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催生行業應用新契機
作者:舒文瓊
來源:通信世界周刊
日期:2011-07-11 15:26:08
摘要:作為物聯網的重要分支,車聯網因為能夠緩解交通壓力、幫助人們安全便利出行而備受用戶歡迎,在汽車保有量急劇增長、城市交通狀況日益惡化的情況下,車聯網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汽車產業鏈的各環節都已嗅到了巨大商機,開始加速布局車聯網市場。
關鍵詞:車聯網
“截至2011年4月,中國聯通的智能汽車系統已經應用在了全國118個城市的28.8萬余輛汽車上,開展的業務包括車輛定位、車輛調度、信息發布等。”中國聯通上海市分公司副總經理李爽近日表示。
作為物聯網的重要分支,車聯網因為能夠緩解交通壓力、幫助人們安全便利出行而備受用戶歡迎,在汽車保有量急劇增長、城市交通狀況日益惡化的情況下,車聯網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汽車產業鏈的各環節都已嗅到了巨大商機,開始加速布局車聯網市場。
兩大部委的主攻方向
車聯網的發展首先得到了來自政府各個部門的關注。車聯網主要涉及交通部和工信部兩大部門,其中交通部已經將車聯網、船聯網列入了“十二五”智能交通發展的主攻方向,在標準制定、人力和資金方面給予扶持。
工信部則表示將在“十二五”期間從產業規劃、技術標準等多方面著手,加大對車載信息服務的支持力度,以推進汽車物聯網產業的全面鋪開。工信部通信發展司網絡發展處處長陳立東表示,工信部積極推動物聯網在智能交通領域的發展,正在編制的物聯網規劃和有關政策將智慧交通列入重點示范領域,其中車聯網應用等項目將作為重要的切入點。近日,工信部還準備啟動“汽車智商”項目,這里的“汽車智商”是汽車電子應用的水平,智商越高表示產品越受歡迎。工信部準備建立“汽車智商”評測指標體系,將其與產品價格掛鉤,通過“汽車智商”的評定來推動汽車電子設備在車輛中的應用,進而推動車聯界的構建。
在政府部門的風向標作用下,產業鏈各環節建設熱潮涌動,最突出的現象就是車聯網聯盟紛紛成立,如上海汽車牽頭成立了“上海車聯網產業聯盟”,福田汽車成立了“北京汽車物聯網產業聯盟”,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也表示將組建“中國汽車車聯網技術創新聯盟”。
運營商進度不一
車聯網產業鏈涵蓋汽車廠商、運營商、芯片商、地圖和軟件廠商、方案提供商等環節,其中,運營商作為通信網絡提供者是車聯網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對于運營商而言,隨著傳統業務的飽和,開拓行業應用成為其近年來的關注重點,車聯網因此成為其發力的主要領域。
運營商對于開拓車聯網市場的迫切性在中國聯通表現得尤為顯著。在2G時代,中國聯通處于市場跟隨者的地位;進入3G之后,聯通在技術制式上占據了優勢,因此將行業應用視為重點,希望借此提高市場份額。這兩年來,中國聯通在車聯網方面加速拓展,目前總體進度稍稍領先于其他兩家運營商。李爽介紹,中國聯通已經和我國排名前十位的汽車廠商中的7家簽署了全面的戰略合作協議,并和部分國外的高端汽車制造商展開了合作,共同推進汽車信息化的發展。在2010年北京車展期間,聯通還推出了榮威350,這是第一款國家自主的3G概念車,標志著汽車3G時代正式開啟。此外,中國聯通的方案還應用到了智能公交調度系統,這個領域的發展速度總體上超前于家用車輛。
中國電信在車聯網方面的起步則比較早。早在2009年12月,當物聯網的概念在中國出現不久的時候,中國電信就和安吉星聯手,面向通用旗下的部分汽車推出了車聯網服務。此后,中國電信還與豐田、北汽、比亞迪等廠商合作,為它們提供CDMA通道,實現對車輛運行狀況的實施監控。
中國移動也較早地推出了汽車信息化服務“車行無憂”,不過移動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第一代“車行無憂”主要實現調度、指揮等功能,從本質上來說并不算做車聯網。現在,中國移動已經開發出了第二代第一階段的“車行無憂”,與第一代相比,新的產品增加了安防和報警功能,目前正在測試階段,下半年將進入商用。下一步,中國移動還準備建設強大的平臺系統,將信息、娛樂等功能添加進去。
融合新平臺
車聯網是通信和汽車兩大領域的交集,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運營商也在聯合相關環節將更多、更新的通信技術融入其中,以提供更便利的服務。
車聯網系統除了安裝在車上的操作平臺外,還有一個遠程的智能鑰匙。由于傳輸距離的限制,人們只能在有限的距離范圍內通過鑰匙來操控車載系統。最近,這一操作范圍被無限擴大。和中國電信合作的安吉星公司推出了手機應用程序,用戶可以將應用程序下載到智能手機上,從而通過手機完成傳統智能鑰匙的功能,包括車停位置提示、車門上鎖和解鎖,并能通過手機獲悉最新的車輛健康狀況。由于手機不存在網絡覆蓋范圍的限制,因此人們即使不用靠近車輛也可以進行操作。
對于車聯網來說,通信網絡是非常重要的條件。要承載車聯網業務,通信網絡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可靠,二是帶寬足夠大。中國聯通物聯網辦公室馬彥認為,與互聯網業務不同,物聯網對網絡條件要求較高,尤其是車聯網某些時候關乎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通信網絡不能出現任何閃失。而未來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長,人們對車聯網的使用也會快速攀升,同時由于交通出行具有時段集中的特點,因此通信網絡必須保證足夠的帶寬。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以阿爾卡特朗訊為代表的公司已經推出了基于LTE/4G平臺的概念車。
