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南岸布局國家級物聯網產業基地
直轄之初,南岸工業有三大特點:企業規模非常小;布局非常散,屬于遍地開花;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非常低。
經過幾年探索,區政府確定了電子信息產業為突破口,將移動通信終端制造和物聯網確定為兩個主攻方向。
目前,南岸物聯網基地作為全國唯一布局的物聯網示范產業基地,正與西永微電園的筆記本電腦基地、兩江新區的云計算數據處理基地一起,成為重慶電子信息產業的三大基地。
物聯網技術新產品
有望年內走進市民生活
在名片上印刷一個小小的方塊狀,拿著智能手機對著這個方塊掃一下,名片上的所有信息就能儲存到手機中,不用再挨個手輸。這個神奇的方塊,就是利用物聯網技術研發出的二維碼。
除了二維碼,還有智能燃氣表、智能水表、宜居通、家校一卡通、電梯衛士等一系列利用物聯網技術開發的新產品,它們都出自國家級物聯網示范產業基地———南岸物聯網基地。
中國移動物聯網基地副總經理謝志遠介紹,預計今年年內,二維碼、智能燃氣表、智能水表等一批利用物聯網技術開發的新產品將投入市場,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如智能燃氣表,每月用了多少燃氣會自動顯示,也不用留人在家中等抄表員上門。
20余家企業入駐
打造國家級物聯網基地
謝志遠透露,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已經確定將物聯網作為下一步中移動業務發展的重點,將以南岸物聯網基地和物聯網運營支撐中心為核心,降低產品成本為重點,從標準到制造全面掌握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按照民生適用性、技術成熟性、產業帶動性三個方面的要求,規劃了宜居通、家校一卡通、電梯衛士、二維碼應用等物聯網示范工程。
除了中國移動,北大方正等業內知名企業也相繼聚集南岸物聯網基地,20余家企業也將跟隨中移動物聯網基地搬遷至茶園。目前,南岸物聯網基地作為全國唯一布局的物聯網示范產業基地,正與西永微電園的筆記本電腦基地、兩江新區的云計算數據處理基地一起,成為重慶電子信息產業的三大基地。
產業結構調整
電子信息產業迅猛發展
南岸區人大副主任、南岸區電子信息辦公室主任馬勇介紹,南岸的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也是重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十五年的縮影,也正好是南岸進行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過程。
從1997年到2000年,南岸區用了三年的時間力圖擺脫低端制造業的困擾,并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大規模企業改造、改制、改革。
2009年,茶園新區成功獲批國家科技部移動通信高新技術產業基地。2010年10月,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在茶園新區設立西部分院,使重慶成為繼北京、深圳之后,第三個擁有國家級通信產品檢測認證權威機構的城市。2010年12月,申報成為國家新型工業化電子信息物聯網產業示范基地。去年9月,中移動物聯網基地和中移動物聯網運營支撐中心入駐茶園。
據了解,南岸區的電子信息產業由2005年的22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128.5億元,年均增長率為34.2%。計劃到2015年,電子信息產業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元。其中,工業銷售產值600億元,系統集成及軟件收入200億元,網絡運營及增值服務收入2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