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吊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国产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物聯傳媒 旗下網站
登錄 注冊
RFID世界網 >  新聞中心  >  物聯網新聞  >  正文

上海現“聯動云加端”物聯網醫學的全新診治模式

作者:陳惠芬
來源:中山醫院
日期:2012-09-12 08:46:41
摘要:8月8日,國內首個呼吸病防治聯盟——“中山呼吸病防治聯盟”舉行五周年慶祝活動暨“聯動云加端”物聯網醫學啟動會。在活動現場,中華呼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肺癌防治聯盟主席、上海呼吸病分會主任委員、中山醫院呼吸科主任、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長白春學教授介紹了最新研發的物聯網醫學相關產品,首次公布了“聯動云加端”物聯網醫學的全新診治模式,并向到場患者免費贈送8個呼吸專病的微群帳號共200個,方便患者通過網絡求醫問藥。

  8月8日,國內首個呼吸病防治聯盟——“中山呼吸病防治聯盟”舉行五周年慶祝活動暨“聯動云加端”物聯網醫學啟動會。在活動現場,中華呼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肺癌防治聯盟主席、上海呼吸病分會主任委員、中山醫院呼吸科主任、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長白春學教授介紹了最新研發的物聯網醫學相關產品,首次公布了“聯動云加端”物聯網醫學的全新診治模式,并向到場患者免費贈送8個呼吸專病的微群帳號共200個,方便患者通過網絡求醫問藥。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7年6月1日的官方數據,全球每年患呼吸系統疾病人數總計大于10億,其中支氣管哮喘3億、過敏性鼻炎3-4億、慢阻肺超過2.3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1億、肺動脈高壓5000萬及職業性肺病5000萬。而吸煙和大氣污染是肺部疾病主要致病原因,數百萬人患慢性氣道疾病和過敏,每年有400萬人因呼吸病過早死亡。

  2007年8月,在白春學教授的親自主導下,由醫患共同組成的中山呼吸病防治聯盟正式成立,不僅聯合了呼吸內科、耳鼻喉科、胸外科、放射科等多個呼吸相關學科的醫師,還在管理委員會中設立患者席位。該聯盟在中山醫院門診三樓同一區域設立呼吸科、胸外科和放療科門診,以及多科聯合門診,一些病情復雜的患者很方便地就能由幾個科室的專家共同進行診治,大大縮短了就診時間、提高了診治效率。

  五年來,中山呼吸病防治聯盟還帶動了兄弟醫院的呼吸病防治工作,使聯盟醫院醫師的理論水平和臨床能力迅速提高。最近還向云南省富源縣人民醫院贈送了大量呼吸專業的圖書,通過對口支援派去的蔣進軍醫師授課和指導臨床,使當地醫師深切感受到“中山呼吸病防治聯盟是我們西部基層醫院醫師的好朋友” 。

  中山呼吸病防治聯盟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為解決百姓疑難呼吸病的問題,根據學科基礎和人才優勢,啟動“呼吸難題在中山”專欄。就醫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迅速了解哪位醫師可以幫助自己解決問題、中山呼吸科優勢所在以及解決問題的專病和專家門診時間。

  今年2月,白春學教授建立了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和物聯網醫學實驗室,并聯合社會各界力量,吸收國內外有關無線傳感和信息科學技術的優點,完善了他所提出的“手機云加端物聯網醫學”,開發出睡眠、哮喘和慢阻肺早期診斷和治療管理軟件,以及新一代無線傳感肺功能儀,連續獲得4項專利,為啟動“睡眠物聯網醫學實驗室”、“慢阻肺物聯網醫學實驗室”和“哮喘物聯網醫學實驗室”奠定了基礎。同時通過物聯網醫學技術,聯合區醫院、社區醫院甚至外地醫院,形成“物聯網醫學聯盟”,開展睡眠呼吸暫停患者的早期診斷以及哮喘、慢阻肺患者的管理工作,實現物聯網醫學的宗旨“易防病、易診斷、易治療、易交流,最終使病人健康風險降到最低,生命質量提升最高,更好地享受健康人生”,將現有的“病發后到醫院”的被動醫療模式改為“及早預警和及早主動治療”的現代醫學模式,服務病人,造福社會。據悉,目前這一全新的醫學模式已在大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漕河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青浦中心醫院、嘉定中心醫院和閘北中心醫院“落地”,通過三級醫院帶動社區醫院,放大了診療效應,真正符合“防治前移、重點下沉”的疾病防控戰略。

  此外,白春學教授介紹道,呼吸科已在新浪微博中設立“中山呼吸科”官方微博,并將在其下設立8個專病微群(中山慢阻肺,中山哮喘,中山支擴,中山睡眠,中山肺損傷,中山結節病及中山高原)。通過建立微群,醫生把治療方法有步驟、有條理地滲透到患者的日常家庭治療中;并在網上解答患者治療中的疑問,給予患者指導意見;還將定期把典型的問題總結出來,使更多的同病患者受益。在關注度不斷增加的基礎上,將建立基于微群的物聯網醫學俱樂部,鼓勵患者在微群上分享治療中的小故事和成功經驗,使“中山呼吸科”微博成為患者的“空中之家”。(RFID世界網編輯整理)

人物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