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今日話題  >  正文

讓懸壺濟世更便捷更富有效率

作者:吳文琦
來源:IT168
日期:2011-08-31 09:22:09
摘要:農村醫療信息化的投入嚴重滯后,對比城市的醫療信息化投入更是有非常大差距,農村醫保體制非常不健全,鄉鎮醫療機構的設施非常落后,缺少投資,村一級衛生所幾乎成為私人藥店,衛生資源很差。

  中國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簡稱新農合)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一項重大惠農政策。公共衛生信息化建設已初具規模,各省級各定點醫療機構和各市縣新農合經辦機構的上萬用戶通過因特網構建了新農合信息平臺,包括參合登記、繳費辦證、基金管理、補償管理和統計分析在內的新農合各項工作全部實現了計算機管理。為亙古既有的“懸壺濟世”注入了新的科技活力,目標是建立覆蓋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觸角延伸到城鄉社區的高效、快速、通暢的信息網絡系統;建立中央、省、市疫情和突發公衛事件預警和應急指揮系統,提高公衛管理、醫療救治、科學決策和應急指揮能力;加強法制和標準化建設,規范和完善公共衛生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提高信息質量。本文旨在探討農村醫療信息化的延伸應用——移動信息化解決方案。

  農村醫療事業呼喚信息化

  農村醫療信息化的投入嚴重滯后,對比城市的醫療信息化投入更是有非常大差距,農村醫保體制非常不健全,鄉鎮醫療機構的設施非常落后,缺少投資,村一級衛生所幾乎成為私人藥店,衛生資源很差。

  醫療衛生改革關系民生,實為立國、利民之本。2009年以來,陸續出臺《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 “意見”)和《2009~2011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宣告新醫改正式啟動。新醫改政策不僅明確了未來的目標和方向,更為重要的是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建立實用共享的醫藥衛生信息系統,逐步實現互聯互通;以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為重點,構建鄉村和社區衛生信息網絡平臺;以醫院管理和電子病歷為重點,推進醫院信息化建設。

  不僅在政策層面,突出了信息化在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有重要作用。而且,實施中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提出到2010年,我國要以鄉鎮衛生院建設為重點,健全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為提高農村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條件,規劃總投資超過200億元,體現出國家對信息化在推動醫療衛生發展過程中的重視程度,醫療衛生信息化的“春天”到來了。

  興建鄉鎮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站是國家新醫改的重點。信息化為提高農村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條件:完善農村醫療的信息采集與傳輸體系,充分利用縣級醫療的資源,開展移動醫療,加強醫保體系管理,保障農民的醫療檢查與治療的質量。移動醫療包括遠程診斷、專家會診、信息服務、在線檢查和遠程交流幾大內容 .

  移動技術的創新性帶來應用的生命力

  當今,對于業務(無論是商務,還是公益事務)移動性和即時性日益增強,客戶需要隨時隨地進行數據采集和分析、業務決策和互動、獲取所需要的信息與資源,而當離開辦公桌時就很難利用網絡資源和應用,因此需要移動解決方案來幫助他們提高工作的效率。

  移動不僅是技術的創新,也是業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創新。手機、傳呼機、個人數字助理(PDA)和筆記本電腦以及其他手持終端設備等移動通訊設備與數據后臺連接,通過無線通訊技術進行網上業務活動,使移動通信網和因特網有機結合,突破了互聯網的局限,更加高效、直接的進行信息互動,擴張業務的領域和應用廣度,節省人力成本,使企業及時把握業務動態和動向。借助移動技術完成業務充分運用其移動性消除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為電子商務活動提供便捷,使隨時隨地的信息傳輸和商業交易成為可能。同時,借助移動技術完成業務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直接與終端消費者互動,實現一對一服務,具有明顯的優勢。

  就醫療工作本身的特性就要求工作經常是移動的,隨時、隨地收到患者的呼叫和信息,才能夠更好地實現“以病人為中心”和隨身醫療服務的理念。目前世界各國醫院使用的無線系統主要有:移動電子病歷、移動醫生工作站、移動護士工作站、無線藥物管理系統、無線生命體征采集記錄系統、無線監護系統、移動定位系統、資產追蹤與設備監控系統、無線語音系統(VoWLAN)、無線視頻系統、統一通訊系統以及醫院無線上網服務等。結合我國農村醫療現狀和信息化基礎,規劃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移動醫療信息化解決方案,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移動解決方案成為農村醫療信息化的“尖兵”

