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新興產業成“獲獎大戶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佛山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了解到,在此次會議表彰的123個項目中,禪城獲得32項獎勵,數量在全市五區排名第一。 
  據了解,與往年相比,獲獎項目中陶瓷等傳統產業的比例有所下降,新興產業領域獲獎比例則相應提高,折射出禪城的產業轉型之變。 
  傳統支柱陶瓷行業獲獎比例下降 
  記者獲悉,2010年度佛山市科技獎勵共有一等獎11項、二等獎40項、三等獎72項,禪城區獲32項(不含市直事業單位)獎勵,禪城區獲獎數量列全市各區第一。其中一等獎有“一種基于PCB的新型大功率LED器件及其制造技術”、“雙面熱熔型鋁塑復合管道系統”等5個項目,二等獎有“基于RFID的農產品安全可追溯供應鏈的應用研究”、“新型發酵風味豆醬產業化關鍵技術”等7項;三等獎有“水質深度凈化組合工藝產業化研究”等20項。 
  在禪城的32個獲獎項目中,作為曾經的支柱行業,陶瓷產業的獲獎項目數為7項(包括陶瓷機械),這與往年相比,比重有所下降。據了解,2009年,禪城共有36個項目獲得佛山科技獎勵大獎,其中陶瓷行業的獲獎項目數為14項(包括陶瓷機械),比重超過四成,是2010年度的2倍。對比2007年和2008年,2010年度陶瓷行業的獲獎數目也同比下降。 
  雖然陶瓷行業獲獎數量下降,但獲獎的企業則無多大變化。從2007年到2010年,陶瓷行業領域的獲獎企業基本為新明珠、恒力泰、鷹牌、金意陶、東鵬、新樂衛浴等品牌企業,而這些企業正是禪城經過陶瓷整治后留下的龍頭企業,在引領行業技術創新上仍起到帶頭作用。 
  據了解,這些企業的多個獲獎項目引領了中國陶瓷行業的發展趨勢。恒力泰的《超大規格陶瓷磚成型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使生產大規格的瓷磚成為可能,廣東一鼎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陶瓷磚自動包裝生產線提升了整個行業機械化水平,金意陶的輥道窯脫硫除塵技術則促進了陶瓷行業的節能減排,使陶瓷生產向清潔生產轉型。 
  新興產業獲獎項目含金量高 
  與陶瓷等傳統支柱行業獲獎比例下降相比,LED、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領域的獲獎數量則在增加,含金量也相對較高,部分項目甚至打破國際技術壁壘或填補國內技術空白。 
  記者對禪城2010年度的獲獎項目進行了統計,與LED、新材料、RFID、新IT等有關的超過10項,比重比傳統的陶瓷行業要大。 
  在5個一等獎項目中,有3個與LED產業有關,國星光電的《一種基于PCB的新型大功率LED器件及其制造技術》還打破了國外的相關技術壁壘,為企業帶來的新增銷售將近2億元,含金量高。佛山通寶精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南大學合作研發的無鎘環保銀基電接觸材料關鍵技術則推動了我國電器、電子類產品等部分關鍵材料向環保方向更新換代。 
  不僅是2010年,在2007到2009年三年的獲獎項目中,也有不少新興產業方面的技術填補了國內的技術空白。2008年,由佛塑集團、金輝高科等企業實施的《鋰離子電池隔膜的研制及產業化技術研究》獲得佛山科技獎勵一等獎。該項目的鋰電池隔膜生產工藝填補了國內濕法隔膜的技術空白,使隔膜實現了國產化,也促進了鋰電池成本的下降。據金輝高科董事長吳耀根介紹,在沒有實現國產化之前,隔膜的成本占到鋰電池的30%左右,每平方米需要約3美元,而佛塑的產品面市后,使得隔膜成本占鋰電池成本的比例下降到15%—20%。 
  “從獲獎領域的變化,可以看出禪城在新興產業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強的企業逐步增加,這也是禪城近幾年注重產業結構調整和科技創新的成果,也是我們以后要堅持的方向。”相關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