作為物聯網的重要分支,車聯網因為能夠緩解交通壓力、幫助人們安全便利出行而備受用戶歡迎,在汽車保有量急劇增長、城市交通狀況日益惡化的情況下,車聯網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汽車產業鏈的各環節都已嗅到了巨大商機,開始加速布局車聯網市場。
兩大部委的主攻方向
車聯網的發展首先得到了來自政府各個部門的關注。車聯網主要涉及交通部和工信部兩大部門,其中交通部已經將車聯網、船聯網列入了“十二五”智能交通發展的主攻方向,在標準制定、人力和資金方面給予扶持。
工信部則表示將在“十二五”期間從產業規劃、技術標準等多方面著手,加大對車載信息服務的支持力度,以推進汽車物聯網產業的全面鋪開。工信部通信發展司網絡發展處處長陳立東表示,工信部積極推動物聯網在智能交通領域的發展,正在編制的物聯網規劃和有關政策將智慧交通列入重點示范領域,其中車聯網應用等項目將作為重要的切入點。近日,工信部還準備啟動“汽車智商”項目,這里的“汽車智商”是汽車電子應用的水平,智商越高表示產品越受歡迎。工信部準備建立“汽車智商”評測指標體系,將其與產品價格掛鉤,通過“汽車智商”的評定來推動汽車電子設備在車輛中的應用,進而推動車聯界的構建。
在政府部門的風向標作用下,產業鏈各環節建設熱潮涌動,最突出的現象就是車聯網聯盟紛紛成立,如上海汽車牽頭成立了“上海車聯網產業聯盟”,福田汽車成立了“北京汽車物聯網產業聯盟”,而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也表示將組建“中國汽車車聯網技術創新聯盟”。
運營商進度不一
車聯網產業鏈涵蓋汽車廠商、運營商、芯片商、地圖和軟件廠商、方案提供商等環節,其中,運營商作為通信網絡提供者是車聯網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而對于運營商而言,隨著傳統業務的飽和,開拓行業應用成為其近年來的關注重點,車聯網因此成為其發力的主要領域。
運營商對于開拓車聯網市場的迫切性在中國聯通表現得尤為顯著。在2G時代,中國聯通處于市場跟隨者的地位;進入3G之后,聯通在技術制式上占據了優勢,因此將行業應用視為重點,希望借此提高市場份額。這兩年來,中國聯通在車聯網方面加速拓展,目前總體進度稍稍領先于其他兩家運營商。李爽介紹,中國聯通已經和我國排名前十位的汽車廠商中的7家簽署了全面的戰略合作協議,并和部分國外的高端汽車制造商展開了合作,共同推進汽車信息化的發展。在2010年北京車展期間,聯通還推出了榮威350,這是第一款國家自主的3G概念車,標志著汽車3G時代正式開啟。此外,中國聯通的方案還應用到了智能公交調度系統,這個領域的發展速度總體上超前于家用車輛。
中國電信在車聯網方面的起步則比較早。早在2009年12月,當物聯網的概念在中國出現不久的時候,中國電信就和安吉星聯手,面向通用旗下的部分汽車推出了車聯網服務。此后,中國電信還與豐田、北汽、比亞迪等廠商合作,為它們提供CDMA通道,實現對車輛運行狀況的實施監控。
中國移動也較早地推出了汽車信息化服務“車行無憂”,不過移動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第一代“車行無憂”主要實現調度、指揮等功能,從本質上來說并不算做車聯網。現在,中國移動已經開發出了第二代第一階段的“車行無憂”,與第一代相比,新的產品增加了安防和報警功能,目前正在測試階段,下半年將進入商用。下一步,中國移動還準備建設強大的平臺系統,將信息、娛樂等功能添加進去。
融合新平臺
車聯網是通信和汽車兩大領域的交集,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運營商也在聯合相關環節將更多、更新的通信技術融入其中,以提供更便利的服務。
車聯網系統除了安裝在車上的操作平臺外,還有一個遠程的智能鑰匙。由于傳輸距離的限制,人們只能在有限的距離范圍內通過鑰匙來操控車載系統。最近,這一操作范圍被無限擴大。和中國電信合作的安吉星公司推出了手機應用程序,用戶可以將應用程序下載到智能手機上,從而通過手機完成傳統智能鑰匙的功能,包括車停位置提示、車門上鎖和解鎖,并能通過手機獲悉最新的車輛健康狀況。由于手機不存在網絡覆蓋范圍的限制,因此人們即使不用靠近車輛也可以進行操作。
對于車聯網來說,通信網絡是非常重要的條件。要承載車聯網業務,通信網絡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可靠,二是帶寬足夠大。中國聯通物聯網辦公室馬彥認為,與互聯網業務不同,物聯網對網絡條件要求較高,尤其是車聯網某些時候關乎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通信網絡不能出現任何閃失。而未來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長,人們對車聯網的使用也會快速攀升,同時由于交通出行具有時段集中的特點,因此通信網絡必須保證足夠的帶寬。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以阿爾卡特朗訊為代表的公司已經推出了基于LTE/4G平臺的概念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