  縣級醫療機構基本建立HIS系統,內部實現計算機聯網,對外實現寬帶互聯,部分高檔診療設備也能聯網提供數據,有專門計算機管理人員,人員計算機操作水平較好 ;但鄉鎮醫療機構基本處于電腦單機操作,信息化投入非常低,人員計算機水平低下 ;鄉村衛生所基本沒有電腦設備,信息化基本沒有 .造成了縣鄉村之間基本沒有信息交互,也談不上信息共享,診斷基本靠經驗為主,軟件企業也未有針對的解決方案;部分農村有初步的醫保措施,但還是手工操作,報銷流程復雜,而且給很多不良人員留下盜取資金漏洞,農民沒得到實惠。

  分析了現狀后,我們感覺農村信息化的問題出在“最后一公里”的便捷性和效率上——

  農村診療信息的數據采集能力差,即便完成采集,數據傳輸也難于快捷、準確,縣鄉村醫療機構之間的差交互性低

  農民獲取健康知識和就醫訊息的渠道少

  缺乏有效的農村醫生遠程、協同診療平臺

  缺乏快捷方便安全的農村醫保資金支付手段

  這些都體現了我國農村地域遼闊與醫療資源少、缺、集中于縣城的“點與面”之間矛盾,能夠在技術上解決這一矛盾的信息化工作沒有做到位,移動技術支撐的解決方案彌補這一缺憾,實現了實時快捷的上門醫療服務;實時監控的基層醫療;全面接入現有信息;靈活方便的遠程醫護資源調度;實時快速的無線遠程診療技術交流;安全方便的無線遠程支付。在構建實時高效的無線數據收集交互平臺基礎上,富有豐富快速的統計報表功能、易于使用的軟件界面、方便擴展的標準接口、統一高效的遠程終端管理、快速有效的客戶定制開發等特點。

▲圖表1農村醫療移動信息化解決方案結構示意圖

  移動功能的智能終端采用2.5G移動通信(GPRS\CDMA)與WLAN通信,滿足大數據量實時交互的需求,降低數據通信成本,不受有線限制;集成GPS、POS、磁卡、IC卡、條碼識別、拍照、RFID識別、打印機等功能,不僅可以實時跟蹤醫生下鄉治療的行程并進行管理,還可與其他設備使用實時采集血壓、脈搏、體溫等信息,拍照把病人病征上報,征求后臺專家意見;

  系統后臺采用大規模關系數據庫,實現縣、鄉、村醫療機構的數據交互與數據共享,并從其他系統獲取信息;同時與GPS、GIS集成,用戶可在地圖界面實時了解醫生出診、各藥物銷售網點的各種信息,并加以管理,智能終端支持地圖界面操作;

  進而實現了醫院、衛生主管機構可直接與終端進行數據交互,下發各種信息,獲取各種反饋信息;醫生可直接在終端登錄后臺數據庫,查詢病人過往病史、治療藥物等數據,打印治療方案;農民可直接在終端刷醫保或銀行卡,方便支付、查詢;

▲圖表2農村醫療移動信息化解決方案功能示意圖

  綜上,移動信息化是農村醫療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醫院工作效率、提高醫療質量、服務水平和創新醫療服務模式的重要手段。真正實現農村醫療的實時化、信息化、移動化,提高基層醫生的業務處理速度,提高其業務技術水平;通過智能終端,加強對基層醫生的管理控制,杜絕虛開醫藥處方、加大病人負擔的存在;通過實時的車輛與基層醫生跟蹤調度體系,加快救護的速度與準確性,杜絕救護反應遲緩等問題,加快救護運作效率;通過自助式醫療查詢體系,提高基層醫生的診療準確率;通過在線式專家系統,遠程對病人進行診斷處置,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實時準確采集病人信息,為診療結論提供準確數據信息;直觀準確的數據分析系統,為醫療管理提供科學參考。實時高效的支付系統,提高醫保系統利用效率;通過醫療信息共享,實現在家治療休養,降低大型醫療設施的壓力。

  2011年是醫改三年實施方案的攻堅年。隨著中國醫改工作進入縱深發展階段,廣闊的農村醫療領域呼喚先進的信息化技術為農民大眾尋醫問藥提供方便,移動技術不失為符合中國國情并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數字醫院”走近千萬農戶家指日可待。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