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北京行動綱要》發布 2015年實現全面躍升
作者:不詳
來源:北京日報
日期:2012-03-19 08:59:36
摘要:3月16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的《智慧北京行動綱要》,給北京勾勒出了一幅“智慧圖景”,《綱要》表示,截止到2015年,北京要實現從“數字北京”向“智慧北京”的全面躍升。
北京,要變得更加“智慧”了。3月16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的《智慧北京行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給北京勾勒出了一幅“智慧圖景”,《綱要》表示,截止到2015年,北京要實現從“數字北京”向“智慧北京”的全面躍升。
全市聯網的人口信息系統;覆蓋城市各個角落的安全視頻監控網絡;智能電表、水表;重點食品、藥品將實現全程監管和追溯……一項項看似遙不可及的智能技術,將在未來幾年內逐漸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實有人口信息實時統計
《綱要》顯示,北京將以居住證為載體,建立全市聯網、部門聯動的實有人口信息系統,加強人口信息的采集、共享和利用,有效提高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細化水平。
“通過這個系統,可以完善人群流動感知功能。未來服務交通管理、社會治安、公共安全預警、突發事件應急等城市運行保障活動。”市經濟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還要建立人口宏觀決策支撐服務體系,將為服務城市人口、產業空間、交通設施、能源資源等規劃決策。
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道路擁堵頻現,而在“智慧北京”的環境里,交管部門通過智能監控就能了解到當前的擁堵狀況,并通過智能控制體系引導車輛繞行。
食品安全是消費者目前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智慧北京’要建設食品和藥品全過程監管和追溯體系,逐步實現藥品全品種全過程電子監管以及重點食品、問題藥品的可追溯。”《綱要》中明確,除了食品藥品可追溯外,北京還要完善智能應急響應體系,支撐社會公共安全、衛生食品安全、生產安全等領域的快速響應。
同時,本市將完善節能監測體系,實現工業、交通、大型公共建筑、公共機構等主要用能單位和場所的能耗監測。建設智能的土地、環境和生態監管體系,實現對全市土地利用、生態環境、重點污染源、地質資源和災害、垃圾處理設施和填埋場等領域的動態監測。
保障房將建網上服務系統
《綱要》指出,“智慧北京”應當為市民提供方便獲取的社會公共服務。比如推廣市民卡(包括社保卡和實名交通卡等),使市民持卡享受醫療、就業、養老、社會服務、消費支付等社會公共服務;加強網絡化基本公共服務,推廣電子病歷和居民健康檔案,提供基于網絡的預約掛號、雙向轉診等服務,實現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患者持卡就醫、實時結算;建設保障性住房網上服務系統;推動用人單位、勞動力、服務機構三方形成“一站式”的就業服務等。
此外,“智慧北京”計劃還要促進數字化生活,推廣移動辦公,發展在線教育和學習,促進數字消費,推動“三網融合”業務全面進入家庭;建設智慧社區(村),提供面向社區居民、老年人和特殊人群的數字便捷服務;發展智慧的旅游文化服務,開展公園和風景名勝區智能化管理試點示范。
就業、社保居委會就能辦
政府服務在“智慧北京”的環境下也將變得更加便捷。《綱要》透露,本市要建設公共集成服務體系,以市民為中心,提高首都之窗網站群、政務服務中心、政府服務熱線等多渠道聯動集成服務能力。同時推動電子公共服務向基層延伸,使居民可以在社區、街(鄉)基層服務站點辦理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各種便民服務。
為了保障“智慧北京”的順利運行,本市信息基礎設施也將迎來全面提升,實現光纖到企入戶,覆蓋全市各行政村;加快有線電視高清交互改造,推進“三網融合”。
為了各類“智慧北京”應用提供共享交換、資源整合等服務,北京還將建設空間實體可視化服務、政務云計算、物聯網應用支撐、統一用戶認證、政務信息資源數據庫服務等政務服務共用平臺,以及發展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小企業信息化等社會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
全市聯網的人口信息系統;覆蓋城市各個角落的安全視頻監控網絡;智能電表、水表;重點食品、藥品將實現全程監管和追溯……一項項看似遙不可及的智能技術,將在未來幾年內逐漸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
實有人口信息實時統計
《綱要》顯示,北京將以居住證為載體,建立全市聯網、部門聯動的實有人口信息系統,加強人口信息的采集、共享和利用,有效提高人口管理的信息化和精細化水平。
“通過這個系統,可以完善人群流動感知功能。未來服務交通管理、社會治安、公共安全預警、突發事件應急等城市運行保障活動。”市經濟信息化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還要建立人口宏觀決策支撐服務體系,將為服務城市人口、產業空間、交通設施、能源資源等規劃決策。
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道路擁堵頻現,而在“智慧北京”的環境里,交管部門通過智能監控就能了解到當前的擁堵狀況,并通過智能控制體系引導車輛繞行。
食品安全是消費者目前最關注的問題之一。“‘智慧北京’要建設食品和藥品全過程監管和追溯體系,逐步實現藥品全品種全過程電子監管以及重點食品、問題藥品的可追溯。”《綱要》中明確,除了食品藥品可追溯外,北京還要完善智能應急響應體系,支撐社會公共安全、衛生食品安全、生產安全等領域的快速響應。
同時,本市將完善節能監測體系,實現工業、交通、大型公共建筑、公共機構等主要用能單位和場所的能耗監測。建設智能的土地、環境和生態監管體系,實現對全市土地利用、生態環境、重點污染源、地質資源和災害、垃圾處理設施和填埋場等領域的動態監測。
保障房將建網上服務系統
《綱要》指出,“智慧北京”應當為市民提供方便獲取的社會公共服務。比如推廣市民卡(包括社保卡和實名交通卡等),使市民持卡享受醫療、就業、養老、社會服務、消費支付等社會公共服務;加強網絡化基本公共服務,推廣電子病歷和居民健康檔案,提供基于網絡的預約掛號、雙向轉診等服務,實現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患者持卡就醫、實時結算;建設保障性住房網上服務系統;推動用人單位、勞動力、服務機構三方形成“一站式”的就業服務等。
此外,“智慧北京”計劃還要促進數字化生活,推廣移動辦公,發展在線教育和學習,促進數字消費,推動“三網融合”業務全面進入家庭;建設智慧社區(村),提供面向社區居民、老年人和特殊人群的數字便捷服務;發展智慧的旅游文化服務,開展公園和風景名勝區智能化管理試點示范。
就業、社保居委會就能辦
政府服務在“智慧北京”的環境下也將變得更加便捷。《綱要》透露,本市要建設公共集成服務體系,以市民為中心,提高首都之窗網站群、政務服務中心、政府服務熱線等多渠道聯動集成服務能力。同時推動電子公共服務向基層延伸,使居民可以在社區、街(鄉)基層服務站點辦理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各種便民服務。
為了保障“智慧北京”的順利運行,本市信息基礎設施也將迎來全面提升,實現光纖到企入戶,覆蓋全市各行政村;加快有線電視高清交互改造,推進“三網融合”。
為了各類“智慧北京”應用提供共享交換、資源整合等服務,北京還將建設空間實體可視化服務、政務云計算、物聯網應用支撐、統一用戶認證、政務信息資源數據庫服務等政務服務共用平臺,以及發展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小企業信息化等社會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