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匯區副區長趙惠琴談智慧城市促進徐匯產業轉型
作者:金琳
                        來源:上海商報
                        日期:2011-06-15 10:49:27
                    摘要:不久的將來,顧客可以在徐家匯商場內用手機實現移動支付,通過短信平臺即時了解商場促銷等信息,通過3D的網上商城體驗沉浸式網絡購物、逛商場的樂趣。近日,徐匯區副區長趙惠琴接受商報記者獨家專訪時描繪了一幅智慧城市的圖景,“智慧城市是一個由物、服務、人聯合起來的互聯網,以此推動城區功能智能化。”
                    
                         不久的將來,顧客可以在徐家匯商場內用手機實現移動支付,通過短信平臺即時了解商場促銷等信息,通過3D的網上商城體驗沉浸式網絡購物、逛商場的樂趣。近日,徐匯區副區長趙惠琴接受商報記者獨家專訪時描繪了一幅智慧城市的圖景,“智慧城市是一個由物、服務、人聯合起來的互聯網,以此推動城區功能智能化。” 
智慧城市
首先聚焦公共服務領域
趙惠琴告訴商報記者,徐匯區智慧城市建設將努力實現“兩個率先”:率先實現光纖全覆蓋。到2012年,家庭寬帶用戶互聯網平均接入帶寬達到20M,家庭用戶寬帶普及率90%;率先實現無線寬帶全覆蓋。到2012年,無線寬帶接入能力達到3M以上。
“在漕河涇等園區,目前已經實現了園區買單、用戶免費上網的模式。這種模式也有望進一步在徐家匯地區推開,提升商圈吸引力。”趙惠琴說,徐匯區政府的公共服務投入上的花費一直領先于全市平均水平。
如今,信息化建設如火如荼,政府怎么把錢花到刀刃上?
對此,徐匯區將首先著眼于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加快研究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社區、智慧城管建設的整體方案。比如,徐匯區作為上海健康信息網工程的試點區縣之一,目前,已經啟動了基于健康檔案的衛生信息化工程,推進醫療智能化、診療無紙化、傳輸數字化、平臺集約化,最終打造一個群眾普遍受益的“健康云”。
智慧城市的推進還將分區域展開。“先從徐家匯商圈、漕河涇開發區和徐匯濱江等地區著手。”
“今年社會零售銷售額增長最快的是網上銷售,徐家匯商圈可以把傳統營銷模式和電子商務嫁接在一起。人們逛商場前可以先通過3G網絡神游3D徐家匯,打折、促銷信息提前掌握。”另外,徐匯濱江正在建設上海市低碳示范區,物聯網技術將在智能交通、建筑節能、城市照明等多個領域得到更好地應用。
扶持政策
招商引資向服務業傾斜
趙惠琴透露,徐匯區已經將智慧城區的建設納入到產業發展的整體框架中,來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我們將徐匯區所有的產業政策扶持做了一個‘兜底翻’,以此適應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
趙惠琴說,房地產調控政策對于徐匯區的影響有限,因為當前現代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度達37.6%。“這更加堅定了我們調結構的信心,在招商引資上將盡量向服務業傾斜。‘十二五’期末,現代服務業對徐匯經濟的貢獻度可達到40%左右。”
“目前勢頭不錯。”1-4月份,徐匯區金融服務業的營業收入貢獻度達到14.3%,增長速度非常快。
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徐匯區政府和漕河涇開發區發展總公司以“區區合作”綜合協調辦公室為平臺,加大第二產業退出,進軍第三產業。通過這些政策,漕河涇開發區正在實現二次騰飛,如上海儀電的存量房面積原本是30余萬平方米,通過拆屋騰鳥、樓宇改擴建后,有望新增40余萬平方米。
“目前,徐匯區已經有淘米網、萬達信息(20.700,0.00,0.00%)等一大批明星企業。通過‘智慧城區’建設,我們力爭到2012年全區集成電路、通信制造、新型顯示業規模達170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規模達330億元。”
相關鏈接
徐匯撥千萬元優化人才環境
徐匯區區委、區政府決定,把有限的區級財力用于人才建設的“軟配套”。今年初,徐匯區撥出1000萬元設專項資金,為區內的中標軟、普華基礎軟件、萬達信息和上海貝嶺(7.44,0.05,0.68%)等4家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牽頭企業優化完善人才環境。
中標軟獲批300萬元,他們決定拿出50萬元用于支付高級人才的租房費用,今年1月,已有4名高級人才住進了公司免費提供的住房,房租為每月5000元。同時,中標軟還計劃設人才津貼,分A、B、C三檔,每月津貼分別為5000元、3000元、2000元,受益人員占總人數6%;
普華基礎軟件也獲得了300萬元資助,他們的用途為:向關鍵人員發放一次性住房補貼,從2萬元到10萬元不等,受益人員18名。同時,拿這筆錢與科委聯合設立“科技創新獎勵基金”,一次性獎勵1萬元到4萬元不等,受益者將達55人。
                    
                智慧城市
首先聚焦公共服務領域
趙惠琴告訴商報記者,徐匯區智慧城市建設將努力實現“兩個率先”:率先實現光纖全覆蓋。到2012年,家庭寬帶用戶互聯網平均接入帶寬達到20M,家庭用戶寬帶普及率90%;率先實現無線寬帶全覆蓋。到2012年,無線寬帶接入能力達到3M以上。
“在漕河涇等園區,目前已經實現了園區買單、用戶免費上網的模式。這種模式也有望進一步在徐家匯地區推開,提升商圈吸引力。”趙惠琴說,徐匯區政府的公共服務投入上的花費一直領先于全市平均水平。
如今,信息化建設如火如荼,政府怎么把錢花到刀刃上?
