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今日話題  >  正文

智能識別手機讓交流更安全

作者:胡茜茹
來源:環球時報
日期:2011-09-07 14:53:16
摘要:依據生理體貌特征對人員身份進行驗證,這一項識別技術已經應用了一段時間,但最近出現了一種新型生物識別程序,可以安裝在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等便攜性移動設備上。可以說,這是生物識別安全技術的一大進步。到目前為止,生物特征數據主要應用于用戶與設備一對一的捆綁,以防止用戶數據丟失后被非法使用。...

  依據生理體貌特征對人員身份進行驗證,這一項識別技術已經應用了一段時間,但最近出現了一種新型生物識別程序,可以安裝在移動電話、筆記本電腦等便攜性移動設備上。可以說,這是生物識別安全技術的一大進步。到目前為止,生物特征數據主要應用于用戶與設備一對一的捆綁,以防止用戶數據丟失后被非法使用。但SecurePhone這一智能科技項目采用了一種新的方法,即通過用戶的生理屬性對音頻、文本或圖像文件進行數字簽名,以保證其來源的真實性。

  “據我所知,目前尚無其他有效的生物識別功能可以將數字簽名這一技術應用于移動設備,因此也無法保證人們可以安全地存儲、處理設備SIM卡上的信息”,SecurePhone技術協調員羅伯特。利竇瑪解釋說,“由于設備SIM卡上存有的生物特征數據,除了驗證模塊,其他模塊都不能被訪問,所以某種程度而言,用戶的生物特征資料是高度保密的,這可以滿足用戶對隱私的最高要求。”

  現有的通信基礎設施依賴于GSM、GPRS和UMTS移動通信系統,雖然能夠實現通話保障,但尚不能有效識別用戶,這會導致在沒有經過驗證的情況下,任何人都可以發送文字、聲音和圖像文件給其他人,如果電話里的另一方從未與你謀面,你將無法保證他的真實身份是否如他所言。結果就造成這樣一種尷尬的局面:通過移動設備交換的數據,其法律約束力極其有限。雖然移動設備是確保電子商務、業務流程、電子醫療和電子政務系統正常運行的有力工具,極大地方便了人類的生活,但受其法律效力的限制,它很難實現真正的市場普及。

  “我們的目標是希望用戶能夠毫無后顧之憂地交流信息。目前,經過認證的語音錄音就可以幫助用戶對通話方的真實身份進行有效地驗證”,利瑪竇解釋道,“所以,必須要對數據進行數字簽名,并且確保只有合法用戶才能進行簽名。”

  SecurePhone項目伙伴開發的系統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兩個部分:首先是身份驗證模塊,通過生物安全應用驗證用戶的身份。在完成第一塊的驗證后,才有權利訪問第二個模塊———數字簽名,即使用公鑰基礎設施的數據進行數字簽名。利瑪竇表示,這種模塊的優點在于:用戶無需記住繁瑣的PIN碼,因為這一技術識別的不是PIN碼,而是用戶本身。

  該系統主要應用于新一代智能手機,目前,它可提供三種識別生物特征的方法:面部特征識別、語音識別軟件、簽名字體驗證。這三種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保證整體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且無需對移動設備添加額外的硬件設備。

  “SecurePhone平臺是基于軟件建立起來的,設備制造商之所以這么采用,是因為這能夠達到節約成本、便于實施的效果。此外,系統本身就具有識別功能,無需添加額外的指紋識別軟件或虹膜掃描器,從而也避免了對用戶系統信息不必要的侵入。”利瑪竇說。

  目前,該項目的合作伙伴正致力于完成系統的結尾整合工作,接下來,預計8月份開始,將對該系統展開一系列的測試工作。利瑪竇表示,到目前為止,該應用程序的各項數據均顯示運行良好。

  盡管SecurePhone的重點在于科技研究,但利瑪竇透露,應用程序的實驗結果表明,SecurePhone具有潛在的商業價值。該項目的合作伙伴正在規劃下一步的發展走向,計劃將技術進一步推向市場。“我們的發展目標,首先定在利基市場,比如繁忙的行政人員、電子政府或電子醫療等,待鞏固之后再進一步擴大市場范圍。”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