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醫療物聯網 委員建議先在三甲醫院試點
針對“看病難、看病貴”這一困擾市民生活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研究員岳秉飛向大會提交了一份《加快醫療數字化建設,提高診療效率》的提案,他提出,通過推進醫療物聯網建設,確立患者在醫療服務中的核心地位。
“當前隨著數字化技術、移動終端和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提高診療效率方面取得一定突破,有些地方在建立數字化醫院,有的在推進醫療物聯網的建設,通過這些技術創新和建設,將迎來醫療衛生事業的重大改變。”岳秉飛委員說。
他認為,物聯網的應用將改變傳統醫療服務模式,確立患者在醫療服務中的核心地位。“就醫前,物聯網將整合各個醫療機構的信息,患者可以通過任一網絡終端進行預約掛號,甚至在進入醫院之前,實現遠程診斷。就醫過程中,從患者進入醫院開始,即擁有特異的電子身份標識,其在醫院的一切行為,都會記錄在個人電子病歷之中,經過醫保核實,醫療費用將通過網絡直接從患者賬戶中扣除,免除了報銷之苦。同時由于醫院中使用的藥品、醫療耗材等,從出廠即擁有電子標簽,可在每一個環節進行跟蹤。使得醫療行為透明化,消解了醫患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患者成為醫療行為的主體,對醫療單位、藥品生產企業等服務提供方形成有效監督。”
同時,岳秉飛委員表示,物聯網的應用,也為醫院工作人員提供了便利。由于每位患者獨立的身份標識與其電子病歷一一對接,醫護人員使用移動終端通過患者的電子標簽,就可以迅速了解病人的過敏史、既往病史等,減少重復性工作。
“物聯網還可以應用在社區,為健康居民提供生活行為指導,為高危人群制定篩查方案,將三級預防應用于慢性病的管理之中,這將有利于居民健康管理工作的完善。醫療領域的物聯網搭建完成后,政府可以及時掌握所轄區域的居民健康狀況、衛生資源配置、衛生服務需求等情況,對衛生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做好區域衛生規劃。此外,還能實現對醫療相關產業,如藥品、醫療耗材、醫療器械等的生產企業、流通行業的全程監控,便于從源頭上管理醫療產品的質量安全。”
對此,岳秉飛委員建議,國家應在醫療物聯網和數字化建設方面給予政策引導,出臺相關扶持政策,推進醫療數字化建設。
他說,物聯網和數字化建設涉及許多技術標準,因標準不統一將造成網絡不兼容,不能互聯互通,傳輸不暢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從建設之初就應著手制定技術標準,做好頂層設計。
“經費保障是推進醫療數字化工程建設的重要條件,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衛生部等有關部門應通過立項的方式給予經費支持。可以在先行試點的基礎上逐步推進,如在三甲醫院試行后向全國推廣。”岳秉飛委員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