對此,徐匯區將首先著眼于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加快研究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社區、智慧城管建設的整體方案。比如,徐匯區作為上海健康信息網工程的試點區縣之一,目前,已經啟動了基于健康檔案的衛生信息化工程,推進醫療智能化、診療無紙化、傳輸數字化、平臺集約化,最終打造一個群眾普遍受益的“健康云”。
智慧城市的推進還將分區域展開。“先從徐家匯商圈、漕河涇開發區和徐匯濱江等地區著手。”
“今年社會零售銷售額增長最快的是網上銷售,徐家匯商圈可以把傳統營銷模式和電子商務嫁接在一起。人們逛商場前可以先通過3G網絡神游3D徐家匯,打折、促銷信息提前掌握。”另外,徐匯濱江正在建設上海市低碳示范區,物聯網技術將在智能交通、建筑節能、城市照明等多個領域得到更好地應用。
扶持政策
招商引資向服務業傾斜
趙惠琴透露,徐匯區已經將智慧城區的建設納入到產業發展的整體框架中,來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我們將徐匯區所有的產業政策扶持做了一個‘兜底翻’,以此適應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的發展。”
趙惠琴說,房地產調控政策對于徐匯區的影響有限,因為當前現代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度達37.6%。“這更加堅定了我們調結構的信心,在招商引資上將盡量向服務業傾斜。‘十二五’期末,現代服務業對徐匯經濟的貢獻度可達到40%左右。”
“目前勢頭不錯。”1-4月份,徐匯區金融服務業的營業收入貢獻度達到14.3%,增長速度非常快。
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徐匯區政府和漕河涇開發區發展總公司以“區區合作”綜合協調辦公室為平臺,加大第二產業退出,進軍第三產業。通過這些政策,漕河涇開發區正在實現二次騰飛,如上海儀電的存量房面積原本是30余萬平方米,通過拆屋騰鳥、樓宇改擴建后,有望新增40余萬平方米。
“目前,徐匯區已經有淘米網、萬達信息(20.700,0.00,0.00%)等一大批明星企業。通過‘智慧城區’建設,我們力爭到2012年全區集成電路、通信制造、新型顯示業規模達170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規模達330億元。”
相關鏈接
徐匯撥千萬元優化人才環境
徐匯區區委、區政府決定,把有限的區級財力用于人才建設的“軟配套”。今年初,徐匯區撥出1000萬元設專項資金,為區內的中標軟、普華基礎軟件、萬達信息和上海貝嶺(7.44,0.05,0.68%)等4家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牽頭企業優化完善人才環境。
中標軟獲批300萬元,他們決定拿出50萬元用于支付高級人才的租房費用,今年1月,已有4名高級人才住進了公司免費提供的住房,房租為每月5000元。同時,中標軟還計劃設人才津貼,分A、B、C三檔,每月津貼分別為5000元、3000元、2000元,受益人員占總人數6%;
普華基礎軟件也獲得了300萬元資助,他們的用途為:向關鍵人員發放一次性住房補貼,從2萬元到10萬元不等,受益人員18名。同時,拿這筆錢與科委聯合設立“科技創新獎勵基金”,一次性獎勵1萬元到4萬元不等,受益者將達55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