,較早進場的為8家。每家系統設備廠商將承建100個宏基站和10個微基站。6個城市除廈門只有諾西一家廠商外,上海、杭州、廣州、深圳、南京各有兩家廠商。
“兩岸共同努力推動TD-LTE的發展,目標不僅限于兩岸,更要瞄準全世界。”在“臺灣TD-LTE試驗網啟動儀式”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奚國華言簡意賅。在TD-SCDMA逐漸完善之后,TD-LTE的進展又成為海內外的焦點。
2011年6月19日下午,“臺灣TD-LTE試驗網啟動儀式”在臺灣新北市板橋“T-Park”隆重舉行。作為分會場,中國移動北京總部大樓與臺北主會場之間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卻又意義深遠的高清視頻連線。說其別開生面,是因為對話的雙方跨越了海峽:一方是身在臺北啟動儀式現場,以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和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名譽理事長身份前來的奚國華與臺灣遠傳電信董事長徐旭東,而另一方則是身在北京的中國移動董事長王建宙。
借力于兩岸“雙劍合璧”的力量,TD-LTE全球化有望走出實質性一步。
供應鏈效應
作為嫁接3G與4G之間的標準,TD-LTE的發展對于中國移動而言不容有失。相比于TD-SCDMA時期中國移動的“孤軍奮戰”,TD-LTE在全球的受歡迎程度明顯提升。
但是相比于軟銀等海外運營商的青睞,來自中國臺灣地區的遠傳電信對于TD-LTE有著更重要的意義,借力電子基礎雄厚的中國臺灣地區,TD-LTE有望在4G標準的競爭中走的更遠。“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TD-LTE未來將與歐美主導的4G技術(FDD-LTE)平分天下,臺灣芯片、終端供應鏈將扮演關鍵角色。”奚國華表示。在啟動儀式現場,華為進行了TD-LTE空口演示流媒體視頻和數據下載業務。同時,中國臺灣企業包括達威、HTC、ASUS、Acer、BandRich、聯發科技、晨星等還展示了TD-LTE終端基帶芯片、TD-LTE終端數據卡等產品。
此次臺灣TD-LTE試驗網的建設,無疑已經彰顯了兩岸優勢結合的力量。中國移動將為該試驗網提供技術與應用支持,華為公司將提供試驗網所需的TD-LTE設備與技術支持。臺灣遠傳電信將在大陸相關企業的協助與支持下,在臺灣開展TD-LTE網絡建設與試驗工作,并為臺灣相關芯片、終端、業務應用等企業提供TD-LTE測試試驗環境。
據了解,臺灣TD-LTE試驗網是繼2009年臺灣威寶電信TD-SCDMA試驗網成功開通后,兩岸在TDD領域的又一次攜手。
據了解,幾乎與試驗網啟動同時,臺灣首座TD-LTE測試中心也在新竹成立。諾基亞西門子通信與臺灣交通大學共同攜手建置全臺首座4G TD-LTE測試中心,目的是為了配合TD-LTE試驗網在兩岸的部署和應用。
亟需“走出去”
中國移動一直堅信“走出去”是TD-LTE發展至關重要的因素。通信行業多年發展的經驗告訴人們,對于一項技術或者一個產業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技術是否先進,而是成本。而降低成本最好的辦法就是擴大產業規模,形成規模經濟效應。這也是中國移動一直力推TD-LTE國際化的原因。
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曾多次表示,TD-LTE的發展面臨來自FDD陣營的強烈競爭,必須在FDD發展壯大之前,將TD-LTE推廣到全球主要市場。截至目前,全球有20多家運營商表示未來將采用或試驗TD-LTE網絡,而宣布將采用FDDLTE網絡的運營商已經達到60多家。相比之下,FDDLTE產業比TD-LTE更成熟。美國運營商Verizon已經于2010年開始大規模啟動FDDLTE網絡,預計今年年底Verizon在美國市場的商用LTE網絡將達到170個。
為了推動TD-LTE產業的成熟,國內成立了TD-LTE工作組。工作組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和中國移動共同牽頭,包括31個單位成員。除了相關機構、聯盟和3家運營商,還包括11家系統設備廠商、10家芯片廠商、3家終端廠商、1家儀表廠商。據記者了解,中國TD-LTE規模試驗已進入業務試用階段,根據規劃中國移動在去年明確的TD-LTE預商用網部署規模中,六個試點城市共建3060個TD-LTE基站,每城市約500個。此外,亞洲運營商BhartiAirtel、Re-liance等也在TD-LTE試驗上投入重兵,和記黃埔還在北歐建設了LTEFDD和TD-LTE雙模網絡,有望后續在亞洲也開展雙網試驗。
“三邊”策略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規劃,TD-LTE規模試驗以形成商用能力為目標,通過進一步擴大部署和應用的規模,進而實現端到端產品達到規模商用的成熟度,并帶動國際運營商選擇和部署TD-LTE。此前,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總工陳金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就現階段而言,TD-LTE主要采取‘三邊’策略。”所謂三邊策略,即邊研發,邊標準,邊商用。正因為如此,在TD-LTE規模化試驗中,中國移動將在下半年測試支持IPv6的TD-LTE終端。
在專家看來,三邊策略一方面能夠保證TD-LTE-A在4G中的標準的進展同步,另一方面則是力圖將眾多缺陷解決在測試階段。據部電信研究院副總工王志勤介紹,TD-LTE規模試驗進展時稱,目前TD-LTE在系統上已與FDD基本同步,并率先采用了智能天線。
從技術上講,TD-LTE利用了與FDDLTE相同的核心網絡,不僅共享大部分FDD設計和標準,與FDDLTE具有內在無縫互操作性。其UMTS核心網絡組件也可升級支持EPC功能,TDD/FDD終端用戶的數據速率基本相當。而兩種技術的主要差異在于,TDD可以提供更多下行容量,可以非常靈活地分配更多的下行資源以滿足實際數據使用,而FDD則能提供更好的覆蓋。
目前,LTE正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在技術上仍需不斷改進,產業鏈還有待進一步完善,而這也是TD-LTE面臨的問題。
TD-LTE測試進程
截至目前,參加工信部和中國移動組織的TD-LTE規模試驗網測試的六城市(深圳、廣州、南京、上海、杭州、廈門)已基本完成第一階段建網,已經入場的各系統設備廠商均已完成熱點連片覆蓋規劃,并開通了首個基站,完成了首個TD-LTE電話呼叫。
參加測試的系統設備廠商包括華為、中興通訊、大唐移動、諾基亞西門子通信、上海貝爾、愛立信、普天、新郵通、烽火通信、三星等11家,較早進場的為8家。每家系統設備廠商將承建100個宏基站和10個微基站。6個城市除廈門只有諾西一家廠商外,上海、杭州、廣州、深圳、南京各有兩家廠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