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  正文

回首2011成都交通之保暢 三招治“堵”局

作者:劉莉
來源:四川日報
日期:2011-12-19 08:41:17
摘要:近年來,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大,機動車數量的不斷攀升,道路資源與需求之間矛盾不斷“升級”,交通擁堵正在成為城市管理者面臨的巨大挑戰。

  12月14日,成都市交管局宣布,將在本月拆除32個白天臨時占道停車場。

  緊隨其后,12月16日,成都市發改委傳出消息,從2012年1月1日起,成都市城區機動車臨時占道停放差別化收費進行調整,最高起價由原來的第一小時5元提高到10元。

  兩記“組合拳”將城市緩堵的話題再度推上了風口浪尖。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大,機動車數量的不斷攀升,道路資源與需求之間矛盾不斷“升級”,交通擁堵正在成為城市管理者面臨的巨大挑戰。

  讓我們一一梳理,2011年,成都保暢緩堵有哪些新舉措?

  ★

  “車”報告?公交網絡布局更優化

  數字導讀:公交線路重復系數降低了16%,線路長度增加了63.5%,客流量增加了45.2%。

  這一年,大力發展公共交通,調整人們的出行結構仍是緩堵的主線。

  對于成都市公交集團來說,2011年顯得特別忙碌:年初定下的增加1500輛公交車目標接近尾聲,1346輛新公交車已投入運行,月內還將再上馬200余輛;與此配套,投資6000多萬元建設的23個公交場站和臨時停車場也將在12月20日前完成。

  始于今年4月的片區公交線網優化調整一度引來市民質疑:為什么從我家門口到春熙路的公交線路少了?為什么原本可直達金沙車站的公交得換乘了?隨著多個片區線網優化調整的完成,成都公交線路重復系數降低了16%,線路長度增加了63.5%,客流量增加了45.2%,已達到每天320萬人次左右。

  更多道路資源向公交傾斜。一年來,成都新增公交專用道11條共30多公里。同為重要公共交通工具的地鐵1號線也迎來了成熟運行期,數萬成都人將其作為每天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此外,地鐵2號線開始鋪軌,3號線啟動了站臺建設,4號線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成都地鐵網絡骨架逐步“豐滿”。

  ★

  “路”報告?慢行系統邁入新階段

  數字導讀:200公里健康綠道建設完成,中心城區21座人行天橋得以使用。

  這一年,把更多的道路資源“還”給市民這一理念不斷得以強化。

  今年7月,備受關注的成都市中心城區機動車臨時占道停放差別化收費方案聽證會舉行。24名聽證代表追問不斷:新標準實施有沒有效果監督?區域范圍有沒有必要再進一步細化?有沒有足夠的地下停車場提供給市民使用?

  年末,成都市建委亮出成績單:年內新開工建設金牛萬達廣場等13個公共停車場,建成攀成鋼、永陵公園等9個公共停車場。

  這一年,醞釀已久的慢行系統也邁向新階段。成都公交集團公共自行車項目負責人唐兵告訴記者,高新區的公共自行車每月使用人次已超過3萬。而今年9月的數據顯示,金牛區已建成156個服務網點,投放自行車1500多輛,目前已基本實現三環內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全覆蓋。

  此外,200公里健康綠道建設完成,中心城區21座人行天橋得以使用,都為慢行系統的下一步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

  ★

  “行”報告?智能交通引領新生活

  數字導讀:新增450套電子眼,第二階段600套也正加快協調;在三環路,27個輔道點位、21個主道點位已建立起視頻采集系統。

  這一年,成都初步進入了智能交通管理時代。

  12月13日,成都市公交集團依托“物聯網雙頻卡技術”的管理系統進行首次實地測試,“城市之舟”將在不久的未來擁有智能的“耳朵”和“眼睛”――將射頻識別芯片裝入公交卡,乘客上下車情況即時記錄并傳送至智能調度中心,為車輛調度和線路站點調整提供科學依據。

  這一年,成都市區首次出現了交通誘導屏,向市民指示道路的通暢與否;成都新增450套電子眼,規范機動車行駛效果明顯。在三環路,主干道交通流量視頻采集系統1期工程已經完成,27個輔道點位、21個主道點位已建立起視頻采集系統,可對違反規定行駛的機動車進行分類處理。

  智能交通正在不經意間改變成都生活。使用智能手機就可下載“公交快信”客戶端,“只要掃描公交站牌上的二維碼,就能免費查詢公交線路信息、車輛實時位置,甚至站點周邊的餐飲娛樂信息?!?/P>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