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頻發 落實“智慧能源”刻不容緩
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2013中國各大城市均出現歷史最高紀錄,35°高溫屢見不鮮,多個城市氣溫直逼40°。一條微博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我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撮孜然不是傳說啊!把一塊五花肉放在人民廣場大理石地面上,30秒后貼地一面已經泛白,10分鐘后八分熟。”更嚴重的是,高溫還導致各城市出現了熱射病甚至死亡的病例。伴隨高溫天氣,地震、海嘯、冰凍雨雪等災害同樣愈演愈烈。湖南凍雨、汶川和甘肅地震、日本海嘯給人類正常生活已經經濟發展蒙上了層層陰影。
國家能源局劉建平教授的新書《智慧能源:我們這一萬年》中是這樣寫道:“工業革命后特別是近幾十年以來,由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廣泛使用,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形成一種無形的罩子,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導致地球表面變熱,這就是溫室效應。溫室效應造成的全球氣候變化給人類及生態系統帶來了種種災難:極端天氣、冰川消融、永久凍土層融化、珊瑚礁死亡、海平面上升、生態系統改變、旱澇災害增加、致命熱浪等等。”由此看來能源的不恰當開發和利用成為引發極端天氣的罪魁禍首。能源問題,再次成為全世界的焦點,如何將人類獨有的智慧融入能源開發利用、生產消費的全過程和各環節,將是推動人類文明前行的重要保障。
全球能源危機爆發 落實“智慧能源”刻不容緩
今年中旬,美國能源部下屬能源信息局發布的一份能源報告稱,名為《2013年國際能源展望》,報告說,由于發展中國家能源需求迅猛增長,今后30年全球能源消費將大幅增長56%,到2040年,全球能源消費總量將達到820千萬億英熱單位(1英熱單位約等于1055焦耳),與2010年的524千萬億英熱單位相比增長56%。其中的增量絕大部分來自發展中國家。
目前全球能源消費以煤、石油、天然氣等傳統化石燃料為主,未來30年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消費也將以平均每年2.5%的速度增長。
報告還預計,在現行能源政策下,到2040年,全球與能源消費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達到450億噸,與2010年相比增加46%。
完善能源技術和體制 實現智慧能源
為適應文明演進的新趨勢和新要求,人類必須從根本上解決文明前行的動力困擾,實現能源的安全、穩定、清潔和永續利用。智慧能源就是充分開發人類的智力和能力,通過不斷技術創新和制度變革,在能源開發利用、生產消費的全過程和各環節融匯人類獨有的智慧,建立和完善符合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要求的能源技術和能源制度體系,從而呈現出的一種全新能源形式。
智慧能源的載體是能源。無論是技術還是制度,也無論是在開發還是利用環節,我們研究的對象與載體始終都是能源,我們不懈的探索目的也是為了解決全球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使地球更加美麗健康,使生態環境更加宜居,使人類生活更加幸福快樂。
智慧能源的保障是制度。智慧能源將帶來新的能源格局,必然要求有與之相適應的能夠鼓勵科技創新、優化產業組織、倡導節約能源、促進國際合作的先進制度提供保障,確保智慧能源體系的穩定運行和快速發展。
智慧能源的動力是科技。蒸汽機與內燃機的科技創新是工業文明的基礎,智慧能源的發展,同樣需要科技來推動。核能、太陽風能、生物質能、泛能網等等我們正在利用、起步探索或仍未發明的能源開發利用技術,必將會為智慧能源的發展提供巨大的動力。
智慧能源的精髓是智慧。智慧是對事物認識、辨析、判斷處理和發明創造的能力。智慧區別于智力,智力主要是指人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所達到的水平。智慧區別于智能,智能主要指智謀與才能,偏向于具體的行為、能力和技術。智慧能源的智慧,不僅融匯于能源開發利用技術創新中,還體現在能源生產消費制度變革上。
在智慧能源的落實過程中,我們必須了解其精髓,將實施智慧能源的動力和保障完美的結合到一起,才能將能源的開采和利用智慧化,從而實現智慧地球,美麗家園的夢想。
                                        
                                        
                                        
                                        
                                        


